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香菱学诗的评价(看懂了香菱学诗的过程)(1)

纵观《红楼梦》香菱这个人物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香菱是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女主角,早于女一号黛玉;是望族小姐出身,沦为半个丫鬟,全书仅此孤例,且与黛玉妙玉同为姑苏女子;为十二钗副册榜首;容貌在大观园中绝属第一梯队,能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的冯公子掰直,能让阅人无数的薛大傻子为她大打出手,被周瑞家的说有些像蓉大奶奶,这种美丽必然动人心魂,雅俗共赏;是全书最单纯的女子!没有之一!没有黛玉的心事,没有袭人的欲求,没有凤姐的贪婪,没有探春的雄心,没有宝钗的世故,没有尤家姐妹的远愁近虑,不贪恋权势也不沉迷爱情,只热诚专注于自己所爱。

今天不说香菱的“真应怜”的命运,来谈谈书中比较有趣的一段故事——香菱学诗。

对香菱学诗的评价(看懂了香菱学诗的过程)(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香菱学诗的过程恰巧也印证了这三个境界。

对香菱学诗的评价(看懂了香菱学诗的过程)(3)

乐学

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对于诗歌,她早就有着真情的向往,内心里也早有着学诗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就看两首,因而她的内心也存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类的诗句。她一入园就向宝钗求教,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求学精神。可惜宝钗虽懂诗但终以礼节规矩为重,婉拒了香菱的恳求。但香菱没有失去学习的信心,碰了软钉子后,自己便往潇湘馆来,直言求黛玉教诗,终于获得了黛玉的教诲。

对香菱学诗的评价(看懂了香菱学诗的过程)(4)

善学

香菱非常善于学习,她不但认真听老师讲课,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而且注重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及时消化。“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在刚起步的第一阶段,她就悟到了诗的滋味和真谛。读诗、悟诗、谈诗之后自然还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但她不灰心丧气,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来。

对香菱学诗的评价(看懂了香菱学诗的过程)(5)

苦学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明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

对香菱学诗的评价(看懂了香菱学诗的过程)(6)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对香菱学诗的评价(看懂了香菱学诗的过程)(7)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首写月亮的七律,是香菱才华、精血铸成。繁华易落,大观园的日子不长,薛蟠经商回来,香菱又返回薛家,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可夏金桂进门,香菱噩运开始,最后,香菱死于善妒的金桂和暴虐的薛蟠之手,也许,一缕香魂返故乡,才是香菱幸福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