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丹心》即将迎来大结局,最令人好奇的无疑是结局的走向,还有一些对情节的误解与疑问。
继续从镜头语言给出的线索讨论:
1、预测大结局是HE还是BE?
2、操控大妃的李泰是暴君吗?
3、十月之死的真正作用是?
首先,导演讲究细节,隐藏了许多有用信息,容易忽略,比如背景画面——屏风上写的诗句有什么特别含义?
之所以注意到屏风,也是导演故意为之,调度光影明暗突出了主次,原本该是视觉中心的人物隐于黑暗,而来自下方的光源让屏风上的字变得显眼,吸引注意力。
屏风的诗句出自中国古代《诗经》中的一首<大雅·桑柔>。是一首劝谏诗,主题大意是劝谏君王要“安民保民”。
全诗十六章,先讲了国家因暴君产生祸乱的背景,而屏风上截取的是第五至第八章,劝谏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几点:
1、君主本身要谋虑周到,做事慎重,任用贤良。
2、体恤民情,爱护人民,是为政的首要大事。
3、为政昏乱行暴政,上天感念百姓之苦,降下天灾、土地荒芜,是天之惩戒。
4、再次强调“用人”,贤明的国君明于治道,顺情达理选用贤能。反之任用小人则百姓受苦。
这样看来,并非是毫无意义的道具,而是符合剧情、暗含主题的重要提示!
结合前面剧情,李泰让农人在宫中耕种,为干涸土地祈雨,在刘贞的引导下意识到成为圣君的关键是体察百姓。
大妃成暴君,任用小人宦官,百姓生灵涂炭,朴掌令上疏劝谏(朴掌令是左相儿子,深受父亲影响,刚正不阿的性格是左相本质的展现和延续)。
显然都对应到了诗句的内容。
按照本剧主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丹心,各自想要守护的事物。
除了爱情,已知刘贞的丹心引导她走上父亲的老路,让李泰成为圣君。
左相是一片丹心向国家,演员张赫在采访中曾说左相这个人物“表面上是郑道传,实际上是郑梦周”。
郑道传是改革派,讲求推翻、革新的权臣;郑梦周是稳健派,忠心耿耿,希望维护现有体制的基础上改善。郑梦周写过一首《丹心歌》:
此身死了死了
一百番更死了
白骨为尘土
魂魄有也无
向主一片丹心
宁有改理也欤
意思是身体即使死亡一百次,白骨成尘土,灵魂也消散了,忠于主上的一片丹心也不会有改变。
左相的丹心就是对国家赤诚的忠心。但是他强硬激烈的手段让李泰感到压迫窒息,剧中解释为左相对暴君的深层恐惧,让他习惯以他人性命威胁操控事态发展。
可以说左相很懂李泰,李泰并不完全懂左相,而左相和刘贞表面牵制,本质上对于“圣君的需求”却是志同道合的。
可以发现全剧的人物都围绕着“圣君”这个主题,刘贞、左相都追求圣君,大妃走向圣君的反面成为暴君,又反过来体现了圣君的必要性。
虽然部分主要角色可以考究到其历史原型,但编剧仍强调是虚构、架空的意义,我认为正是对真实历史中难以存在的“圣君”的理想化追求!
尤其,编剧将圣君品质寄予女性形象——刘贞,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需求。
上图两人对坐、谈政事的画面一分为二,展现了两人权力地位旗鼓相当、相互尊重与平等的理想化情境。
因此,从主题、人物塑造、镜头线索,编剧导演有意建构一个美好的乌托邦盛世!
刘贞和左相一柔一刚辅佐李泰成为圣君的happy ending,在这个架空的故事中,充分有理由实现!
李泰能成为符合刘贞和左相期待的圣君吗?
在背后操纵大妃、间接制造出暴君的李泰,是否才是真正的暴君?
当然不是!
说到暴君,全剧最有发言权的自然还是左相。
聪明的左相很快就知道那扇门背后是李泰了。
顺便说,如果本剧中常出现的意象“桥”的作用是“连接”,“门”的作用就是“阻隔”。
细分来看,“门框”(通过改变景框构图)表示分割、限制、压抑。
推开一扇门的动作意味着突破、打破、揭晓。
通过城门则是过关,通向安全或危险。
被钉死的门无疑是断绝生路,指向死亡。
回到左相得知门后是李泰这件事,左相在知情后,都做了什么?
得知刘贞怀孕,提醒她对外声张有危险,表示只要殿下回宫,无谓的骚乱就会结束。
和刘贞后面一样,左相也强力质疑了李泰的做法:“为了巩固王权令国家生灵涂炭,与废主又有何区别?”
估计这点也是许多观众觉得李泰可是暴君的原因。
后来,左相亲眼见到自己的同僚被杀害后悬挂在城门口,他愤怒地把剑架上大妃的脖子。
如果眼前不是深爱过的女人,他一定就像上一次那样拨乱反正、亲手除掉暴君了。
注意“剑”的作用。
对比,当李泰回宫、引入士林势力,功臣们又聚在左相家,左相拿着剑沉默地端详了一会儿,然后镜头特写他把剑放下的样子。
拿起还是放下?就是左相的表态。
简单说,如果左相认为大妃背后的李泰是真正的暴君,就会像上一次拨乱反正那样推翻暴君,或在朝廷上揭发真相把李泰变成废君。
不可能说出“我想帮助殿下得偿所愿”这种话,还联手兵判故意让大妃拿走假的发兵符。
左相猜透了李泰的诡计,然后还帮助了他。
退一步说,左相觉得还好,但观众觉得不好。
理由是李泰布局时棋盘上消失的棋子,是不是说明李泰有操纵杀人的暴君潜质?
第14集开头李泰和他最信任的郑尚传讨论了,李泰是要挑拨离间大妃和功臣,夺回实权,何况权谋没有不流血的,但他根本没想到大妃会发展成暴君。
他的想法多半受所处环境和自身经验影响,从小在宫里被四面八方牵制、威胁、操纵,几乎寸步难行,习惯受法度、名分、孝道等体制约束。他以为法度之类也能约束大妃。
而真的暴君行为是跳出框架的肆意妄为。
管他什么法度、名分?法度名分都是我定的!御道我想走就走,杀生簿我说了算,你三司大提学敢反对?儿子不要了?能拉拢的就拉拢,不能拉拢的就杀,内宫怀孕?暗杀,殿下率兵回宫?发兵!
大妃的残暴是远远超乎李泰预料的。
上帝视角看,大妃是被李泰设计了没错,但是大妃的角度,暴君就是她的自我意识展现,是她由爱生恨的因种下的果。
因此不能说这都是李泰害的,左相深知这一切。
下面这个镜头绝妙,画面被分隔成两半,右边是大妃以前的世界——温室里的花朵,被“框”在狭窄深宫但花香萦绕的生活。
右边是她现在选择的世界——黯淡的光、脖子上被深爱之人划的伤,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一点证明李泰不是暴君,就是他是一个“有情之人”。最明显的例子,是和刘贞的爱情。
他原本布的局是要和刘贞出宫的,但是刘贞被拦截、怀孕、东琴都是变数,不在他预料之类(确实布局不够周全,没想到的事儿多了点······)
还有李泰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会去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小时候他是不会的(踩鸡蛋情节),后来受到刘贞和母亲的影响,变得很“多情”。
比如总是眼含热泪;半梦半醒的幻象中(潜意识)也没有怨恨母亲,委屈巴巴但很乖巧;懂得郑尚传对十月的真心;刘贞提起东琴之死时,他满满愧疚的表情······
李泰已经很善良了,在刘贞帮助下,未来有资质成为体察百姓的圣君。
第三个问题,关于十月之死,并不是无谓的“送人头”,而是本来就必须“牺牲”一个人,才能完成这个局!
就像汽油已经铺好了,只差一个点火的动作,才能燃烧起来。
但李泰有情,不忍心让十月去送死。可十月还是自己选择去了。
光化门的含义不必多说,原意喻“光照四方,教化四方”,仰角镜头拍是赞颂他大义凛然,明知凶多吉少,还是毅然决然。
郑尚传所谓“引起混乱”指的就是要对大妃说这些话。必须有人传这个话才行,而且要快。
故意放走的探子回报大妃殿下醒了,只是李泰他们的planB,用迂回的方式,会浪费更多时间,大妃的暴政也会持续更久!
十月的话目的是煽动大妃拿假的发兵符发兵,这样一来李泰就有了明明白白的大妃逆谋证据——说大妃伪造发兵符,物证有了,就有了废黜大妃的切实理由。
李泰等的就是这个时机还宫!
目前为止,人物行事的逻辑都能自洽,也符合人物自身性格和信念。
尤其在十月、东琴的死亡背后,我们看到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感,两个人都被拷打、死在同一个黑屋,但都有光照耀在他们脸上,象征为了想要守护之人宁死不屈的精神。
而且两人死后,他们所守护的那个人都真心地为他们哀恸、拥抱着他们。
特别是东琴这条线,一开始刘贞从死人堆里救出她,她报恩,最终方式就是成为刘贞的“替身”,换她活着出宫。死亡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回忆中的幸福模样让如今的悲伤氛围加倍。
还有尚宫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要送刘贞出宫,这里用倾斜镜头配上壮烈的音乐,让这个行礼看起来仿佛是最后一次。
编剧笔下留情,尚宫和宫女还活着,刘贞的人没有被赶尽杀绝。
可以看作为后面刘贞和李泰的矛盾留下了缓和、和解的余地。
刘贞作为李泰棋盘上最大的变数,把已经结束、清空的棋局,又重新摆回来的用意,似乎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拨乱反正”。
首先,以棋喻人的转场出现了很多次,前面几次都是真实的场景,然而这一次因为是还原,这里是一个“情境再现”,并非真实地站在朝堂上对峙。
刘贞提出她的质疑,关于操控大妃让国家陷入混乱、间接害死东琴种种,李泰虽然不是暴君,显然也还没成为圣君,因为他的局有太多意料之外的变数,导致无辜的人受害。
参考《管子·任法》中对圣君的定义——“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
意思是“圣明君主依靠法度而不依靠智谋,依靠政策而不依靠议论,依靠公而不依靠私,依靠大道而不依靠小事,结果是自身安闲而天下太平。”
我猜刘贞可能会在精神层面“拨乱反正”,让李泰反省和成长为真正的圣君吧!
《红丹心》11-12集镜头语言分析,十月暗藏玄机,大妃的深层悲剧 《红丹心》9-10集镜头语言分析,新棋局隐藏信息?成为圣君的关键 《红丹心》7-8集镜头语言分析,影子揭左相目的,姜汉娜逆转局势 《红丹心》5-6集镜头语言分析,权力还是恋心?张赫会是忠臣吗? 《红丹心》3-4集镜头语言分析,巧用对比,看懂博弈中“自充手” 《红丹心》电影质感细节隐喻,镜头语言分析,214预言惊艳落花秀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