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个人才大爆发的年代,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面,涌现出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这些人物之间的交锋留后世留下了传颂千年的故事,只不过这些故事有一些的结局不那么美好,时至今日依然让人惋惜。尤其是被誉为“天水麒麟儿”的姜维,一直到刘禅投降后,他还在为蜀汉拼搏,最后谋划败露惨死于魏军之手。而他姜维临终前的一句遗言,可以说道尽了他的不甘,让后世千百年有无数人为他感到心疼。

姜维为什么被称为天水麒麟儿?天水麒麟儿姜维(1)

一.天水麒麟儿

姜维出生在凉州的天水县,父亲是魏国将领,很小的时候姜维就展现出来了超人的才华,被誉为“天水麒麟儿”。可惜,他的父亲去世得早,姜维虽然得到了魏国的抚恤,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一直到27岁的时候,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姜维的人生才彻底发生改变。

当时姜维的上司面对诸葛亮的步步紧逼,几乎就要弃城而逃,认为自己留下来就是送死。但是姜维反而很兴奋,这个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毛头小子”居然提出主动迎战,打诸葛亮一个措手不及,他想要通过击败诸葛亮来扬名立万。不得不说,姜维的胆子很大,他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诸葛亮自出兵以来首次遇到这么不按常理出牌的魏国将领,对他非常的看重。后面姜维的领导嫉妒他的功劳,陷害姜维,迫使其落入诸葛亮的陷阱当中,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就因为魏国官场的“潜规则”被逼到了蜀国。

姜维为什么被称为天水麒麟儿?天水麒麟儿姜维(2)

二.历史的传承

有个非常巧合的事情,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正好27岁,而今姜维选择投降诸葛亮的时候也是27岁。一切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数,在诸葛亮忧虑自己死后没有接班人的时候,上天送来了一位“麒麟儿”。诸葛亮对姜维基本上是看作关门弟子,言传身教,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和学识都给了。

一辈子跟着刘备东征西伐的赵云,也不过是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的职位,而这些姜维29岁都达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跟随诸葛亮2年时间,足见诸葛亮对姜维的重视。当然,在跟随诸葛亮学习和立功的过程中,姜维自己也被眼前这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圣人”所折服。当年投降蜀国是迫不得已,而如今已经是心悦诚服,以至于魏国让姜维的母亲写信给姜维的时候,姜维回信“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他可是以孝闻名的姜伯约。

姜维为什么被称为天水麒麟儿?天水麒麟儿姜维(3)

三.继承遗志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他的遗志,把匡扶汉室作为自己毕生最大追求。要知道,姜维18岁的时候汉朝就已经灭亡了,他和蜀国那些老臣不同,他对汉朝没有什么感情。唯一支撑他为汉朝呕心沥血的是诸葛亮对他的栽培,而唯一能够报答这份栽培的也仅仅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连诸葛亮都没能完成的历史使命。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这对师徒俩都是一个脾气,一份心志,可惜天不遂人愿。在邓艾偷渡阴平,刘禅在成都选择投降的时候,一切就该结束了,身在剑阁的姜维已经无能为力。不过,他不甘心,他还想再为了自己,为了诸葛亮的托付,再努力一次。

姜维为什么被称为天水麒麟儿?天水麒麟儿姜维(4)

四.绝命一击

姜维将目光放在了和他在剑阁周旋的钟会身上,他想到了一条毒计,也是一条不归路。钟会和邓艾一样是魏军的主要将领,但是因为邓艾出身低微,钟会一直瞧不起邓艾。这次伐蜀是钟会在剑阁牵制了姜维的主力部队,才让邓艾有了偷袭的机会。但是刘禅却选择了投降邓艾,这意味着将来分功劳的时候,邓艾将是首功。

姜维轻易就看破了钟会的想法,向钟会建议找理由除掉邓艾,让钟会当新的蜀王。钟会也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居然相信姜维会推举他为新的蜀王,选择相信姜维的计划。姜维本来是有机会趁着邓艾和钟会“鹬蚌相争”,完成蜀国复国的使命的。可惜啊,可惜,司马昭早就感觉邓艾和钟会可能会出问题,他选择了挟持魏国皇帝御驾亲征。当司马昭出现在蜀国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

姜维为什么被称为天水麒麟儿?天水麒麟儿姜维(5)

在邓艾和钟会相继死于乱兵之后,绝望的姜维选择了自杀,当着魏军的面,他喊出了他的不甘“我计不成,乃天命也”。这句话和当初诸葛亮在上方谷的那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差不多,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上天不给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回想姜维的一生,可悲可叹,又怎么会不惹人心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