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Emily分享了透视儿童害羞心理的共情绘本《西红柿女孩》阅读策略(1)之后,收到一个答复:我家有个“西红柿男孩”,赶紧买来给他读一读。现学现用的好妈妈,孩子会从心底感谢你曾为他所做的。

儿童爱读绘本的秘诀(Emily老师读绘本西红柿女孩)(1)

今天,我就从提升孩子阅读的综合运用能力出发,分享两个读完绘本之后可以展开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假设你是米乐的一个同学,请你从同学的角度重新讲一讲这个故事

前面已经谈过,这个绘本不仅会使胆怯的孩子产生心理共鸣,鼓励他们战胜自我,也培养其他孩子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因此,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中复述故事的能力,又不是单纯地把故事照原样讲一遍,而是要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讲这个故事。而这个角度,恰恰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也就是共情。

如果成人只和孩子讲大道理:你得尊重容易害羞脸红的小朋友,不许笑话他们,您觉得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呢?因为Ta可能根本体会不到害羞的孩子的内心是何种感受,所以需要有专门可操作的活动,帮助孩子“做中学”。

活动前,孩子可以从书中随意选一个同学的图片,然后给这个孩子起个名字。在改编的时候,可以按照原书一页一页来讲,但要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现在的身份和所应当使用的口吻。如果孩子对故事非常熟悉了解,也可以抛开绘本,让孩子发挥,甚至可以发挥想象力,加编故事中所没有出现的情节,也会非常精彩。

儿童爱读绘本的秘诀(Emily老师读绘本西红柿女孩)(2)

这里友情提醒:如果孩子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建议让Ta增加更丰富的细节,如: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等等,这会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第二个活动:你可以以书中任何人的身份(米乐、米乐同学、米乐老师或家人)来画一画,讲一讲,在米乐由“西红柿女孩”变成“米乐小百灵”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续编故事活动,没有限定身份,尺度更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醒孩子续编的合理性,因为有的孩子会完全偏离原绘本,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同样,如果孩子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建议让Ta增加更丰富的细节。

儿童爱读绘本的秘诀(Emily老师读绘本西红柿女孩)(3)

这里再次提醒家长老师们:这类阅读后的延伸活动,一定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对绘本内容比较了解的基础上,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令孩子不喜欢阅读了。

“害羞真讨厌!我们多希望自己能够钻出乌龟壳,像别人那样开心自在!”希望所有的孩子天天开心自在,悦读阅美!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