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习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篆书的用笔,或者说书法的大致可以分为起笔、运笔、收笔三个基本动作。起笔又称落笔、下笔,是指笔锋如何于纸开始接触;收笔,也叫杀笔,是指书写将要完成,笔毫离开纸面前的动作;运笔则是起笔、收笔中间的行笔过程。

昨日我们也讲过,传统的篆书,讲究中锋运笔,圆起圆收,既起笔是藏锋起笔,圆转后中锋行笔;收笔则是圆转后,再回锋收笔。这样的篆书字形的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在清代之前一直是篆书的主要用笔方式。但是其缺点是过渡的装饰性,而容易板滞,特别是在明代一些书法家为了达到铁线篆的外形,而烧毫、捆毫书写篆书。

清代邓石如篆书中,起笔时方时圆,逆顺结合。收笔则孕尖于圆,往往在匀力运笔至末端时略提后锋露即收,或虚回收笔,既得劲利之健而无虚尖之病。一些方收之笔,在笔至画末时戛然猝提收笔,有斩钉截铁的果断之力。行笔中,中锋、侧锋、快慢、提按、转折、驻笔、平移等皆有,特别是在弯曲之处,或用提按之法,得圆畅之意;又或先停后转法,成外圆内方;又或顿折之法,而见方劲。一字之中往往多法并用,达到婉通与精密的有机结合。邓石如的篆书笔法,大大的丰富了小篆书写的过于单一,为篆书打开了一方新天地。

邓石如篆书起笔特点(邓石如篆书的笔法)(1)

其二、逆入平出,起笔圆厚,而收笔微尖,有轻松流畅之意。如其下几字的竖画处理。

仍是以藏锋为主,只是偶尔露锋,以显精神。

邓石如篆书起笔特点(邓石如篆书的笔法)(2)

二、中锋与侧锋

运笔过程中,毛笔笔锋在纸上有两种运行的方式,中锋和侧锋。中锋又称正锋,是指笔锋在笔画中间运行,墨水顺笔尖均匀地向两面渗开,写出的线条中间墨色较深,富有立体感,显得沉稳圆润。书法中亦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之言。足见中锋的重要。侧锋则是笔毫偏向一侧,并与行笔形成一个自然的斜角。侧锋的线条相对扁平、单薄一些,但可以使得字体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这里要提示的是侧锋与偏锋是不同的,虽然都是笔毫偏向一侧,但是偏锋的笔毫与线条运行方向的角度近似直角,写出的线条极易出现不规则的锯齿状。

书法中,中锋所书写的笔画,较为圆劲、饱满、筋骨内含。而侧锋笔法书写的笔画,往往更加的轻灵、飘逸、精神外露。其间的区别与藏锋、露锋相似。所以古人有“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的说法。

书法中亦有“笔笔中锋”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大,但是足见书法中对中锋的强调,而这种对中锋强调的传统,便源自篆书,所以中锋运笔的笔法也称篆法。

邓石如对篆书中的中锋用笔亦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和运用方法。其行笔虽以中锋为主,起止却不完全藏锋,放松开来以求毛笔自然的书写之势力,并参以汉隶的意味。如其下图中几字。

邓石如篆书起笔特点(邓石如篆书的笔法)(3)

邓石如篆书起笔特点(邓石如篆书的笔法)(4)

邓石如篆书起笔特点(邓石如篆书的笔法)(5)

邓石如篆书起笔特点(邓石如篆书的笔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