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邻里建了微信群,有事联系起来方便些。邻居邀我入群,入群须慎重。人多嘴杂有是非,我不轻易答应。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全员都须做核酸检测。测试通知发在群里,我却浑然不知。楼道里曾有人持电喇叭喊过,墙厚楼高没听见,险些误大事。如此,群非入不可了。

疫路有我同心同行,疫路有你(1)

志愿者在维持秩序

群名先前称“某某楼业主之家”。因为小区没有建业委会,这些天来它的作用无可替代,上面的精神与下面声音全靠微信群传递。自全域静态管理以来,进群者陡升到三百多名。群主朱太太将其易名“某某楼联合抗疫必胜”,旨在共克时艰,鼓舞邻里们人心。新名改得及时,改得好。群主当得不易,这两天每日清晨六点不到,她已在群里回复邻里的各种提问,有时子夜还在工作。非常时期里,微信群起了业委会的作用,是联合抗疫必胜的保证之一。

大群的群主难当。公要馄饨婆要面,张三发起团购,一时跟着蜂起;李四询问核酸测试结果,马上带进不少欲知情的;有的在群里晒自家烧的饭菜,有的责怪物业不作为……信息一条接一条,积累多了,待有要事须立即下达时,反被淹没在无谓的信息中,会误大事。群主明智地下禁令,言简意赅:“团购仅发团购群即可,不占用大群资源”。朱太太驾驶航船,舵把握得精准,主航道始终畅通无阻。她扑在群里的时间,每天要达十几个小时。孩子才四岁,我以为她是全职太太,“不,我上班的”。不曾谋面的群主,在我眼里是个深明大义的义工。

疫路有我同心同行,疫路有你(2)

志愿者在分拣政府物资

“大白”是特殊时期的昵称,群里有九位大白志愿者。全副武装的穿戴下(有的还戴着眼镜),让人辨不出他们的性别和年龄,他们是众人可爱、可敬的邻居。维持秩序、搬运政府发放的物资、上门为每家分发抗原自测盒……辛勤义务地工作着,任劳任怨,他们无悔。

雨薇姑娘、诗吟姑娘,仅听芳名就叫我喜欢。这个年龄段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也许父母都不舍得让她们沾手家务。还有小刘先生,因为长得人高马大,我记住了他。发放大礼包时,他将沉沉的塑料袋放在我家门口,走几步路又折回说:您看看,有没有漏掉午餐肉?重担在肩、责任在心,大小伙子做事细心周到。我仅知道点滴信息,姑娘中一位有很好的职业,一位是共产党员。

疫路有我同心同行,疫路有你(3)

志愿者为居民分发鸡蛋

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让市民措手不及,大浪淘沙中,总有杂音嗡嗡。譬如垃圾没法及时处理、团购物怎么收取、擅自出户如何制约?有人就在群里理直气壮:叫大白来搬,叫大白去送!同志哥耶,大白不是机器人,他们需要休息、理解,更需要尊重。

降临的灾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道德水准的考验。昨天连续义务劳动十多小时后,有女大白累倒了。群主向群里男士“征兵”,令才下,天下云集响应,三位先生应征上阵。好啊,这才是绅士的范儿!老妪我虽力衰上阵不得,立即在群里跟帖,留几行字来为他们助威示敬。

疫路有我同心同行,疫路有你(4)

志愿者在分发抗原试剂

居委会无疑是抗疫大战的排头兵。三月里,本小区行政归属被重新划分,改为北外滩街道海宁居委会管理。块长小屠接管工作才几天,就匆匆投入抗疫大战。守着我们的一方安宁,她和同事穆老师都已经二十多天没回家。小屠模样小巧,一套防疫服着身,松松垮垮好似跑龙套。与她通电话,说不到两分钟肯定会叫停。听她嗓音嘶哑,“你就少讲两句吧”,我说,“不行的”,她告诉道。小屠分管老年居民的服务工作,老人有什么难处,事无巨细事都要落实到位。“宽慰和安抚”这是初识小屠时我听到最多的词,认识她不过才十几天,除了一身大白装,我还未识她的庐山真面目。

群里群外同一片天,联合抗疫我们会成功。(吴莉莉 )

约稿:赵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