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双雄模式,是香港警匪电影中的一个特征。
而有三部很巧合的警匪双雄电影,精准地以十年为期,各自为峰。
分别是1992年的《辣手神探》,由周润发和梁朝伟主演,2002年《无间道》,由梁朝伟和刘德华主演,2012年的《寒战》,由郭富城和梁家辉主演。
这个巧合相当有意思。
1992
港片势头并未衰减。
吴宇森拍完这部电影之后远走好莱坞,周润发正如日中天,而梁朝伟正在香港影坛崛起,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忘不了周润发的气场,与梁朝伟的眼神。
在周润发面前,很少人会不沦为配角,他的高大身形和强大气场,很自然就会是人群里最显眼的一个,尤其是与拿枪的周润发同场竞技。梁朝伟身高并不突出,戏份也略少,但他在这部影片中,凭借足够强悍的演技,配角身份却与周润发平分秋色。所以他拒绝了次年的金像最佳男配提名。
这是梁朝伟第一次饰演卧底,这个角色叫阿浪,除了接头上司,整个香港没人知道他的身份,也没人记得他的生日,这与十年后《无间道》的角色呈现惊人的一致性,包括天台接头桥段。而在两部影片中,梁朝伟都凭借眼神的演绎技惊四座,不管是对戏杀人如麻的尊尼(黄秋生饰),还是面对气场迫人的“辣手神探”袁浩云(周润发饰)。
影片开头,发哥在茶楼部分的文戏部分非常出色,但整体来说握枪的时间比例太大了些,这也是吴宇森电影让人诟病的地方。而梁朝伟则在这部影片中奉献了一段极为经典的戏份,枪杀黑帮老大海叔(关海山饰)后,泪光突来,强颜一笑,转身后却又痛苦难抑。所以单论演技表现,梁朝伟更为抢眼。
而既然是吴宇森执导,自然有“暴力美学”控场,即便没有白鸽和风衣,却也有鸟笼横飞和怀抱婴儿开枪的发哥。当然如果以纵向的比较眼光来看,剧情和镜头设计,也颇有几分粗糙,枪战场面过多,也有一些混乱和漏洞,但瑕不掩瑜。
这一年周星驰霸占了票房榜前五名,《辣手神探》票房1971万,十大票房排行榜被喜剧、动作和功夫三大类型电影瓜分。
2002
从一九九0年开始,周星驰连续统治香港影坛四年,直到到一九九四年周润发的《赌神2》登顶才打破,而后随着成龙、周润发和李连杰相继出走好莱坞,本土题材疲软、人才流失加上好莱坞的全球发力,港片也开始逐步下滑。
然后二00二年的时候,香港集合四大影帝,拍了《无间道》。
很多人说,,《无间道》是救市之作,但其实前一年上映的《少林足球》就已经创下了香港电影的新票房纪录,达6047万,这个记录直到十年后才被台湾影片《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打破。
当然《无间道》肯定有它的意义,那就是抛开外部因素影响,港片应该在编导演这些技术环节多下功夫,以精良制作重新去赢得市场,这才是港片唯一正确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无间道》给了行业工作者启示。
这部影片由寰亚电影出品,刘伟强、麦兆辉执导,梁朝伟和刘德华主演。
上文已说过,《辣手神探》和《无间道》在一些情节、角色乃及台词设定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可以理解为时隔十年的一次致敬,也可以理解为这些设定天然符合警匪卧底类型电影,但两部影片都是各自时代非常出色的作品。
但《无间道》的剧情设计和掌控,明显较《辣手神探》精进不少,包括整体剧情的平衡性,与人性探讨的深度,都远远超出,这就是一种港片的迭代与进化。这无关主创的水准,而是人类文明的共性,经过时间的历练,会愈加纯熟,去芜存菁。
#
先谈谈选角。
余文乐和陈冠希,分别饰演梁朝伟和刘德华年轻时的角色。
双角双面卧底的设定,导致角色性格其实有一定共性,那就是需要观察力过人,掩饰情绪的能力超强,因为他们需要一边如履薄冰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边还要完美地融入表面的这个身份,这也是影片名称“无间道”的由来。
所以如果说年轻时期的选角,陈冠希非常精准,时常发直的眼神,能让观众解读到他是有心事的,而冷峻的面目表情,让你感受到一种行事的狠辣性格,这就是黑帮培养出来到警局的卧底。陈冠希信手拈来,作为新人,完成度可以给满分。而余文乐相形之下就逊色不少,他的机敏、细致,都是靠剧情设计来传达的,本身的眼神和表情表现,反而显得略微呆滞,这或许是两人天分的差异。
随后梁朝伟与刘德华先后登场。
十年前的阿浪,十年后的陈永仁。我们看得到时光洗练的痕迹,十年前不合身的宽松西服,变成了利落的黑色皮衣,眼神变得更加内敛深邃,整个电影里面,看到的是梁朝伟表演的无痕,他就像一部有着精密计算能力的机器,每一帧的表演都完全无可挑剔,而临场反应,他是光速级,也就是说他不需要任何反应思考的时间,就像呼吸一样,他本身就是节奏。
拍这部戏的时候,刘德华已出道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拍了很多戏,唱了很多歌,在歌坛影坛都得到了极大声誉,《无间道》也是他于2000年首次获得金像影帝之后接拍的影片。但在这部影片中,刘德华输给了梁朝伟。
这么说,可能很多喜欢刘德华的影迷会不认同,我非常理解。
但我们既然是尝试理性去分析和判断演技问题,都尽量客观,不带粉丝滤镜去看,就应该从影片中的细微表情到整体表现,以及两人的对手戏片段去着手。而不是只看自己喜欢,单谈喜欢与否就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了,和本文所言并不相同。
#
场景:小音响店。
身份:警察刘建明,混混陈永仁。
剧情:警察到混混临时看守的音响店买器材,双方彼此素不相识,只是看店和顾客的关系。简单的对话接触,就跟我们日常上街,走进商铺,没有任何区别。
推测剧情设计:/警察:我是黑帮在警局的卧底,但我也是人,也需要生活,比如今天,我去看看有没有自己钟意的音响器材。这看店的人很不错,不但品味好,还推荐我去买到更便宜好用的音箱。/混混:我是一个做卧底的警察,三年又三年,这日子特么什么时候是头。我始终是个好人,比如刚才这人来买音箱,我不想让黑心老板多赚他钱。
这一场戏其实很简单。
但就两个人表现而言,我们看到的梁朝伟,是一个收保护费临时帮忙看店的人,有点无聊,也很热心,见到顾客会做用心但不过度的推荐,他是否长期帮忙看店我们不清楚,但他对音响的了如指掌,这个细节表现了他因为卧底生涯的压力而会以听音乐的方式减压。
而刘德华的眼神,则表露出一种,这个人有问题,我们都在演戏,我不能让他看出破绽,这样一个状态。这个判断来自,两人初次见面寒暄的时候,梁朝伟的眼神基本是正常的一放即收的接触,只是在相互交流音响认知时略有延长眼神交汇。而刘德华则在开始就对一个陌生人给了一个超过三秒的凝视。这就是上述推断的由来。
限于篇幅,更多细节不去解读。当然这是以一种细节求精的演技要求去评判,整体而言刘德华仍然不差,只是输给了梁朝伟,而且可惜的是在这样一部代表作里,没能做到更完美的状态。
无间道是2002年度的票房冠军。
2012
在2011年,抛开好莱坞不谈,就香港本土华语票房冠军而言,港片首次失守。
而且,《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不但攫取了当年年冠,更创下了更高的票房纪录,达6186万,而本土影片《神奇侠侣》仅以822万就进入了本土年度票房十大,这个状况堪称凄惨。
第二年寒战横空出世,以4287万的数字,不但取得本土年度票房冠军,而且在年度总榜上也取得排行第六名的成绩,同期也刷新了香港警匪电影在内地的票房纪录。四年后的系列第二部更重夺香港华语票房榜首位置,纪录至今保持。
《寒战》是银都机构、万诱引力以及安乐影业联合出品,由梁乐民、陆剑青执导,郭富城、梁家辉主演,2012年正式上映。
与《辣手神探》的火爆场面追求与《无间道》的精巧设计与人性探询不同,《寒战》着眼于香港警队内部的高层政治较量,剧本并不强分正邪,而是以不同背景履历的警队高层人物的眼界、视角与冲突为核心进行展开。
与《无间道》相较,两者都具有相当精巧的剧情设计和推进逻辑,也都具备明显的港片叙事凌厉和节奏明快的特征,不论文戏、武戏都足量给出,但《寒战》在系列打造上,更注重情节的前后衔接、呼应与展开,这个角度来说要优于《无间道》,更重要的是其视野的拔升与改变,为香港警匪电影开创了一条新路。
在角色设定上,《寒战》分为文职刘杰辉(郭富城饰)和鹰派李文斌(梁家辉饰),因履历的差异,两人分属了不同阵营,在行事风格和决策考量上就会有各自的倾向,这就是电影的戏眼。
#
自2005、2006年连庄金马影帝之后,在《寒战》之前,郭富城选片标准一向是倾向文艺类型,他不管投资大小,也不管票房预期,连续在多部小制作中打转,这期间还推掉过陈可辛导演的《十月围城》这部商业大制作,也主演了让人惊艳的《最爱》,与《寒战》几乎同期的还拍摄了严浩导演的《百年浮城》。这些心思没有白费,他的演技就像一块经过流水打磨的璞玉,逐步光润明滑,开始折射出好看的光线。
这也是郭富城第一次饰演警队高层角色,那么这个人物的气度、神态与细节动作,都会与之前的角色有非常大的差异,但这种上位者的气息他把握非常精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算计,面向镜头的角度、说话的语速,与微表情的应用,无一不在考虑之列。
梁家辉则是一直在自己的演技巅峰,他脱去日常着装,穿上戏服,一个真正的李文斌就走了出来,举手投足,一瞥一动,这就如梁朝伟的表演,每一秒都精准地踩在恰好的节奏上,他也是一台机器,或者可以堪称一头演技怪兽。
寒战的剧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围绕着各自立场与思考,展开各种较量。
郭富城已经很努力,对这部戏的掌控也非常出色,但鉴于细节创作的不足,仍然输给了梁家辉。两部戏,两个天王,都输给了两个姓梁的人,这算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见识到双梁的名不虚传。
#
下一个十年,谁在山巅?
其实已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