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卧龙先生

和一个人一样,一个城市、一个地方也有肇始、发展、壮大、鼎盛乃至没落的过程,此乃时也运也命也,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就拿开封来讲,不说昔日她作为大宋首都东京汴梁,为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荣昌盛,就是作为解放初期的省会,开封也曾经风光无限。但随着大运河的改道和省府郑州的西迁,开封现在只能仰仗新老大——郑州的鼻息而动。开封渴望郑汴一体化,渴望在“航空港”分得一杯羹,可是,郑州立马把所占开封的地盘统统划归郑州——肉吃不到,汤你也喝不成。

陈留镇各村历史(昔日的陈留国陈留郡)(1)

开封

无奈之下,老开封人仍然沉浸在昔日的繁华之中,逢人便讲:老子也曾经阔过!是的,还有更悲催的,那就是陈留镇,也曾经“阔过”!

陈留镇各村历史(昔日的陈留国陈留郡)(2)

开封府

春秋的时候“留邑”这个地方为郑国属地,后被陈国占领,故曰“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设置“陈留县”。武帝元狩元年置“陈留郡”,属兖州管辖。当时辖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罗、尉氏、傿、长垣、平丘、济阳、浚仪(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等17个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

陈留镇各村历史(昔日的陈留国陈留郡)(3)

飘逸人生

汉元帝永光三年,以陈留郡为“济阳国”,封皇子康为济阳王。建昭五年,徙济阳王为山阳王,国除为陈留郡。东汉末年,改陈留郡为“陈留国”,汉献帝即位前就曾经是陈留王。魏晋时期均为“陈留国”。泰始元年,魏帝曹奂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割小黄、浚仪、封丘、酸枣、济阳、长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黄等十县,邑三万户建“陈留国”,治所在小黄,即在今陈留东北。南朝宋徙治仓垣城,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北仓家寨一带,领浚仪、小黄、白马、雍丘四县。北魏复于浚仪置陈留郡,亦在开封县西北,领浚仪、封丘、小黄。

解放后,陈留县、陈留专员公署曾设在此处,先后更名陈留区、陈留人民公社、陈留乡,1984年撤乡建镇。

陈留镇各村历史(昔日的陈留国陈留郡)(4)

曹操起兵

陈留镇又名凤凰城——相传曾有凤凰栖息于此,后人在凤凰栖息的地方建了一座凤凰台。陈留镇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商汤时的宰相伊尹,东汉的文学家蔡邕、蔡文姬,汉武帝时期黄宜等均是陈留人。西汉张良、汉献帝刘协等在此居住,曹操在此地起兵南下。

陈留镇各村历史(昔日的陈留国陈留郡)(5)

汉献帝

还有名人“陈留八俊”。《旧唐书·格辅元传》:“格辅元者,汴州浚仪人也,与同郡人齐王文学王孝逸、文林郎繁师玄、罗川郡户曹靖君亮 、司隶从事郑祖咸、宣城县长郑师善、王世充中书舍人李行简、处士卢协等八人,以辞学擅名,当时号为“陈留八俊”。

陈留镇各村历史(昔日的陈留国陈留郡)(6)

张孝基仁爱

陈留还有《张孝基仁爱》的故事,据宋朝李元纲《厚德录》所辑录:许昌有个读书人叫张孝基,娶了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器,富人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将要死了,就把全部的家产都托付给了张孝基。张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过了很久,富人的儿子在陈留的路边乞讨,孝基看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浇灌园圃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能够通过浇灌园圃来得到食物,就太幸运了!"孝基便让他去浇灌园圃。富人的儿子渐渐能够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行为变化感到惊讶。又对他说:"你能管理仓库吗?"富人的儿子答道:"让我浇灌园圃,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幸运了。"孝基就让他去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而且非常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再有旧时的坏习惯,于是便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了。这就是完璧归大舅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