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来自于一个侵华日军军医的私人相册,当时,他是日军供水部队的一名供水兵,负责给日军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1938年11月,他参加了攻打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的战斗,这些照片就是拍摄于这个时期。

因年代久远,照片非常模糊,小编虽尽力修复,但清晰度依旧不高,请大家见谅。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

泗县永丰门

1938年11月8日,泗县沦陷。这是当时泗县西大门的景象,颇为壮观的城门楼前空无一人,横跨在护城河上的西关大桥上也是空荡荡的。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2)

西关桥上

永丰门外的西关大桥又称众善桥。此时,一辆日本人的供水车停在桥上,正在从桥下的护城河里汲水。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泗县城外的水质是非常好的。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3)

泗县城外

与此同时,另一辆日军的供水车停在泗县城外的一条河边,将河水抽入车中,然后进行过滤和净化作业。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4)

装模作样

泗县城内,这名日本军医正在假模假样地给一名中国百姓疗伤,并拍下照片以供日后宣传之用。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5)

行军途中

行驶在泗县附近的日本检疫供水班,他们紧紧跟随着日军的大部队。可以看到他们乘坐着汽车是从耕作好的农田里直接穿过的。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6)

前往长直沟

在泗县前往长直沟的路上,日本鬼子的部队停下临时休息,供水车随后赶到,给这些侵略者提供饮水服务。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7)

趴窝的汽车

供水班的车辆艰难地行驶在汤家店境内(蔼庄集和长直沟之间)的一段非常泥泞的道路,此时因深深陷入泥沼中动弹不得。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8)

井中取水

日军的供水兵正在河边的一口水井内取水,这些水也不是直接饮用,同样经过化验和过滤。取水位置在汤家店(蔼庄集和长直沟之间)。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9)

汤家店

日本部队在汤家店进行短暂的休息,供水兵们趁着这个机会在车上装满过滤完成的净水。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0)

长直沟

到达长直沟的日军供水兵。长直沟是泗县的西大门,此时,这些日本供水兵正聚集在一户民居前, 神气活现地合影。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1)

路过村庄

泗县与睢宁之间的的一个村落,村口有一个高大的牌楼,一支由骡马等牲畜组成的日本辎重队伍正在行进。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2)

修复桥梁

图中的这座桥梁位于泗县和柳集之间,之前被中国军队炸毁。此时,日本工兵正在修复这座桥。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3)

军车过河

一辆日本军车正在通过架设在濉河上的木桥,这座桥位于柳集境内,在其附近还有两座。为了架设这些桥梁,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4)

阵亡的士兵

在这张图片的原标注中说,这是一名被遗弃的中国士兵遗体,他阵亡的位置就在日本过河的桥梁附近。但从其衣着来看,可能是一名游击队员或一名平民。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5)

受伤的马

在柳集和睢宁之间一个村庄外的田野中,一匹日军的战马被流弹击中,可见当时这里依旧会发生一些零星的战斗。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6)

途中休息

从柳集前往睢宁的日军部队中途休息,大批的日本士兵围在供水车前灌水。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7)

睢宁城外

睢宁的南城门外,路边的民居已变成断壁残垣。图中是一群北川部队士兵组成的敢死队,他们正在城外集结准备冲锋。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真实(一个侵华日军镜头里的安徽泗县和江苏睢宁)(18)

被占领的南城门

1938年11月15日,在泗县沦陷一周之后,睢宁也被日军占领。 睢宁南城门也在炮火中变成了废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