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果戈里于1834年创作《狂人日记》,中国作家鲁迅于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一个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代表作品,一个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由于两部作品同名,且后者对前者有所借鉴,所以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
两篇《狂人日记》在创作上呈现出几个相同点:
1、都以第一人称日记体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狂人的形象
泼普里希金是果戈里《狂人日记》里的主人公,他是一个九等文官。官职卑微,生活贫困,整日穿着脏旧的衣服。更加不幸的是他爱上了自己上司的女儿——莎菲。像他这样的小人物是没有权利追求爱情的,正如科长所说:"你是个窝囊废,再不是别的什么。你身上一个钱也没有。到镜子里去照照你那副尊容吧,亏你还痴心妄想呢!"泼普里希金变成了一个疯子,他能听懂狗说话,能看懂狗写的信,幻想自己是西班牙皇帝,最后被别人关了起来,饱受折磨。
鲁迅《狂人日记》里狂人是一个典型的被害妄想症者。他看谁都是想吃他,连狗都会多看他两眼。他还会产生幻觉:"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他的这些举动和言语在别人眼中无异于是个疯子,就连他的大哥都觉得他疯了,请了医生来医治他。
2、都有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果戈里的小说写于1834年,当时的俄国还处于沙皇专制时代。果戈里看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于是他以文学为武器来向旧世界进行揭露和批判。泼普里希金是那个时代小人物的代表,他地位低下,甚至连做人的尊严都没有。"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让侍从官或者将军霸占了。"他身为九等文官是没有机会得到好东西的,无论是优越的生活、美好的爱情还是做人的尊严。泼普里希金的发疯是封建制度对小人物压迫的结果。果戈里写泼普里希金种种不幸的遭遇,实际上是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批判。
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五四时期。小说集中批判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小说通过狂人的发疯,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看到了封建制度的本质,他到处劝说"吃人"的人不要再吃人了。那些人说从来都是如此,狂人便说:"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说:"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作者看到了将来的社会必定不再是由封建制度统治的社会,所以在将来的社会里是容不得"吃人"的人。这些都是对封建制度的否定与批判。
3、都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泼普里希金在关进疯人院后,备受折磨。在他没有力量忍受下去时,他产生了幻觉,他看到了坐在窗前的她的母亲,于是他像母亲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日记最后发出呼声:"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两部作品虽有相似之处,但果戈里和鲁迅的思想以及创作目的并不相同,所以小说更多的是不同点:
1、小人物和斗士
泼普里希金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地位低微,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刚开始他对于生活还有希望:"我是一位贵族哪。我会步步高升上去的。我还只有四十二岁——这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有升官的机会,也有得到莎菲爱情的机会。但是,他逐渐发现了莎菲不仅不爱他还嘲笑他,部长也是一个虚伪的人。这些发现让他感到失望,最终导致了他的发疯。但是面对社会的迫害,泼普里希金是无力反抗的,他也没有反抗的话语和行为,他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则是一个斗士。他不是真正的发疯,而是窥见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礼教规范就是"吃人"的历史这个事实。他发现这个事实后,呼喊"吃人"是不对的,不断地劝说身边的人不要再"吃人",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他是时代的先觉者,他的话不是疯言疯语,而是事实。他的话对于别人来说太过荒诞,所以身边的人不相信他,认为他是个疯子。狂人以一己之力对抗着整个社会,他是一个斗士。
2、改良家与革命家
在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中,作者虚构了狗写信的荒唐情节,通过狗写的信来揭示社会上的不公。泼普里希金看到信后,不禁愤怒:"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都被将军和侍从官霸占去了。"对于果戈理的这种批判,赫尔岑十分赞赏:"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给读者上过这么全面的关于俄国官吏的病理解剖课。他嘴角挂着微笑,无情地探索着肮脏凶狠的官吏内心最隐蔽的角落。"但是果戈里并不主张推翻封建制度。表现在小说里就是泼普里希金看到了造成他悲惨命运的根源,但他并不想打破这个制度。泼普里希金想到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是当西班牙国王,成为更高的权力者,这样就能报复那些曾经欺负、侮辱过他的人。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另一个人物——阿Q。阿Q把革命的矛头指向了他同阶级的人,他为了泄私欲而革命。如果他的革命成功了,也只是会建立一个和以往一样的政权,像以前别人欺压他一样欺压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泼普里希金想成为西班牙国王和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欲,他们看不到真正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一个和封建政权不同的政权。从泼普里希金的想法里可以看出作者果戈里是一个不要求革命的改良家。果戈里之所以成为一个改良家,是因为他本身也是资产阶级贵族,他没有办法突破阶级的限制,以革命的态度对待俄国沙皇统治。
鲁迅不是封建阶级的一份子,作为时代的先驱者,他对封建制度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觉醒了,他以个人的力量对抗的是整个中国四千年的传统制度。但是大众依然在沉睡,任他怎样的呐喊,大众也没有醒过来。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感还是深深地笼罩着狂人。小说还有一个用文言文写的小序,和正文对立。"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狂人的病痊愈了,也表明他的对抗失败了。狂人的对抗失败了并不代表狂人的观点是错的,而是因为传统的强大力量扼杀了新生的力量,狂人的失败只会让人感到反抗的迫切。严家炎先生对这篇小说的战斗性作了很好的总结:"所谓家族制度,也就是封建宗法制度。这就是说,这篇小说的矛头不仅指向封建礼教,而且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所谓'吃人',这里既包括封建社会中真吃人肉的野蛮现象,更泛指反动统治阶级利用他们的整个上层建筑来麻醉、残害被压迫者的无数惨痛事实。" 像狂人这样的失败者在鲁迅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与子君,《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这些先驱者的失败是不折不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只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相对于写先驱者的成功,这种失败的悲剧更能起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作用。这也是鲁迅革命性的所在。
3、哀鸣与呐喊
泼普里希金在备受折磨之际产生了幻想,他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呼喊道:"妈呀,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泼普里希金的呼喊是对母亲的呼喊,是受到虐待后的求救的声音。他的呼声只是个人痛苦的悲惨哀鸣,"孩子"也只指泼普里希金自己。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直接面向社会的。这声呼唤是为了拯救祖国的下一代, 使他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束缚,所表现出来的是鲁迅对下一代的关怀。"救救孩子"是反封建主义的战斗呐喊,也是这是"五四"时期打倒封建礼教的宣言书。"狂人"的这声呼喊无疑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取名相同,写作手法类似,皆塑造了"狂人"的形象。两部小说在俄中两个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完成了各自特有的历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