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纯文字原创头条号,我们一直在路上

『传承文化,坚守梦想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篱落(外三篇)

作者 :柳彩萍

柳絮诗词原创(原创篱落外三篇)(1)

篱落就是篱笆,但不知为什么篱落叫起来就是古雅好听一些,小学课本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很受大家喜爱的小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因此很向往一个自家的篱落。

当然弄起来也不是很难的事,在乡下的园子里我们开始筹划白色的栅栏。

栅栏的原料是自家樟树上锯下来大枝丫,把枝丫锯成一筒一筒,最后削片成形,一根根木条大小一致,围着花园四周插入土中。一家人上阵,当漆工,在木条上刷上乳白色的油漆。

果然,花园变了样。

乳白色的栅栏让花园一下明媚雅致起来。花园里淡雅的结香,妩媚的海棠,蕴藉的含笑在白色栅栏的掩映下,有了颜色,有了姿态,有了意蕴。

栅栏周围的浅沟里撒了些茑萝的种子,春天来了,茑萝柔柔的绿色藤蔓慢慢爬上栅栏,夏天便开满了星星点点的五角小花,一个真正意义的篱落诞生了。

蝴蝶、蜜蜂常来光顾,蝴蝶时而在阳光下打着旋,时而停留在花枝上、栅栏上,胖胖的蜜蜂在花蕊里钻来钻去,身上毛茸茸地沾满了金色的花粉。小猫肥肥也从栅栏缝里钻进钻出。

有点洋气的篱落非常真实地在我生活中了,竟出现了很惊艳的一次。很久没回乡下的家了,突然想起要去住一住。因为是突然想起,时间已是晚饭后,到家时,村庄里已是漆黑漆黑,在车灯的照耀下,却看到了一种美,真是美得让人窒息!

凤仙花奢豪地开满了栅栏边的沟地,薄薄的艳丽的花朵,在灯下流光溢彩,一丛丛,一束束,与白色栅栏相辉映,蛙声四起,似与之应和。也就是这一次邂逅,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凤仙花的印象,以前它可是入不了我的法眼。

又是一个春天,大樟树换叶了,一轮一轮怎么也扫不完的落叶飘到篱前。小鸡小鸭也孵出来了,蹒跚地在栅栏中钻进钻出,贴梗海棠一条条繁花,把栅栏染了一圈圈红晕。

惹得我犯了花痴、草痴、蝴蝶痴,戴着草帽坐在篱落边,吹着春风,再也看不进半页书了。

山坡上那户人家的篱落是一圈野草莓藤围成,顺着坡朝上围成了一个椭圆,里面种满了桔树橙树,篱前是房子,房子前是一株梨树,一株李树,晴看李花雨看梨花,梨花是上苍的宠儿,工笔出来的极品,下雨时,我常到他们家门前走走,恍惚一下雨打梨花深闭门的感觉。

野草莓成熟时,篱落边是一串串孩子,他们的嘴角边还流着草莓的液汁,有人在喊“上课了”“上课了”,孩子们一溜烟向上面的学校跑去。

这个篱落的西南边还有一棵楝树,这是最让我羡慕的。春天紫色的小花一阵阵飘下来,落在篱落的草莓藤上,不见了。冬天,下雪了,一簇一簇或黄或黑的楝果挂在枯枝上,又简约又萧瑟。

走到山脚下去,那边还有更多的篱落,比我们家的原始,更美。有的干脆是用菜园子里的长竹片做成的架子围成,一长溜一长溜,玉树临风的样子。瓜秧的藤蔓牵到架子上去了,春天一来,满篱的黄花、紫花在闪烁。红蜻蜓在枝叶上,停停点点,点点停停。到秋冬,篱落也同大树一样疏旷起来,不到南方过冬的小鸟也来了,在竹片上站成一幅八大山人的画。

还有人家用木槿编了一个篱落,大概是有几个年头了吧,木槿已长连在一起了,整个篱落也成了一个整体了。木槿花开,有的在枝头,有的从篱笆缝里钻出来,微风一吹,新月一来,篱落活起来了,更何况,那闪光的丝绒毛球也在篱边飘来飘去呢。

古人的篱落也还有意思,《红楼梦》里写稻香老农李纨住处的篱落:

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红楼梦》里还说:

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

古往今来,篱落飘香,还真真是好的一景呢。

柳絮诗词原创(原创篱落外三篇)(2)

葡萄园的盛宴

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个葡萄园,或是参加集体活动觥筹交错,或是与三五朋友小聚谈天说地,或是一人踏在小径,流连低回。春有春苗春花秋有月,夏有“夏黑”冬有雪,一年四季葡萄美酒夜光杯,麻塘“半日闲”葡萄园总是清新的活泼的丰饶的。

春日,土膏微润,葡萄藤蔓柔梢披风,叶间一串串小花蕾就像一个个小小风铃,不过这串小风铃不是朝下挂着,而是累累向上倒悬着,枝厚蕾轻,倒也倒悬住了。五月初,天地间神秘的信号开启,酝酿了一个多月的花蕾一夜间纷纷抽穗吐花。世间的植物大多是绿叶衬红花,衬黄花,衬白花,衬紫花,谁有勇气长出如叶子颜色一般的本色花苞,开出本色的花来呢?我看到的只有小叶红枫,红叶开红花,香樟树,绿叶衬着亮绿鹅黄的小花,茄子,紫叶紫茎紫花,绿梅,开绿花然后长绿叶。葡萄也是这样的本色花。小花苞慢慢膨胀,绿意深敛的花蕾中,抽出一条条嫩绿明黄的如丝一般的花穗来,在阳光流动中又明艳又朦胧。我在藤架下漫游,有暗香盈袖,恍若神游。夜晚,风来了,把花的芬芳送到更远的地方,荣岳路上的行人,若摇开车窗,定会在香风中陶醉。

也许是这块多年前围湖造田而成的土地肥力深厚,垄边田埂上都密密麻麻开出了光鲜的野花,婆婆纳,蓟,酸吗叽叽,野蔷薇……蒲公英的小花球鼓胀胀的,孩子们采着吹着。

芝麻、辣椒、大葱的苗也在葡萄架下长起来,紫苏是群居植物,一块一块细细小小而茂盛地长着。一块长着熟悉的家蔬的土地,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信赖。  

蚕豆花开满了葡萄园的小径,淡紫色的花,中间有一只只黑白分明的眼睛,豌豆也开花了,有淡黄的有浅紫的,花朵深婉微昂,像戏曲里美人上翘的兰花指。雨后天晴,豆蔻梢头,水粒莹莹。我和朋友们拿着筐子,在小径上采蚕豆、豌豆。新采剥壳的蚕豆、豌豆,用竹签串起来,伸进木炭火里一烤,沾点盐,味美无比,瞬间又回到了童年。也曾和几个朋友,在这里过了豌豆节,于是有了个小小的读书会,暂名“豌豆花读书会”,其名也真是妙手偶得之。我们读的第一部作品是《白先勇经典作品选》。看白先勇在《树犹如此》《我们看菊花去》中对树树花花倾注了深情,想来也契合了我们在葡萄园的雅趣。

这个季节,我在葡萄园里东游西荡,弄弄花草风月,率性随意,有点像平时写随笔,灵感一来,在这儿写上几笔,又忍不住在那篇上写上几笔。

夏天的日子很长,先看到的是一穗穗顶花带果的景象,接着葡萄如豆茎须如眉,接着就像我的诗里写的“绛冰琥珀玉,紫露云霞霜。粒粒粉莹透,犹带湿流光”。

坐在地坪上,我看朋友们摘葡萄,也看看风景,烟霞在天际横游,鸟在空中打着激灵,大家在谈笑采摘,我可以什么也不说,心凝神释,与清风同化,这种享受清风里的感觉是平日里感受不到的。    

吃葡萄其实很讲究,讲究处就在于不要太讲究。这里的葡萄座果完后就没有施打任何农药,所以,刚摘下的葡萄用水轻轻一淋,就直接送到嘴中吧,不要揉搓,如果洗去果粉,葡萄味道和营养价值都要大打折扣。当然葡萄是自己摘的吃起来更有意思。有时,果园农艺师看我们吃得开心,也会从葡萄园的深处走来,挑着一串他剪的户泰,这当然是极品。

夏日黄昏,应是喝葡萄酒的佳期,坐在室外平地上,天色将暮未暮,葡萄枝叶果清新的气息慢慢地浸润过来,酒甜而不腻,浓且醇厚,喝到率性处,喝到微醺时,天色已暗,看一钩残月,几处疏星,不知今夕何夕。

秋天,碧空高月,清光如水,葡萄架把月光排成一行一行,然后藤影自照,光影斑驳。晴好的夜晚,月华霜重,早晨起来,藤蔓上是无边的白霜,在一个城里已感受不到霜花的季节,在这里呵手成雾。

当藤蔓在突然阴沉下来的灰蒙蒙的天空下做梦时,主人已燃起剪下的枯藤,温上了一大壶葡萄酒,改用《问刘十九》诗句发出邀请:红蚁新醅酒,黄藤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朋友们从远方从近处如约而来,屋子里暖融融,大家高谈阔论。我在笑声中踏入葡萄园。借着屋里的灯光可以看到雪花扯絮般在横飞,落在屋顶上,落在藤蔓上,落在土地上,葡萄园在雪中静穆。

想偷得浮生半日闲,预约清风明月的幸福,到葡萄园去吧。

想寻找灵感创意,听那“虫声新透绿纱窗”,到葡萄园去吧。

想看那些在土里创食的人胼手胝足,唤回你初民的感觉,到葡萄园去吧。

想吸收地气,追寻土地和天空带来长久的安详,安享内心的宁静,到葡萄园去吧。

柳絮诗词原创(原创篱落外三篇)(3)

回首春天

一忽儿就夏木阴阴了,芒种饯花节正是高考的前一天,办完高考简报,无事,一个人站在窗前看了好一会广玉兰,广玉兰醇厚的香味悠游地飘来,大朵的花瓣在小雨中自有一份阳光下所没有的轻柔的光泽,还有一些枯萎了的哑黄哑黄的花瓣垂在枝头,树叶密集处一些浅青的花苞欲放不放。

回到家里,端坐在窗前,烟雾笼着窗外的白杨树,突然就想起写点东西,回首春天,也算一种确认吧。

这个春天,是用节气来计算日子,而日子也终于慢慢地慢一点了。

3月12日晚,先到书店里蹓了一圈,没有特别心仪的书,也就不勉强自己买了。接着到了726,沿着东风广场的操坪走进去,画画的人还有一些,有的在低声说话,有的在看画。我一张张细细欣赏过去,还是最喜方新飞的那组胡杨树。后来坐在庭院里,与方新飞聊了一下画展的事。回程时在理工学院南院门口下车了,学院路上粉红的藤本月季从一片片石坡上倒挂下来,偶尔有花瓣在空中缓缓地飘,花苑里的几株紫玉兰含苞了,微微鼓捣着,我一直不知道它们是不是有香味,今夜细闻,果有香气清清地沁来。

又一念头起,便折转身到了市委的门口,近距离去见见那棵白玉兰。十多年了,上班的日子,几乎每天坐着车从它身边经过,也无数次想在春天停下脚步去看看它,不管是温暖还是春寒料峭,它总是最早地开满一树繁花,告诉行人春真的来了。可我一直没停下来看过它,今夜终于在行人已少时靠近它,树上的花有的还绽开着,有的已经蔫然,灯光从花缝间照下来,一片乳白的欣荣与颓然,繁华与安静。

这个春天栽了好几棵花。第二次去近郊花圃选花时,雨后天晴,阳光粉照,路上隐隐青山,满山坡油菜花,轻烟浅黛,真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这一日的春色春风让人微熏。苗圃里土膏微润,或新芽初绽,鲜润莹泽,或苍苔斑驳,落红点点。只觉得每样花、每样草长在春天的地里都是好的,而有一种美确是不可言传,如果你想表达,那你只能丢失。这让我久违自然后,在一个春天又似乎复苏,做了一个春天浅黛而深厚的梦。

对大自然里的柔光有了认识,无论何种植物,给它光泽,它就有了流动的气韵,就会披着一身温暖细致而有光泽的叶子。惊蜇那天,回家看了看鼓捣得初步成形的乡下花园。吃过晚饭,准备回城了,打开车灯,在蒙蒙细雨中,在枝叶间有三五颗茶花正在凋零,残红香雾空蒙中,再看含笑、银杏寂寞地静立着,我去看它们时是如此欢欣,我离开时,它们也放纵着忧伤,冷冷的光泽流动在雨里。其实我也知道我读懂的只是我,不是它们,但竟然也有了对它们深深的留恋,真是不忍走。再过两周回去,看到银边芦叶草,我大吃一惊,它们长得如稗草般张扬,粗服乱发,这真如写作中的杜拉斯,杜拉斯说写作中的女人是不不注意穿着打扮的。呵,呵,很喜欢这样,也许蓬头乱发时,恰是内心最丰盈之时。

这个春天不再买回一堆堆书饕餮,而是让自己慢下来。春天只是读了《岳阳风土记》和《岳阳诗词评注》。《岳阳风土记》大多是在乡下过春节时细细读的,读到高兴处,忍不住在院子里徘徊,初八那天,星空灿烂,就写道:蛾眉香樟月,星灿桑树巅。伫立中庭望,绮窗轻垂帘。诗成,顿时觉得颇得陶渊明诗之深味。即使回到城里在家里读书吧,也忍不住瞅瞅五楼窗下的一行高高的白杨树,看它们长叶,看它们光洁,看它们在下雨的时候如何成烟成雾。

在谷雨那天得到方授楚的《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这真是一场令人惊喜的经历。一直想找到此书,然而到很多学校的图书馆都没找到,书店、网上也没有卖。那天,忽然想到自己学校的图书馆有否呢,赶紧发了个信息给图书馆的志来老师,请她帮忙找找。也就居然找到了,还有三本——《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岳阳楼诗词选注》《伴梅轩诗文选》。在《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扉页有着方老师的题签“岳阳市一中图书馆惠存 方授楚敬赠,九八,四,十八”,字体遒劲有姿。得书喜极,真是应了古语“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晚上细读评注,想及斯人已逝,而其为学为文为诗,真有高山仰止之感,恨不能回转岁月与他长谈。

谷雨那天,又在山坡上弄得两根金银花藤,植于堤下,藤叶散发着清辉。不久,满山满坡的野蔷薇就要开了。春天里告诉学生找有土地的地方栽一棵树吧,你会更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端坐在窗前,夏木阴阴时作一次深情的回首。

柳絮诗词原创(原创篱落外三篇)(4)

光艳沉郁地站成一棵秋天的树

我多想光艳沉郁地站成一棵秋天的树,在校园里。

有风的时候,我的枝丫轻轻地触碰着图书馆的大玻璃窗,摇着金色的阳光,斑驳在翻开的杂志上,看那凝神的女孩轻轻地嘘气,轻轻地合上书册。在如水般流过的年华里,我是岁月的见证人,记下了多少年轻人阅读时沉静的面容。

语文课堂传来的吟诵与我枝颤柯动声共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高洁好修的心志深深叩击着学子的心灵。“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我们走入了杜甫的世界,“左臂偏枯半耳聋”的他,漂泊无着,没有亲朋一字音信的慰藉,可是他怀抱的依旧是天下民生,他一生在用自己的生命写诗,又用自己的生活来践行这些不朽的诗篇。屈原、杜甫,那真是光明俊伟之人啊,洞庭湖有幸与他们相遇,屈子行吟子美长吁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我们有幸在洞庭湖畔与他们相遇,在吟哦中一阵阵温热的感动。

那位长衫的先生在讲台上朗朗唱诵“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余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这位留下千古绝唱《满庭芳》的岳州奇女子有着何等博大气魄和卓越见识呀,词中个人的悲剧与宋朝历史文化的大悲剧牵动着每个读者的心魂,若果她的魂梦归来岳阳楼,听到了我们深深的叹惋吗?

我听见一种力量生长的咯咯之音如竹之拔节。我摇落我的花叶与之应和。于是,天籁般的读书声在风中飘荡,木樨花、苦楝叶、槐树叶纷纷飘落,如同一首首唐朝的诗宋代的词,校园里香气馥郁。

我看见一群群新生走来,明净的前额,洁净的服装,他们走进了校史馆。他们在岳阳市一中的前身——岳州府中学堂、国立十一中、岳郡联立师范学校的图片前久久徘徊,投射出热切的凝注。一批学子长时间地看着照片上学校创始人坚毅的眼神,搜寻着一届届学友俊彦的光芒。一个穿着朴素的学子,紧锁着眉宇,用粗粗的铅笔抄下岳郡联立中学校校歌:洞庭浩荡/天岳崔巍/钟灵毓秀/湖光山色/映城隈/弦诵有吾侪/问同学如此时代如此地/我生有幸何为哉/襟怀绍往哲/继绝学开未来/忧乐关天下/拯中国救世界……

我喜欢在他们的眸子里看到领悟后的愉悦之光,如果他们来到一中在校史馆所上的第一课上,读到了 “创业”“历史”“苦难”“奋斗”“成材”这些词语,我们是何其庆幸!我将在晨曦里微笑,舒展我所有的枝丫,叫醒所有的小鸟。

我看见百年名校的文化就这样一天天慢慢进入他们血脉,血性沉潜已久,总有一天会在他们的人生美丽的发挥。汶川地震后,我看到了他们深沉的目光,我听到了高三学生朗诵他们自己写的诗篇:不要害怕折断了翅膀/我们总可以再次飞翔/感动汇聚成力量/重建我们的梦想/地狱上面永远有天堂/爬出废墟就会有希望/充满泪水的眼不慌张/我们都很坚强。

秋天的夜晚,我看见年青的老师在樟树下与学生边散步边交流,我看见学生黯淡的眼神慢慢明亮。学生去晚自习了,年青的师长抬起头来,微笑的向天空仰望,古红的月亮正静静挂在岳阳楼头。也许年青的师长自己也还在变动与不安中调整自己寻找自我的面貌,但他们已肩负起对学生的责任,这让我深深感动,卡缪说,幸福不是一切,人还有责任。

我慢慢地长过了二楼三楼四楼,我慷慨地挥洒着我的叶子,在漆黑的柏油路上写着诗句,我安详地看着来来往往青春的身影,望望不远方的洞庭。

有时,散学很久了,还有一两个学生站在三楼四楼的长廊上,望着不远处西方的洞庭湖面,太阳落下去了,月亮星星还没升起,璀璨的湖面颂歌般的绚烂庄严消逝了,显得平淡苍茫空旷寂寥,长天也是如此,所有生命的冲动与喧嚣归于一种莫大的安静。天地间像要结束什么,又像是要发生什么。

我看到了学生虔诚的沉默,遥望天空,遥望洞庭,也许在内心的惊叹中体认了那份深邃辽阔,那份坦荡无垠,那份变幻莫测。天地之化育,让他们知道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也许很多年后在哪一个瞬间,他们想起了中学年代在教学楼看洞庭湖不老的波光的情景,会突然明白很多,其中有一点是,小我的精神只有同天地万物的精神相融时,才会有最完美的力量展现。

经过了多少岁月,我站在校园的秋光里。秋天的艳阳给我的枝叶镀上了一层蜜一样的金黄,枝枝叶叶甚至叶脉里都蕴藏着我热爱的诗意,我的心灵也因悲悯而日益宽广,就这样不灼眼地明亮,不张扬地蕴藉,不夸耀地丰饶,光艳又沉郁地沐着秋光。

一样的土膏微润,一样的灰绿色暮霭,樟树林的篆刻“他山之石”一样的在雨后清晰别致,求索院女神的眼光一样的投向辽远的天空,我心中渴望画面此时出现,络绎不绝的人群中,我听见中年的师长惊喜的对着头发银白的长者说,“啊,老师,您在这里!”我听见身后的年少惊喜的对着中年的师长喊,“啊,老师,您在这里!”

我多想光艳沉郁地站成一棵秋天的树,在校园里,用我的一生。

——————

作者简介 柳彩萍,

女,岳阳市一中语文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爱好读书写作,在全国多种报刊发表散文随笔100余篇,出版散文集《恰同学少年》《木叶》等2部。

————

出品:中国文学网

承办:古瑞和文化

选稿:梦行千古

编辑:王璠

版权:《中国文学网》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