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初期,因为苏中的七战七捷,苏中开始流传一个顺口溜: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随着后来的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沪杭等战场的节节胜利,更是证明了这一点,粟裕是百战百胜的将军。不过,面对金门岛之战的失败,有人质疑,粟裕是如何指挥,导致这一场战斗的失利的呢?

有这样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进攻金门的是解放军第十兵团的二十八军。第十兵团司令员是叶飞,二十八军军长是朱绍清,都是粟裕一手培养起来的精兵强将,并没有济南战役时的上下级之间的分歧。

但是大家不了解的是,金门战斗是九月下旬就开始准备,十月二十四日发起进攻的,在这个时间段,粟裕并没有在福州或厦门,也没有在福建,而是从九月中旬开始,他就离开了福建,先是率领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后来他又参加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会议,直到10月23日才返回第三野战军机关所在地南京,他全程没有直接参与指挥。

而且,在北京开会期间,接到三野转发过来的第十兵团关于解放金门的作战方案时,他特地强调“三个不打”:没有一次运载六个团的船只不打;敌人有增援不打;要求山东沿海挑选六千名久经考验的船工支援十兵团,山东船工不到不打。

不幸的是,三个不打的指示都没有得到执行。二十八军的第一波攻击只征收到运载三个团的船只,掌握了岛上敌人有了援兵的情报后根本没有重视,船工都是金厦当地人,当时和解放军不是同心协力。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朱绍清军长当时因故也不在战斗指挥的第一线,而是由当时的二十八军副军长指挥。

所有的不利天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在一起,终于造成了这次战斗的失败。

不过,战后粟裕并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49年11月15日,粟裕专门发电给毛主席,承担金门作战失利的责任,他说:金门失利,虽有种种其它的原因,但他也没有尽到检查和督导的责任。在后来的11月22日,他再次致电毛主席检讨自己:抛开其他人的原因,他自己也没有及时的指导和教育兵团以及军一级的领导干部,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他表现出了战神的高风亮节。如果喜欢,请点击关注,谢谢哦

金门岛 战役(金门岛战斗失利)(1)

金门岛 战役(金门岛战斗失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