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微期刊(导语)

读书也许并不能让人一夜暴富,但它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当才华撑不起梦想的时候,安静读书;在前途迷茫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读懂书中的别人,找到本真的自己。微信搜索关注:“文曲微期刊”品味精选国学与诗词歌赋!

子非鱼哲理故事 著名典故子非鱼(1)

庄子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欣赏,既广泛又深入。他的比喻与寓言也经常参酌各种动物与植物的生命姿态及情趣。譬如,《逍遥游》一开始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就是极为生动的例子。

像鲲这种巨鱼难免是想象中物,那么一般的鱼呢?庄子在《大宗师》提醒人们化解对生死与仁义的执著时,特别以鱼为喻,说:“泉水干涸了,几条鱼一起困在陆地上,互相吹气来湿润对方,互相吐沫来润泽对方,这实在不如在江湖中互相忘记对方。”

由此可见,庄子希望我们向鱼看齐,学习鱼儿在水中的悠然自得,而千万不要像脱离泉水的那几条鱼。但是,人类远离大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期许大家互相忘记早就不太可能了。这种期许倒有些像是孟子所嘲讽的“缘木求鱼”。

话题回到鱼的身上。如果要谈鱼的快乐,当然必须先仔细读完《庄子·秋水》的著名故事。其文如后:

子非鱼哲理故事 著名典故子非鱼(2)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览。庄子说:“白鱼在水中,从容地游来游去,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情况;而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快乐,这样就说完了。”

庄子说:“还是回到我们开头所谈的。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凡是辩论,往往是说出最后一句话的人赢了,因为他使对方无话可答。事实上,有些人会认为庄子在诡辩,因为他依然没有讲清楚他是如何知道鱼快乐的。但是,以辩论著称的惠子,自认为辩才天下第一的惠子,为什么听了庄子的几句话就哑口无言了呢?

子非鱼哲理故事 著名典故子非鱼(3)

首先,我们站在惠子的立场,主张庄子不是鱼,所以不应该会知道鱼快乐。但是庄子反问他:“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子接着的反诘就出大问题了,因为他先退一步,承认自己不是庄子,所以无法知道庄子的情况。如此一来,天下没有任何两个人可以互通讯息。不仅如此,人类使用的语言也将失去作用,因为它无法传达情意。惠子等于否定了语言的价值,既然如此,他又凭什么在听到庄子说的话之后,提出质疑呢?

庄子抓住这一点,先指出语言仍有沟通的作用,亦即他说的话使惠子“知道”他在说什么。既然如此,我们不是可以进一步肯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互相沟通吗?

原来惠子以为用“我不是你”的托辞来退一步,可以驳倒庄子。现在,却反而因为自己“听了庄子的话而知道他在说什么”,以致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他毕竟是个高手,知道再说任何话都是输定了,所以只好甘拜下风。

其次,庄子除了肯定语言是人与人的沟通工具之外,还认为人与动物也可以互动,其方法是藉由“生命姿态”。譬如,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一句,“白鱼在水中,从容地游来游去,这是鱼的快乐啊。”这是白鱼以其生命姿态显示它的快乐。庄子以一种简单而单纯的“移情作用”,就把握住鱼的快乐,实在令人赞叹。

人类发明语言,但是也受制于语言,有时口是心非,有时言不由衷。如果再切断人与自然万物的联系管道,人生实在太无趣了。庄子的“鱼乐”之辩为我们打开了新天地。


【 引 文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子非鱼哲理故事 著名典故子非鱼(4)

鱼处于水,人处于道。鱼处水,不识水;人处道,不识道。

鱼产生了痛苦,说明它脱离了水,人产生了痛苦,说明他(心灵)脱离了道。

生、老、病、死,人生于世终究是苦,解除痛苦唯有恢复清净本性回归本源大道。

“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

子非鱼哲理故事 著名典故子非鱼(5)

【声明】本文来自书籍《庄子.秋水》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www_dongjx@163

平台简介

文曲微期刊:

社会各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心灵家园!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阅读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精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微博”之力!是当前时代之产物! 本刊之义务!

本刊主题内容: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人物故事、传统文化、影视音等。

本刊理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微信搜索:“文曲微期刊”关注后欣赏阅读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在本平台您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本平台您有机会与大师级的作家共同交流探讨。

欢迎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诗人、作家、艺术家等加入我们!携手一起共探文明。

加小编WQDXMY 带您进“中华诗歌文曲汇”群与名家一起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