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满门抄斩却成了半个皇帝(两次都成功逃脱)(1)

《云中歌》毛晓彤饰上官皇后

她被满门抄斩却成了半个皇帝(两次都成功逃脱)(2)

她被满门抄斩却成了半个皇帝(两次都成功逃脱)(3)

一、六岁的皇后

汉高祖为了削弱六国势力,以扩充关中人口为名,将关外的世家大族迁到关内,上官家族被迁到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成为当地的望族。上官皇后的祖父上官桀起初担任汉武帝的羽林期门郎,受到武帝赏识,先后担任未央厩令、侍中、太仆,长子上官安娶了武帝近臣霍光的长女为妻。上官安和霍氏婚后连生两子,征和四年,霍氏生下长女上官氏。

昭帝年幼丧母,无人养护,于是霍光就让昭帝唯一在世的姐姐盖长公主抚养昭帝,那时候崇尚早婚,昭帝十二岁的时候,其姐就开始为其张罗婚事,各方权贵蠢蠢欲动,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上官安和其父积极拉拢公主,盖长公主看上了儿子的门客丁外人,但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于是上官安就对公主说,如果能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他一定会帮忙让丁外人成为侯爵,公主于是选上官氏入宫,先封为婕妤,再立为皇后,这样,六岁的上官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就这样被自己的家族推到了最显贵的位置上。

她被满门抄斩却成了半个皇帝(两次都成功逃脱)(4)

二、父系被灭

上官安于是前去求岳父霍光,但是霍光觉得只有功臣才能当侯,公主知道此事之后非常生气。

上官氏比昭帝年幼五岁,两个小孩子可谓两小无猜,但是前朝的争斗还是将这个小女孩卷入其中,也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政治的残酷。不得不说,公主早早为其弟完婚,是在为其日后顺利地从辅政大臣手中夺回政权做准备,因为成婚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公主从仅次于霍氏家族的上官家族中选皇后其实有牵制霍氏家族的用意。上官父子成了皇后的祖父和父亲,他们对权力就有了更高的期望。霍氏家族和上官家族在对权力的争夺中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帮助弟弟尽快掌握实权,也为了报复霍光拒绝封自己的意中人为侯爵,公主联合上官家族、燕王刘旦、辅政大臣桑弘羊告发霍光扰乱朝政,但他们显然在政治上太幼稚了,在前一年的盐铁会议上,霍光利用贤良文学的力量,很好地打击了反对派,其号召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辅政大臣,昭帝不得不对奏章不予理睬,并对霍光更加优待。

此次事件之后,上官家族和霍光关系紧张,上官父子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政变。元凤元年,由公主出面宴请霍光,再设伏兵杀霍光。这一计划提前被霍光的亲信得知,霍光趁机尽杀反对派,。上官氏和桑弘羊被灭族,盖长公主和刘旦自杀,这样昭帝身边可以和霍光抗衡的反对力量全部被诛灭。这一年,上官皇后十岁,她因为是霍光的外孙女而没有受到牵连,突然之间失去祖父祖母、父亲、叔父、两位兄长让这个女孩一下子就成熟了,她知道,她和昭帝不过都是外祖父的傀儡而已。

她被满门抄斩却成了半个皇帝(两次都成功逃脱)(5)

三、母系被诛

为了不让其他女子为昭帝诞下子女,霍光开始干涉昭帝的私生活。宫廷官吏根据霍光的意思,禁止宫女侍奉昭帝,而皇后又年龄太小,这样作为正常男人的昭帝连正常的欲望都无处发泄,原本健康的身体逐渐跨了下来。元平元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昭帝驾崩于未央宫,上官皇后当时只有十六岁。

由于昭帝无子,最高权力出现真空。霍光打开皇室家谱,发现昌邑王刘贺最适合继承帝位。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其祖母是去世后被追封为皇后的李夫人,其父曾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血统高贵,和昭帝最亲。于是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征召刘贺,并将其立为皇帝,上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迁居长乐宫,开始了漫长的“颐养天年”的日子。

昌邑王刘贺带着庞大的官僚队伍住进了京城,和以霍光为首的当权派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霍光趁新皇帝立足未稳,凭着霍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和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以上官太后的名义,下旨废黜了新皇帝,昌邑王被加封两千户,继续当他的诸侯。

经此事件,霍光的权势达到顶点,他重新选立了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上官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新皇帝将朝政完全交给了霍光,表示对其完全信任,就连自己的皇后被霍夫人毒杀,也不过问,还续娶了霍光的小女儿为皇后。

地节二年,霍光去世,宣帝用皇帝的规格将其安葬。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霍光是个出色的统治者,他恢复了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扭转了武帝后期国家的不利局面,开启了昭宣中兴。他在天下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正因为如此,霍光身后一直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推崇,宣帝在清理霍家势力的时候也没有牵连到他。

地节三年,宣帝立前皇后所生之子为太子。地节四年,霍夫人毒杀许皇后事件泄露,霍家被迫发动政变,被宣帝平叛,霍家被灭族,这样上官太皇太后的父系母系都被诛。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她再一次没有受到牵连,继续当她的太皇太后。

自从上官氏被满门抄斩后,年仅十岁的上官皇后每天都过着谨小慎微的日子,因为她不是不会被废黜的,她的两个哥哥都是霍光的外孙,但都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而她因为年幼和身在宫中不知情而没有受到牵连。不久,她的母亲生下了父亲的遗腹子上官期,改姓霍,而上官皇后一直不敢承认这个弟弟,她明白政治的可怕,于是就努力远离政治,尽管是皇后,但是却将所有权力交给了外祖父派来监视她和皇帝的官吏。昭帝驾崩后,她在长乐宫中充耳不闻窗外事,除了配合外祖父实现皇权的两次更替外,她整个就是个隐居人,从不对朝政发言,也绝不参与宫廷斗争,甚至努力和霍家那些权势极盛的人保持距离,正是靠着这样超越年龄的成熟,她才可能在两次大的政变中存活下来,并且继续受到皇帝的尊重。

四、帝国象征

霍家被灭后,上官太后的弟弟上官期恢复本姓,和姐姐相认,上官期和姐姐一样远离政治,从来没有出任过任何职务。

或许是因为宫廷政变给上官皇后带去了太大的伤害,她在以后的所有岁月中一直都努力平复心底的痛,她不苟言笑,举止有礼,由于其丰富的阅历和无人能及的资历,使她在宣帝朝和元帝朝都受到了相当的礼遇,又由于其与世无争的形象深入人心,使她一直作为帝国重要的象征而存在。

建昭二年,上官太皇太后驾崩,和昭帝合葬平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