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1)

2017年12月21日,体育人的朋友圈两次被刷屏。

首先一次,源于知名解说员杨毅在他的“杨毅侃球”平台上发布的一篇文章《当体育成为你的工作,那是什么样?》

作为行业18年从业经历的老兵,杨毅老师经常收到的一个问题是:我热爱体育,怎么才能进入体育行业工作呢?

事实上,在打造出体育产业第一个人才招聘平台的前前后后,这也是圈哥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杨毅老师一语道出真相——兴趣、所谓热爱和工作,完全是两码事。“只因为兴趣进入一个行业工作,你一定坚持不了多久。”而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杨毅老师还讲了几个“咪蒙体”的小故事。

在这个结论之后,杨毅老师干脆端出了一碗毒鸡汤——这个行业不赚钱。而原因他也点明了两点——体育消费者太少,体育消费习惯不好。

事实上,对于杨毅老师的如上判断,圈哥是举双手赞成。

作为一家体育商业媒体平台,圈哥每天关注着这个行业中围绕IP产生的种种交易,为大家呈现体育产业的行业现状与商业本质。因此,其实我们对于行业也有类似的判断。相对娱乐,这个行业目前还比较小,清晰的商业逻辑与模式有限,期待行业的爆发并不现实,需要耐心的等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也多次撰文表示,在体育行业中,只有情怀,只有热爱是不够的,你需要对这个行业了解更多,懂的更多,尽早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2)

而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圈哥也尽力为行业做出一些贡献:作为商业媒体,我们努力见证与记录行业的发展,启发相关公司寻找新的模式;作为一家公司,我们努力打磨自己的商业模式,努力赚钱,为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和杨毅老师一样都坚信,在整个行业的努力下,“20年内,中国的体育文化、体育习惯、体育消费,应该都会有很大改变”。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3)

而第二个刷屏点,则是杨毅老师的一个小瑕疵。在关掉这篇让人唏嘘的文章时,我们在底部留言里注意到,点亮最多的是一条留言的评论。

用户提出——“自己想去美国学习体育管理”,想问问杨毅老师有怎样的建议。

不料,对这条评论的回复却是:“体育管理这个专业,你刚毕业,来体育行业能管谁?”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4)

当然,对于这样一条评论,或许不宜上纲上线。众所周知,公众号的后台管理员很多,很可能并非杨毅老师自己进行的评论。此外,公众号本身作为社交平台,回复什么都无可厚非,抖机灵往往能换来更多点赞,有时候甚至会催红一篇文章(想想新华社那篇沙特王储)。进一步讲,这条评论也没有否定这个专业,只是表达了一种客观事实。

但当我们就事论事,行业18年从业经验,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这样的科班院校,被很多人视为偶像的杨毅老师(我圈就有记者因杨毅而选择的体院新闻系)的文章里,实在不宜出现这样一条对年轻人有所误导的评论。尤其是在我们都认为体育并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今天。

首先,这条评论搞混了体育管理的范围。

单纯的从定义上讲,体育管理(Sports management)是体育领域里的管理活动,被管理的对象不只有人,也包括财、物、时间、信息、项目等等。

而这个专业学成之后,就业的方向也不只有管理公司——赛事活动管理,活动策划与推广,球队、赛事与运动员经纪,市场营销,甚至是体育法律,体育商业分析,体育媒体公关等等生态圈人才平台上能够找到的工作,都是这个专业的未来出路。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5)

掉书袋的事情不多说(全行业也没有下出标准版定义),但简而言之,如果都跟评论说的那样,“一毕业没办法管人”从而否定一个行业的话,所有名字里带“管理”二字的专业都可以就地取缔了。

圈哥本科在国内体育高校念的体育管理专业,研究生又在海外攻读体育了体育管理专业,因此即便不能算是体育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也算是略同皮毛。(如果有需要,未来有关体育管理专业我们也可以再做更多科普)

在笔者看来,国内体育管理专业固然有不少问题,例如“46号文”后的体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理论知识并没有跟上,导致学生从这个专业毕业后,不仅不能“管理人”,有些甚至无法应对行业里的基础工作。但如果一棒子打死这样一个专业,堵住热爱体育的年轻人的梦想,无疑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6)

其次,去海外攻读体育管理专业的想法,也不该被如此抹杀。

的确,海外留学,学习体育管理专业,的确容易造成见得多了、眼高手低的情况。众所周知,国外的体育文化与底蕴,远超目前国内的水准,这也直接造成了部分管理手段和方式在国内并不管用。

然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爱学习,爱实践,能够明辨个中区别,并且学以致用的年轻人,不仅真的有人能够进入NBA实习,也有不少人进入了北美四大联盟的球队,真正做到了梦想照进现实。

之前生态圈采访过如今在骑士队工作的Summer,也采访过当时还在实习,如今已经入职NHL的Penny,此外,我们也采访过休斯顿火箭队的中国团队……除了这些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好故事,圈哥经常与那些留学归来,在国内踏踏实实工作者的年轻人进行采访或合作。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7)

在体育行业急缺人才的今天,学习体育管理以及其他体育相关专业,本身就是通向这个行业的捷径。有越多有情怀、有判断、有追求的年轻人通过这个专业走进这个行业,对于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也会促进我们期待的体育产业大时代到来。

另外一方面,即便是没有学习体育管理,如果对体育有一份热爱与情怀,同样有机会跨界进入这个行业,并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在行业中坚持下来的人们,也往往会收到成效,真正成为行业的管理者。前几日,圈哥朋友圈里全体育传媒的总经理刘体元发布了两张图片,第一图是他跟目前当代明诚体育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于航13年前的合影,当时他们两人都是出身媒体的小兵。而第二张图则是今日两人的合影——从行业小兵到真正的管理者,两个人用了十多年的时光。但他们坚持过,努力过之后,的确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8)

牢骚太盛防肠断,面对体育产业这个看似很热,但其实有点冷的行业,需要有“冷眼看穿,热肠挂住”的态度。我们都知道这个机遇与浮夸共存的行业中的种种问题,展开来说,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但我们还是愿意为自己热爱的行业而奋斗,努力做好自己的事,顺便为年轻人指一指前进道路。

没有情怀不行,只讲情怀又不够,还需要给指出这个行业实打实的光明前景——毫无疑问,体育这个行业正是向上走的姿态,未来的趋势与希望都指向了一个“星辰大海的未来征途”,而这份希望则需要所有体育人来守护,来创造。

至于需不需要学习体育管理,出国学习管理是不是一条好道路,圈哥在下面准备了5个锦囊给大家。在杨毅老师那里得到一盆冷水的朋友,也可以在这里再干一碗暖心鸡汤。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9)

最后,即便在定义上有探讨之处,也为杨毅老师打个广告。杨毅侃球背后的公司御天体育,的确是“体育领域里电商销售最棒的公司之一”,值得有实力、有追求、有热情的年轻人加入,跟杨毅老师一起做大中国体育产业。相信在这个行业里,愿意踏踏实实做事的公司,未来是无限好的——或许不用等上20年。

体育管理辅助岗(体育管理招谁惹谁了)(10)

登陆招聘网站——上场sc.ecosports.cn

(建议PC端投递)

文:圈哥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