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姐与新凤霞,在茫茫人海中原本不会有什么交集,顶多是观众与演员的关系。

赵丽蓉墓在什么地方(晚年杨三姐在北京见到赵丽蓉)(1)

她们一个是直隶(河北)乡间民女;一个是祖籍江苏的戏剧舞台名旦艺术家;

一个生于清末1902年;一个生于民国前期的1927年。相差25岁,是整整一代人的距离;

但两人姓氏相同。杨三姐本名杨国华(又称杨三娥));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

更大的相同是,都叫“杨三姐”。但一个是生活中真实的杨三姐;一个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杨三姐。

在中国民间,杨三姐告状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在一百年以前的1918年,它曾轰动全国。

当时,就在杨三姐和哥哥苦苦在天津等待惩办凶手高占英的日子里,评剧《杨三姐告状》应运而生,并且罕见地直接介入了这个案件。

这出戏的作者是中国评剧创始人、著名剧作家-----成兆才。

原来,成兆才与杨三姐都是滦县同乡。杨三姐开始告状不久,成兆才随其剧社来东北哈尔滨演出。有一天家乡的亲戚李兴州经商到哈尔滨,相聚时,将滦县这起命案和杨三姐告状的经过说给了成兆才。

成兆才激愤之余,随即返回家乡滦县进行采访,迅速写出了剧本《枪毙高占英》(后改名《杨三姐告状》。)

全剧分上下集,共56场,成兆才亲自登台饰演高贵章(高占英之父),金开芳扮演杨三姐,从而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评剧现代戏。

时至今日,《杨三姐告状》也是评剧界最具特点的代表剧目和传统保留剧目,成为几代人忘不掉的记忆。

在新中国戏剧舞台上,由新凤霞扮演的杨三姐,可谓光彩夺目,广受好评。

也正是由于“杨三姐告状”这一事件被搬上舞台,让真实的杨三姐与演员新凤霞有了交集。

赵丽蓉墓在什么地方(晚年杨三姐在北京见到赵丽蓉)(2)

赵丽蓉墓在什么地方(晚年杨三姐在北京见到赵丽蓉)(3)

新凤霞是评剧“新派”创始人。她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担纲主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凤霞来到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1950年之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一团院艺委会主任。是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得者、1997年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名声享誉国内外。

新中国成立初期,真实生活中的杨三姐在丈夫死后,因丈夫和她都是定的富农成份,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自从评剧《杨三姐告状》在华北、东北等地城乡演红,许多人慕名来看望杨三姐,均被她婉拒。

据说,杨三姐这期间也看过一次这出戏的演出。那是有一年十月县城庙会,孩子们让她去逛逛。没想到一看是演出这出戏,不觉心如刀绞。演到开棺验尸一场,她已泪流如泉涌,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让孩子们赶快套车提前把送她回家。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9月,中国评剧院再次重排和上演《杨三姐告状》, 因新凤霞患病已经无法登台,由她的大弟子谷文月和老艺术家赵丽蓉联袂主演。

谷文月成了继金开芳、芙蓉花、刘翠霞、白玉霜、韩少云、新凤霞、花淑兰之后,第四代杨三姐的扮演者。

一则资料介绍,这期间,谷文月听说杨三姐老人依然健在,而且仍是河北滦县的知名人物,便萌发了拜访这位人物原型的念头。

就在剧院帮她与有关部门联系时,得知78岁的杨三姐在外甥女陪伴下正在北京治病。剧院领导立即设法找到她们,并派人把老人接了过来。

这是杨三姐几十年来第一次直接接触戏剧界,并且破天荒地走进了国家级大剧院,完整地看了一场《杨三姐告状》。

赵丽蓉墓在什么地方(晚年杨三姐在北京见到赵丽蓉)(4)

当老人看到戏台上自己的二姐抱着孩子出场时,两行热泪止不住流淌下来。她对陪着她看戏的人喃喃说:“跟俺二姐年轻时一个样。看见自己的亲人了,我咋能不哭呢···”

看完戏,演员们把老人家请到后台,谷文月问她,我演得像吗?

杨三姐笑着说:“你演得真像。如同当年的事又回到我的眼前,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

第二天上午,杨三姐再次被接到剧院与演职员座谈。

当她看到著名艺术家赵丽蓉时,激动地拉住她的手说:“你演我母亲,演得太像了,走路说话和我母亲一模一样,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都忘了你是赵丽蓉···”

当她听说早年主演她的新凤霞老师身体不好,目前又不在北京时,有些忧伤地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见她一面,向她道个歉···

杨三姐为何要向新凤霞道个歉?原来在二十五年前,两人曾有过接触,是杨三姐当初冷落了前去拜访她的新凤霞。

1955年,中国评剧院成立后,对《杨三姐告状》进行了整理重排,将原上下两本连台戏,改为单本戏。由新凤霞、赵丽蓉主演。

为了排好这出新的《杨三姐告状》,新凤霞曾三次去滦县拜访杨三姐。她满腔热情地到滦县后,却不料遭遇杨三姐家人的冷漠。

杨三姐不愿见新凤霞,起初新凤霞很不理解。后来经访问杨三姐的哥哥杨国忠及周围村民,她才理解了杨三姐内心的矛盾和苦衷。

在封建社会,一个十几岁的穷人家农村姑娘,抛头露面,与有财有势的富户打官司,奇迹般打赢了,无疑是轰动城乡的新闻。当时不仅各种报章纷纷刊载,而且还被编成鼓书、皮影、戏剧上演。

如果都是尊重事实演出还好,可其中有的捕风捉影,胡编乱造,恶意丑化杨三姐。给她和她的家人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还有,在解放后,杨三姐丈夫薛庆和因为具有自己买下的十几亩农田,夫妻俩都被定为“富农分子”,政治压力很大,她因此不愿再抛头露面接受来访。

后来,新凤霞锲而不舍,还是与杨三姐见了一面,但是没有深谈。

新凤霞看着眼前这位沉默寡言,表情木讷的农村大妈,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那位勇敢、机智,不屈不挠的杨三姐。心中充满了不解和疑惑。

虽然,新凤霞三次滦县之行,留下不少遗憾,但通过采访其他当事人,还是得到了不少真实生活收获。

此后不久,由新凤霞主演的新《杨三姐告状》正式公演,立即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然而1957年展开的“反右”斗争,新凤霞、吴祖光夫妻双双陷为被打击对象,蒙冤二十余年。“文革”中,新凤霞又受到磨难。

在艰难的生存环境里,她真切地体味到,生活的重压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她对当初杨三姐不愿意见外人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赵丽蓉墓在什么地方(晚年杨三姐在北京见到赵丽蓉)(5)

这次应新凤霞大弟子谷文月邀请相会,中国评剧院诚恳征求杨三姐本人对剧情的意见。

杨三姐提出,剧中人物缺少帮助她最后打赢官司的徐汉川大律师。

她说:“我这场官司如果没有人家徐大律师亲自在法庭辩论,那是不可能打赢的。徐大律师是我的恩人,我永远给他烧高香。可是这些,戏里都没写出来,我觉得挺对不住人家的。”

后来,剧院对剧本改编时,尊重杨三姐的意见,特地增加上了“徐律师”一角。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杨三姐的思想压力得到了彻底根除,还荣幸成为滦南县和唐山市政协委员。她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岁月,常与乡亲谈笑风生。当回忆起当年告状的往事,仍能时间、地点娓娓道来,丝毫不糊涂。

1984年1月7日,杨三姐病逝,享年83岁。

1998年4月12日,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病逝,享年71岁。

岁月如歌,杨三姐告状的故事,还在舞台屏幕上继续流传···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本栏目,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