从古至今,我们泱泱中华大国历来都是由多个民族所共同构成,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形态各异的文化形势共同构成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各级各类的传统文化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盛景;就拿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形式来说,我们现当代规定的官方用语是普通话。

具体语言实践中,各地人民在普通话基础之上仍然存有地方乡音的影子,歇后语便是诞生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产实践中的一种特殊汉语言表达形式,总体呈现精悍诙谐的特征,甚至作为骂人体系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十分上头。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1)

芝麻地里撒黄豆一一杂种

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并不像重视且普及教育的现当代社会,那个时候接受教育无疑是一样奢侈品,教育资源多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世家子弟无论天资卓越还是平庸无能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然后多半承袭了父辈的荣光。

反观很难出贵子的寒门世家,家族中的子弟则多以务农为生,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者才能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一举成名,跨越阶级的鸿沟。

这些不曾接受过什么教育的劳动人民自然不懂上流社会阳春白雪那一套,甚至教育水平低下的他们中有一部分群体行为举止十分低俗,对于约定俗成的规矩也不加遵循,只靠蛮力取胜,这便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出处了。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2)

所以,在具体的务农实践中,有一部分极具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独特的乡间俚语,这些通俗语言多含有讽刺意味,主要用于还击前者的不文明行为。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底层劳动人民主要的劳作方式即为耕地种植,所以老古人们对于脚下这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黄土地的深厚情感不言而喻。

甚至在高科技发展的今时今日,传统中对于自然土地的尊崇之情也与古人勤劳勇敢的美好品德一起流传了下来,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就包括了劳动人民日常劳作时所口口相传的民俗语言,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讲的歇后语。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3)

短小精悍的歇后语中含有土地元素的范例屡见不鲜,比如: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劳动人民将种植经验凝结成语言智慧,不带脏字地回怼。

诸如此类的歇后语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化中数不胜数,可堪称是中国博大精深的骂人体系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了,简直就是伤害性不大,但是侮辱性极强了。

狗眼看人低 —— 太小量人

除了含有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这样的元素的歇后语之外,流传至今仍然读之朗朗上口并且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现实生活中的歇后语还总与动物元素息息相关。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4)

比如,在古代原始传统的农耕社会中,与土地联系紧密的“牛”这一动物在劳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这样讲:“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意思就是讽刺一些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浅薄无知,只一味钻营取巧,为传统礼教下的大丈夫所不齿。根据这一句谚语,在古代劳动人民的巧妙变通之下,又衍生出了许多意思相近的歇后语。

比如:狗眼看人低 —— 太小量人、 门缝里看人 —— 把人看扁了。除此之外,在乡间田野之中出没的一些有害于农业生产的动物的形象也被纳入歇后语之中。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5)

人们常用害虫来暗讽自己所厌恶的坏人,更是将害虫的猥琐特征以及行为形象移花接木到了坏人的头上,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文化的显著体现。

比如说,农村的乡野之中常会出没有一种名为“黄鼠狼”的动物,这种动物的学名叫作黄鼬,具有体形中等、身材细长的外貌特征,而这样的身体特征导致了黄鼠狼在进行潜入农户偷吃家禽时即使被发现都很难将其捕获。

而且黄鼠狼不仅会偷吃农户饲养的家禽果腹,还会毫无理由地将剩下吃不下的家禽统统咬死,一只活口都不留;所以对于每日里勤勤恳恳劳作的劳动人民而言,一旦被黄鼠狼侵扰就意味着倾家荡产,所以劳动人民对其恨之入骨。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6)

基于此种情感因素,古代劳动人民便编出了用讨人厌的黄鼠狼来暗讽骂人的歇后语,比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给鸡拜年——来者不善。

意思就是暗指有些宵小之辈无利不起早,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坏人一旦突然变换了心性佯装成给别人好处的良善之人,这通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一般来说狗改不了吃屎,人也不可能突然转性,“黄鼠狼给鸡拜年”这样的反常现象怕是对方要憋大招使坏的前兆。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7)

这两句歇后语正是提醒人们遇到如此情况应当提高警觉,切莫被表象所迷惑,否则将大事不妙,还很有可能会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阎王爷写文章一一鬼话连篇

中华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骂人体系歇后语除了常含土地与动物这些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意象外,还经常与封建迷信中鬼神之说挂钩。

对于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来说,没有现代先进发达的农业器械的技术支持,他们只能选择与耕牛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方式,在此背景下,劳动人民常将现世的幸福寄托在飘渺的自然意象与幻想中的鬼神之说当中。

古代人说的歇后语(古代骂人不带脏字的歇后语)(8)

正因为这样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所以鬼神天地的意象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骂人体系当中,譬如:阎王爷写文章一一鬼话连篇。意思是讽刺对方“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有一句真话,是个满嘴扯谎的不可信的奸诈小人。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历经沧桑而不衰,在每个时代都兼容并蓄,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中,当以歇后语为突出代表的骂人体系是为打遍天下的剽悍杰作,短小精悍且朗朗上口的歇后语比现在流行的废话文学更上头,更具有极其浓烈的讽刺意味,是为中华民俗文化之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