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新的种子。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应着不同的田间管理,因此正确把握水稻的全生育期对我们在水稻生产实践当中有着重大意义。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

现整理水稻知识大全,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二、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下面就由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

1.1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

水稻原产于中国,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属单叶子植物;喜高温、多湿、短日照;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2)

1.2 水稻类型

按起源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粳稻习性相反)。

按生长季节来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根据品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耐旱性来划分:水稻和陆稻。

根据淀粉性状分为粘稻和糯稻。(粘稻含70-80%的支链淀粉外还含20-30%直链淀粉。而糯稻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可食性、糊化温度及品质不一样)。

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3)

1.3 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

常规稻:是相对于杂交水稻而言的。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出基因型为纯合的新品种。如黄华占。

杂交稻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一代组合。杂交稻稻农不能自己留种。如天优华占。

超级稻一般是指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与籼粳亚种间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的品种或组合。如Y 两优系列。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4)

1.4 水稻种植季节

根据水稻种植季节,在生产上,可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双季稻中第一季种植的叫早稻,第二季种植的叫晚稻。

单季稻也叫中稻,每年在同一块稻田里种植一季水稻。

南方地区,温度较高,热量资源丰富,可以种一季,也可以种植二季。

北方地区只能种植单季稻。

1.5 水稻的栽培方式

水稻种植的方式一般分为抛秧、插秧和直播。

水稻直播分为旱直播和水直播。

水稻插秧分为手工插秧和机械插秧。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5)

1.6 水稻的生育时期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为全生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

一般全生育期,早稻约为110天、双季晚稻约为120天,一季晚稻约为130天,一季中稻为130-150天。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差异较大。

1.6.1 水稻生育期描述

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

插秧期:实际插秧的日期。

返青期:移栽后于睛天中午有50%植株的心叶展开。

分蘖期:有10%植株的新生分蘖露出叶鞘时为分蘖始期,50%为分蘖期。

拔节期:50%植株主茎地上第一节长度早、中稻达1厘米,晚稻达2厘米以上时为拔节期。

孕穗期:50%植株的剑叶的叶忱露出下一叶叶鞘的日期。

始穗期:全区有10%穗抽出叶鞘的日期。

抽穗期:全区有50%穗抽出叶鞘的日期。

齐穗期:全区有80%穗抽出叶鞘的日期。

成熟期:95%以上稻粒呈本品种黄熟颜色的日期。

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苗床、返青、分蘖盛期、分蘖末期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6)

移栽后25天(圆杆拔节)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7)

移栽后40天(穗分化6期末7期始,离抽穗10天)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8)

移栽后50-60天破口前(主茎鱼肚白)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9)

破口前7天、齐穗期、灌浆期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0)

水稻生育期示意图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1)

1.6.2 早稻生育期(长江中游)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2)

1.6.3 晚稻生育期(长江中游)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3)

1.6.4 一季稻生育期(长江中游)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4)

1.7 稻种如何浸种催芽和药剂处理

晒种子:浸种催芽前晒1-2天。

浸种:温水浸种(可选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防恶苗病)

催芽: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快、齐、匀、壮)

药剂处理:选用2.5%咯菌腈、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含咪鲜胺、丁硫克百威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拌种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5)

1.8 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水稻有效分蘖是指在成熟期能抽穗并能结籽10粒以上的分蘖,否则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决定最终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

只有1-2叶的分蘖为无效分蘖,具有3叶的分蘖有可能成为有效穗,具4叶以上的分蘖一般都能成为有效穗 。

水稻生产上,通过晒田控制水稻无效分蘖。

晒田遵循“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原则,根据田地、肥力、苗势而定。“时到” 一般指在水稻移栽后25天左右,“苗到”一般指田间基本苗数达到计划苗数的85%左右。

水稻产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水稻产量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粒和千粒重组成。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6)

1.9 水稻一生如何施肥?

水稻一生施肥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

基肥是在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尽量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基肥应占氮肥总量的50%;

分蘖肥宜早施,一般占氮肥总量的30%左右,在移栽后7天内施下;

穗肥根据追肥的时期和作用,可分为花肥和粒肥,在移栽后40~50天施下,占氮肥总量的20%左右。

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

水稻一生如何施肥(推荐的施肥时间)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7)

1.10 水稻一生水的管理

寸水(3-5cm)移栽返青;薄水(3cm)分蘖,适当保持田面湿润,利于分蘖早发;够苗晒田(7天左右),控制后期无效分蘖;寸水孕穗,稻田应保持1寸左右水层,确保穗大粒多;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间歇灌溉,减少空壳秕粒,增加千粒重。收获前一个星期断水。

未来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想高产)(18)

整理自农田管家门店宝,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云众地服务宗旨:一个有态度、专注三农领域的农业自媒体,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