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苏全方位部署营救卫峥的作战计划,借药王谷名义强攻悬镜司;豫津带纪王爷去宫羽处,“恰巧”成为目击证人;言侯爷给夏江写了一封信,约寒钟观见面,变相引开夏江;夏冬作为悬镜司内部接应,打开悬镜司大门,引药王谷和江左盟的人进来;巡防营以缉盗为名在悬镜司门前制造混乱,掩护江左盟及药王谷兄弟在攻击之后的撤离;静妃在宫中漏出“马脚”,引皇后“上钩”;靖王充分准备好庭前对峙的心态、逻辑和措辞。

琅琊榜49-54(琅琊榜35-36为大于细)(1)

豫津的目的是带纪王爷去宫羽处,但是在交流过程中,豫津知道纪王爷好音律,用纪王爷找人谱的曲子和宫羽姑娘的新曲子做个对比,把自己知道宫羽的容身之处的咨询传递给了纪王,引导纪王迫不及待想去见宫羽,从而成为夏冬(悬镜司)抢夺卫铮的目击证人,而不是他主观推动纪王过去。沟通当中,把自己的需要,转化为纪王的需要,这就是沟通的艺术。

琅琊榜49-54(琅琊榜35-36为大于细)(2)

言侯用知道夏江的儿子的下落为由邀约,夏江知道言侯要把他调离的目的,其实可以不应这个局,但是夏江故意接招,以为给了一个漏洞给靖王,让靖王集团以为救卫铮十拿九稳,引导靖王放心大胆的进攻悬镜司。

这个环节,每一个人都在揣摩对方在关注什么,做任何事情没有对错。底层老百姓的对错是非观太强了。不管对方是什么行为和想法,都要能容的下对方及其行为背后的需求,从而思考,我该怎么应对,如何整合资源。

琅琊榜49-54(琅琊榜35-36为大于细)(3)

夏江知道夏冬做了内应还要放任她,夏冬在这个过程中传递出来两个核心咨询,一个是卫铮在悬镜司地牢,另一个是悬镜司地牢兵力部署情况。梅长苏同时也知道夏江派人跟踪了夏冬。因此,得出结论是夏冬传递的资讯全是假的消息,都是夏江想要告诉自己的。再加上可以轻易地引出悬镜司首尊及所有高阶掌镜史,答案显而易见,悬镜司地牢里根本没有卫峥。

所以,梅长苏的策略是,攻到地牢门口转身就跑了。地牢安全,夏江就会怀疑,靖王集团是不是已经猜到了关押卫峥的真正地方。这一疑,又被梅长苏利用起来,引导去看看卫铮被关押的真正地方。

其实整个过程,每个人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比的就是谁的眼光更长远一点。夏江错就错在自作聪明用夏冬,以为传递假消息可以让对方中计,但是对方反过来就知道你透露出来的底牌是假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靖王很清楚以武力闯进悬镜司,闯入大理寺劫囚,只要将这些事如实告诉梁帝,足以让梁帝勃然大怒,更何况还是夏江亲自去说的。梅长苏提醒靖王失宠也罢,被猜忌也罢,但不管夏江如何挑衅都一口咬定事情与他无关,至于卫峥梅长苏会替靖王照顾,但此事势必会牵连到静妃,梅长苏希望靖王不要动摇。

其实靖王的内心很坚定,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