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蒙

近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人民日报》上刊文,谈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创作经历,以及它受欢迎的原因。叶永烈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科普文学和科幻文学的见证人,他的回忆与记录具有历史价值,对今人了解建国初期的科普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万个为什么》对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年轻读者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孩童之时,正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彼时互联网大潮还未兴起,想查阅资料,几乎全部依靠阅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堪称“小百科全书”,满足太多人对世界的好奇心。读者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既能汲取知识,又能体验探索、求知的乐趣,这一套书也因此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

十万个为什么你了解了多少(不只是科普意义)(1)

作为当年参与编撰《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之一,叶永烈对这套书的理解十分精准。在上述文章中,他提到:“编辑部最初约请上海师范学校的7位老师写了一年,可是书稿枯燥无味,像教科书。编辑们调整组稿思路,改为约请一批科学小品作家写稿,把一个个‘为什么’写成一篇篇文笔生动的科学小品。”可见,科学性与趣味性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写作旨趣,其出发点是科学普及。但方式颇为前沿,用今天的话说,这叫“Q&A”,是很典型的问答体。

这种写法不仅实现了科普作品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据叶永烈回忆:“1961年8月10日,《中国青年报》开始选登《十万个为什么》,并写了一段编者按加以推荐,在青少年中产生广泛影响。”此后,很多报刊开始转载书中内容,“《十万个为什么》在全国遍地开花。”而且,出版社很快“收到了数千封读者来信,提出了近5000个‘为什么’”。

由此可见,《十万个为什么》的传播与受众互动方式,搭上了官方媒体宣传的便车。在那个年代,这意味着权威与经典化。但这也从侧面说明,《十万个为什么》本身就扮演着科学普及的重要任务,虽然它由知识分子群体编撰,但也与官方话语契合。

从文化政治学上看,这是非常典型的症候,也让它具备被后世不断解读、分析的可能性。《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被看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向科学进军”的政策论述合法性的科普读物。据相关史料,“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这场会议明确了一个态度:“没有知识分子是不成的,中国应该有大批知识分子。”在此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出现。

虽然后来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命运发生了太多变化,但重视科学技术的态度,尤其是对重工业的重视,在长时期内得到了践行。《十万个为什么》早期版本中有不少叙述,都与当时的工业化目标相契合,尤其是将个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国家工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结合的基调,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普遍存在。

纵观叶永烈的创作历程,无论是他早年从事《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写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科幻写作,还是后来从事中国政治人物传记、世界各地旅行中的写作,都有明显的与时代对话的特征。这种与官方话语保持同构或者对话关系的态度,贯彻了叶永烈创作的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万个为什么》虽是科普写作,但已经萌发了叶永烈对现实的敏感态度,以及通过书写与国家、社会、民众对话的方式。见证时代、记录历史,正是他一以贯之的风格。或许,只有看到了上述要点,才能更清晰叶永烈如此重视《十万个为什么》的原因。作为见证历史变迁的老作家,他的书写在历史上有更多价值值得品鉴。(西蒙)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