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曾说,“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意思就是说,当君子有了极高的德行,就算他沉默不语,人们也能理解他的意思。虽然没有对人过度施舍,但人们却依然喜欢亲近他。他不需要发脾气,也会让人觉得很有威严。这里讲的“未施而亲”和“不怒而威”其实就是一种影响力的表现。

"未施“和”不怒“说的就是:不向对方施加压力或者负面的情绪,来迫使对方妥协、关心、喜爱又或是尊敬自己。我们都知道,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习惯通过“施”和“怒”来获取别人的喜爱和尊敬。

比方说,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了让自己被他人接受,喜欢,习惯千方百计地恭维、讨好他人,从而获取别人的喜爱。有些领导为了让下属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工作,却又苦无良方,只好用命令来强制对方听从自己的指示,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所以”施“与”怒“更像是心理学所说的情感控制,就是以情感为武器,来操控别人行为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它是”控制“而不是”影响“。虽然控制和影响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两者不同的是,“被影响”的一方是自愿发生改变,去促成某一件事情的。而“被控制”的一方则是被迫发生改变,去完成一件事情。

《深度影响》封面

《深度影响》的作者Karen Leong曾入选“新加坡十大影响力职业演讲家”,同时是亚洲职业演讲协会成员、美国训练与发展社团“提高人才绩效计划”培训师。他在《深度影响》系统地分享了自己在职场中提升自我影响力的方法,同时并给出75个行之有效的提升影响力建议。十分具有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书中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什么是深度影响?2、如何让自己拥有深度影响力?3、如何赢得他人的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看看。

己所欲勿施于人的深度好文(书评深度影响教你如何)(1)

《深度影响》思维导图

一、什么是深度影响?

Karen认为,如果要对他人实施深度影响,就必须对它的核心、类型和目的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1、影响力的核心

我们在刚开始讲荀子的时候,曾说过“未施而亲”和“不怒而威”这两种都是影响力的表现。“亲”意味着他人对你的喜欢,而“威”则代表别人对你的尊敬。而“被喜爱”和“被尊敬”便是影响力的两个核心。

通过长期的研究Karen发现,有影响力的人一般具备“被喜爱”和“被尊敬”这两种基本特质。而你喜爱和尊敬一个人的程度,决定了我们允许这个人影响我们的程度。所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通过努力争取的人的喜爱或尊敬,来尽可能对他们施加更多的影响力。

2、影响力的类型

根据个人的被喜爱和被尊敬程度,影响力大致分为四个类型:休眠型、权威型、亲和型和信服型。在这四种类型中,权威型缺乏人情味,亲和型缺乏专业性,休眠型人际关系一般,所以,信服型是最理想的类型,因为它同时获得了别人的喜爱和尊重,能把个人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了解影响力的类型有助于让我们更好地识别他人所运用的方式。

3、影响的目的

在实施影响前,你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你想要去影响谁,以及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只有以目的为導向来对他人进行影响,你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轻松赢得他人的心。

二、如何让自己拥有深度影响力?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里,我们如何做到“未施而亲”“和“不怒而威”让自己对他人有深度的影响力呢?Karen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观点,他建议,我们可以参照GPS的四步工作方法,来使自己拥有影响力。

比如,首先根据直觉,来评估自己现阶段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有多少?他是否喜欢你?尊重你?程度到哪里?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自我评估的内容。

其次,评估结束后,你需要根据你的评估结果,来决定要重点加强和对方的哪一部分关系。比方说,对于一个新来的员工,你需要在他面前建立好良好的第一印象,要让他更愿意喜欢你、亲近你。而对于一个愤怒中的老员工,你需要增强他对你的信任和尊重。你的评估决定你与对方的相处方式,甚至谈话内容,并最终决定你的影响力实现的结果。

接着,通过微笑、关心、交流等积极的互动,增加他人对你的喜爱或者尊敬程度,从而建立有力的情感连接。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提到的积极互动,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重复行动,目的是为了加强别人对你的良好印象。

最后,和你想要影响的人沟通,通过改变谈话的质量,来改变你们关系的质量。并相应地通过采取增加喜爱或尊敬的行动来自动修正你们的交往模式,直到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Karen的GPS四步工作法告诉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与对方的交谈方式,而不是与他相处的时间。一起工作或认识很长时间的人,可能非常疏远。初次见面的人,也有可能一见如故。如果双方没有建立起情感连接,那你就无法对对方时间影响的力量。而如果你们彼此关系恶劣,双方也不可能成功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

三、如何赢得他人的心

也许你会问,除了参照GPS的四步工作方法,来使自己拥有深度影响力,还有什么别的秘诀么?

Karen的答案是,有的。他告诉我们,那些一般能自然而然地赢得别人的心的人,都拥有一些相同的特质。这些特质会让自己更有人格魅力,被更多的人喜爱和尊敬。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书中的内容整理,制成了以下的图示:

己所欲勿施于人的深度好文(书评深度影响教你如何)(2)

《深度影响》思维导图2

小结:

在职场中,影响力时常与领导力挂钩,被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能力。我们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和合作,或者说服别人服从自己的决策,但因为差异性却使他们难以如愿。

仅34岁就成为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的科特曾在他的《权力与影响力》一书中说过,影响力总是与权力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在有限的面对面交流的条件下,和各种各样的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掌握一种可以巧妙利用各种个人影响的技巧。比如说,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已有的关系,帮助自己在某个特定环境行使常规权力和其它权利源,实现个人和团体的目标。

如果说,《权力与影响力》着重讲的是个人在工作中的影响力,那么《深度影响》着重讲的就是个人在不同情景下对他人的影响力。

深度影响力不仅是一种个人魅力、认识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技巧。要使自己拥有“未施而亲”“不怒而威”的影响力其实不难,只要学会以目的为导向,努力争取影响目标 的喜爱和尊敬,并按照GPS四步工作法来实施影响。你也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帮助自己和团队更有效地完成计划和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