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剧《山河月明》里,北元齐王王保保可以说是前半部分比较重要的反派配角之一。而这个王保保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是一个身世极其复杂的人物。他虽然多次与以朱元璋为代表的反元力量作战,却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欣赏。朱元璋不但曾将他称为“奇男子”,而且还曾多次想要把他招降,却又始终没有成功。那么这个王保保究竟是个什么人?他的一生中又究竟做过什么呢?


王保保,汉人还是蒙古人?

我们说王保保是一个身世复杂的人,这一点首先体现在他的出身上。首先大家看到王保保这个名字,肯定觉得他是一个汉人。但其实王保保还有一个名字,叫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又是一个典型的蒙古名字,那么王保保究竟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呢?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1)

王保保元朝时出生在中原地区

王保保出生在河南沈丘(其出生地也可能位于安徽省临泉县,当时也属沈丘管辖),是元朝末年的汉化蒙古人大将李察罕(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兼养子。所以从他这个家庭出身来说,他似乎应该是蒙古人。不过,从王保保还活着的时候开始,中原地区就有说法认为他父系家族是汉人,只是他投靠了元廷,被赐了一个蒙古名字。而这种说法当时甚至还得到明朝朝廷的认可。

而王保保身份的争议一直持续到了近代。不过在1990年,河南洛阳铁路北站出土了一块刻有墓志铭的石碑,其中讲述了一名元朝官员赛因赤答忽的生平。他出身于蒙古伯也台部(也叫巴牙惕部),妻子是佛儿乃蛮氏,同时他还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叫扩廓铁穆迩。因为这个扩廓生来就聪明敏锐,但又体弱多病,所以非常招自己的舅舅,也就是一个被尊称为忠襄的人的怜爱,从小就住在舅舅家,被他当儿子养大。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2)

现代人画的王保保画像

而这一切描述,都和王保保完全吻合,因为正史里确实记载王保保被自己的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而且察罕帖木儿在死后被追封为忠襄王,同时史书也记载他母亲确实出身于乃蛮部。所以这块石碑的内容很可能就是王保保父亲的墓志铭,那么这样看,王保保的父系家族恐怕还是一个蒙古家庭。

根据这块墓志铭记载,王保保的远祖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定居河南,之后似乎世代在元朝为官,几代先祖都曾先后担任过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四川行省左丞、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等官职。而赛因赤答忽本人则担任过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而且因为他本人也“喜读书”,拥有相当程度的汉文修养,所以还被元廷封为翰林学士承旨,是翰林学士中最为资深的一个级别。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3)

现代人画的李察罕画像

而王保保虽然是在舅舅家长大,但他的舅舅李察罕同样是一个深度汉化的蒙古人。李察罕年轻时也以擅长汉文著称,并曾经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王保保的父系和母系家族当时都已经高度汉化,他拥有汉式姓名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过虽然这两个家族都汉化程度很深,但他们毕竟出身于蒙古,而且都是世代在元廷为官,因此他们的命运无疑还是跟元廷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在公元1351年红巾军发动反元起义之后,李察罕还是很快站在了元廷一边,他自行在家乡沈丘周边组建了一支民间武装,并和邻近的罗山县元朝官吏李思齐组建的武装会师,一同在罗山县击败了红巾军。此后,他又多次击败了红巾军,因此很快受到元廷重视,在元廷中的官职也得到了不断提升,最后做到了中书省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的官职。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4)

红巾军征战路线图

而王保保虽然从小也熟读诗书,但他本人也很小开始就练习骑射,并很有谋略,所以也很快加入了舅舅的军队之中。公元1362年,李察罕派王保保前往山东东平攻击由田丰和王士诚所率领的一部红巾军。王保保在战场上接连获胜,迫使田丰和王士诚率部投降。但在次年六月,田丰邀请李察罕前往自己的营帐阅兵,李察罕只带了少量随从前往,结果到了之后就被王士诚刺杀。

在此之后,李察罕的军队就完全由王保保接管。这时王保保可能还不到20岁,因此曾被一些人称为孺子。但他的领兵才能却很快展示了出来,他只用了几个月就击败了田丰和王士诚并将其处死。此后,王保保就驻兵于今天河南境内的汴梁和洛阳一带,他也很快成为了元廷倚重的安全屏障。

王保保加速了元朝灭亡?

但这里我们也要说明的是:虽然王保保很大概率是蒙古后裔,但他在中原长大且汉化程度很深,而且也不是出身于蒙古贵族的门阀世家,也就是元朝所说的“大根脚”,所以其实他本人、他的家族以及他所统率的军队和元廷在利益上其实也存在很多分歧。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5)

王保保早期与朱元璋作战消极

所以其实王保保最大的目的并不是帮助元廷尽快剿灭江南的义军,而是借乱世扩大自己和家族的影响与地盘,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尽管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这两支主要的江南义军彼此之间正在金陵(今南京)和鄱阳湖打得不可开交,但王保保却无意借此机会南下征讨,反而与当时的其它亲元军阀爆发了一系列内战。

从公元1360年李察罕还没死时开始,他们这甥舅俩的军队就开始在山西和另外一个蒙古军阀孛罗帖木儿的军队发生了多次冲突。这孛罗帖木儿的父亲曾任四川行省丞相,因此他以四川为根据地,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这个家族与李察罕和王保保家族有些类似,主要目的也是想借乱世之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与地盘。

就这样双方一直打到了公元1363年,而且双方之间的争端很快还搭上了元朝的宫廷矛盾,王保保获得了元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支持,而孛罗帖木儿则得到了元朝皇帝元惠宗(后来明朝称元顺帝)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孛罗帖木儿在公元1364年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攻入大都(北京),逼迫元太子逃离北京,流亡到了王保保所占领的冀宁(山西太原)。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6)

王保保曾介入元惠宗与儿子的争斗

之后,王保保和元太子各自集结兵力开始反攻大都。次年三月,这两人的军队击败孛罗帖木儿,并杀死其一员大将。这时元惠宗意识到如果不赶快转向自己的未来也非常堪忧。所以他在当年七月设计杀死了孛罗帖木儿,并把他的人头送给了王保保和元太子。

此后,王保保很快被封为左丞相,成为了元朝数一数二的重臣。但尽管如此,因为他不是出身于“大根脚”,所以在元廷中仍然经常受到其它大臣的蔑视。而且,在王保保护送元太子返回大都途中,其实元太子和他的母亲(来自高丽的奇皇后)都曾想利用王保保的重兵逼迫元惠宗退位,让元太子直接继承皇位。但王保保当时却选择保持中立,让自己的军队储存了大都30里之外,使元惠宗保住了皇位。但这样却又导致元太子和王保保反目成仇,进一步增加了王保保在大都立足,进而完成控制元朝朝政的难度。

所以王保保在公元1365年闰十月主动率军返回了河南。而元惠宗也希望他发兵剿灭朱元璋的义军。但在元廷没有尝到甜头的王保保却似乎并不想这么做,反而利用元惠宗封他为河南王并让他总领天下兵马的机会,征调当时另外几个亲元军阀刘思齐、张良弼、孔兴和脱列伯的军队,要把他们的军队尽数吞并。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7)

当时的反王保保联盟

但这4个人当然不可能从命,所以他们与王保保之间又很快打了起来,史书中甚至留下了“相持一年,前后百战”的记载。在公元1367年正月,这4个亲元军阀齐聚西安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结成反王保保联盟,并推举李思齐为盟主。而王保保的这种行为很快也激怒了元廷,当年8月,已经父子和解的元惠宗下令让元太子总领天下兵马,剥夺了王宝宝的兵权。之后,王保保手下的多名大将先后离他而去,归顺元廷,王保保则在自己的根据地泽州(山西晋城)将元朝官员全部杀死,之后率领自己残余的军队和忠于元廷的各路军队爆发了激烈战争。

而朱元璋则抓住了元军内讧的时机,在公元1368年正月登基称帝,建立明朝。并很快派徐达和常遇春率领25万大军北伐。此后不久,王保保的外祖父,河南省平章政事阿鲁温投降明军。而正和王保保激战的李思齐和张良弼则和王宝宝休战。看到大事不妙的元惠宗也立即表示愿意和王保保和解,并请王保保立即出兵勤王。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8)

徐达北伐灭亡元朝示意图

但刚和元廷各路军队打了几年的王保保那有那么傻?他只是将自己的军队调到了太原,之后就按兵不动,坐视明军北伐。公元1368年七月二十八日,知道大势已去的元惠宗及元太子逃出大都。八月二日明军占领大都。所以可以说王保保虽然能打,但因为他和元廷以及其它各路军阀的矛盾,所以其实他的行为其实很可能加速了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终结。

朱元璋招降不了的“奇男子”

经历惨败之后,元惠宗意识到自己必须与王保保真正和解才能求得一线生机,所以在当年十月又册封王保保为齐王,命令他从太原北上,绕道雁门关和居庸关夺回大都。但在王保保刚刚率军启程后不久,徐达就抢先对王保保的根据地山西发动了猛攻,最终急忙回师救援的王保保在太原城下被徐达击败,只得也撤出中原,退往了塞外。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9)

明朝和北元对峙形势

公元1370年,元惠宗死去,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成为北元昭宗。不久之后,北元昭宗和王保保在和林会面并和解,昭宗任命王保保为中书右丞相,继续筹划反攻中原。而明朝也始终将王保保视为心腹大患,所以在两年之后再次展开了北伐行动。但这次北伐王保保和部将贺宗哲在和林以逸待劳,最终成功击败了由徐达统领的15万明军,使明朝灭亡北元的计划受挫。

打了这次败仗之后,明朝的北伐行动在随后几年暂时陷入低谷。但朱元璋却始终非常重视王保保的威胁,也非常珍视他的军事才能,以至于曾经在一次与群臣对话时说道:

(常)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山河月明朱元璋听到晋王死讯(山河月明里的齐王是谁)(10)

朱元璋曾将王保保与常遇春相比

所以此后朱元璋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招降王保保。他不但曾多次给王保保写劝降信,还派人到河南给他的养父李察罕扫墓。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让自己的次子朱樉娶了当时留在了中原的王保保妹妹为妻,并称她为“名家贤女”(王保保的妹妹可被视为《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原型)。而且在公元1374年前后,朱元璋还曾派王保保的老相识和老冤家,当时已经降明的李思齐去塞外劝降王保保。但李思齐不但劝降失败,还在离开时被逼砍掉了自己的一只胳膊,结果回去之后很快就死了。

在此之后,关于王保保的事迹,史书中的记载就比较少了。他可能在公元1375年到1378年之间去世,结束了自己复杂的一生。而他的妹妹则在公元1395年朱樉死去后为其殉葬。而近代还有观点认为,王保保的一个儿子在他退出中原时没有跟他一同离去,而是逃到了甘肃兰州红古区,后来成为当地大姓。这也就意味着王保保的后裔可能在内地和漠北地区都有分布,这样的情况也可以为王保保的复杂身世和复杂人生做一个注解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