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一个谦虚的爱好者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学习京剧也不例外,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哲理永远保持谦虚,才是不断学习进步的基础,一知半解,夜郎自大只会在学习的路上原地踏步,止步不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对京剧有怎样的认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京剧有怎样的认识(对于京剧的粗浅感悟)

对京剧有怎样的认识

一、做一个谦虚的爱好者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学习京剧也不例外,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哲理。永远保持谦虚,才是不断学习进步的基础,一知半解,夜郎自大只会在学习的路上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二、京剧无须发展

电影《霸王别姬》有这么一句台词,“自打有唱戏的行当起,哪朝哪代也没有咱们京戏这么红过。”是的,一个特殊的时代成就了京剧。戏班里的学员不好好学戏,不会谈心谈话,拉过来就打,班舍唱戏也不偷工减料,他们没有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政府也没有拨发一分钱的“扶持资金”,那么,他们为什么都如此拼命,原因很简单,人要生存,戏唱不好就没饭吃,百十号人全仗着台柱子生存,生死存亡全在一人身上,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想不成角都没办法。今天,那个剧团的主角有这样的压力。传承与发展,毫无疑问,传承在先,有了传承,再谈发展,残酷的体制,造就了京剧艺术的辉煌,今天这种残酷的体制没了,当然那种发展的环境也就没了,值得庆幸的是,那些前人生存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创造的艺术,今人只要通过吃苦,便可以传承,遗憾的是,人一旦生存有了保障,谁还去吃苦呢!所以,传承堪忧,何谈发展?撇开传承谈发展,就是皇帝的新装,自欺欺人,仅此而已。

三、独有的表演体系

人们习惯把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戏剧家),布莱希特(德国戏剧家),梅兰芳为代表的三种表演体系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是非常合适,有了类比的思想,就容易误入非黑即白的死胡同,下意识的就会“找不同”,歌剧要在舞台出现一匹马,则是会牵来一匹真马,而京剧则是找来一支马鞭,就说歌剧写实,而京剧写意,歌剧舞台上的桌椅就是指桌椅,京剧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可以替代山、楼、床、门,但是,有时一桌二椅就是代表现实的桌椅,外国人说京剧发声不科学,以前的琴师不识谱等,所以我认为京剧是一种独有的表演体系,不能进行类比。

四、一种互动游戏

谈及京剧,我们很多时候谈论的是演员、道具、服装、伴奏等,而很少谈及观众,其实,观众是京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风格的剧院,坐在太师椅上,磕着瓜子,喝着茶,突然“角儿”出来在九龙口站定,观众异口同声的一声叫好,好像事先商量过一样,演员听着高兴,心想今天一定要好好卖卖力气;在剧院里起哄、喝倒彩似乎被认为是一种不文明现象,在以前的京剧剧场,这样情况则经常出现,演员调门低,叫小番唱不上去,有时反倒会成为“卖点”,有些观众《坐宫》倒背如流,整折戏都可以不听,就听一句上不去的“叫小番”,喝个倒彩,就图一乐,当然作为演员也非常包容,并不认为观众不尊重自己,观众为韩琦作难自刎的命运而叹气惋惜,却为演员扎实的僵尸技巧而拍手叫好,这样乐趣,在电视机前是体会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