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末代皇妃"文绣",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她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孩,大胆地向末代皇帝溥仪提出离婚,在名利和爱情之间,她执着于自己的本心。那离婚之后的文绣,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吗?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她能收获自己的幸福吗?

清朝第一美女嫁给庄稼汉(河南籍清洁工娶了一个气质女工)(1)

文绣照片

1921年,大清虽然灭亡了,可是根据民国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末代皇帝溥仪依然在紫禁城享受着他的皇帝生活。也是在这一年,16岁的溥仪要结婚了。

根据清廷一贯选德不选貌的原则,相貌并不出众,但品行和才学完胜的文绣进入了溥仪的视眼。

可惜,文绣家族没落,太妃们更喜欢家世优秀的郭布罗·婉容,于是,1921年的冬天,紫禁城抬进来两顶花轿,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

那一年,文绣还不满14岁,对于豆蔻年华的她来说,是皇后还是淑妃,好像并不是很重要。

文绣出生在满族一个贵族家庭,祖上也曾显赫一时,可惜到了文绣父亲那一代,她的家族和当时的清朝一样,腐朽没落。

父亲死后,母亲只能为人做工,带着文秀和另外两个女儿艰难度日。但幸运的是,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都会用心给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文绣也是个努力的孩子,不论学什么都像模像样,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擅长画画,她和同样喜爱诗词歌赋的溥仪颇有共同语言。只可惜,这段婚姻生活并没有给文绣带来太多美好的回忆。

新婚之夜,溥仪并未和她同房,全程摆着脸行完礼,然后就自顾自地扔下她会自己的养心殿了。

溥仪的态度让文绣很忐忑,她忧心忡忡地过了一夜,第二天,皇后婉容也被抬了进来。《甄嬛传》中有这么一句台词"后宫从来不是安分的场所",两个人的后宫也是如此。

一开始,溥仪和两人还算和谐,溥仪有些男性方面的问题,对于文绣和婉容,他谈不上更加宠爱谁,空闲时,两个人的宫里他都去坐坐,也算是"雨露均沾"了吧。

清朝第一美女嫁给庄稼汉(河南籍清洁工娶了一个气质女工)(2)

文绣和婉容

文绣传统,举止文雅而又略有文采,和溥仪有更多的话题,他们一起聊风月,聊诗词,新婚之初,也算是一段不错的时光。溥仪还专门为文绣找了一个英语老师,专心教授她英语。

婉容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她开朗好动,擅长"洋玩意儿"。很快,溥仪发现活泼的婉容比娴静的文绣更招人喜欢,文绣每天只会绣花、读书,但婉容不一样,他们一起打网球,一起骑自行车·····溥仪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了。

相对于婉容的凌厉,文绣虽然年轻,却像一潭静水。溥仪不来的时候,她紧闭长春宫的大门,终日里刺绣,教导小宫女读书认字,她的生活安静却充足。

然而,乱世之下,哪里能有岁月静好,而且她的丈夫还是一个退位的皇帝。

溥仪虽然刚一登基,大清朝就亡了,他也从来没有真正行使过作为君主的无上权力,但是那些大清的遗老遗少还在,他们还做着"复辟"的美梦。

于是各种的鼓吹,各种的出谋划策,挑得溥仪心中欲望丛生。1924年的中国,军阀混战,溥仪还来不及有所行动,他们就被大军阀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

溥仪不得已带着大包小包的珍品,还有婉容和文绣,太妃们一起离开了这座雄伟的宫殿,同时留下的还有"皇帝""皇后"的称号。

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一介平民,溥仪从内心而言是不能接受的,相反,文绣却很高兴。她终于等来了自己想要的"平等",她更想像很多平凡家庭的夫妻一样,用自己的学识帮助丈夫,过好接下来的每一天。

两个人观点,目的也不一样,溥仪放弃不了自己的"复辟"大计,他接受了郑孝胥的建议,借助外力来完成他的计划,至于借谁的力量,不用我多说了吧,溥仪带着家人来到了天津。

文绣却觉得溥仪的行为是错误的,是引狼入室,她屡屡向溥仪进言,让他悬崖勒马。可溥仪又如何听得进去,甚至觉得文秀聒噪不可爱,他开始厌恶起这个与他"不同心"的女人。

自此以后,溥仪对文绣冷眼相对,他天天和婉容在一起,出门也只带婉容,文绣被他排除在外,不与她同食,不与她言语,无论对内对外,文绣都变当成了一个透明人。

这段时间的文绣真是度日如年,被溥仪冷落,被婉容排挤,太监和宫女当她是个失宠的女人,也都歧视她,欺负她,文绣整日里以泪洗面。

相反,婉容每天陪着溥仪,打网球,跳舞,吃西餐,看戏。她还换掉了自己的旗头,烫了头发,穿上了时尚的旗袍,高跟鞋,每日周旋于天津的各界名流中。

清朝第一美女嫁给庄稼汉(河南籍清洁工娶了一个气质女工)(3)

婉容

婉容知道溥仪不待见文绣,她每每都向溥仪进言,诋毁文绣,说文绣对自己不恭敬。有次文绣在花园散步,因为嗓子有痰,吐了出来,被路过的婉容看到,又是对着溥仪大闹了一场,逼着溥仪一定要治罪文绣。

文绣就这样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她的远房表姐玉芬来看她。玉芬是个接受新教育的女性,她看到文绣婚姻的不幸,就劝她离开溥仪。

这是文绣从来没有敢想的事情,可玉芬告诉她:现如今是民国时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也没有什么皇帝皇后了,溥仪也一样······

玉芬的话让文绣陷入深思,她渐渐醒悟过来,以她一人之力是没有办法改变溥仪的想法,与其和他一起成为"汉奸",不如早点撇清关系,远离这些是非。而且,她还年轻,她还想追寻自己的幸福。

在一番精心的谋划下,1931年8月25日,妹妹文珊来到了溥仪天津的住所---静园。对于文珊的到来,溥仪是非常高兴的,他叮嘱文珊一定要好好劝劝文绣,不要再这么疯疯癫癫,

文珊满口答应,在对姐姐进行一番"劝导"之后,她对姐夫溥仪说要带姐姐出去散心,姐妹二人带着一个太监就匆匆出门了。

离开静园,司机将车子开往当时的天津国民饭店,在37号房间,早已等候了三个律师,他们都是接受委托,来帮文绣起诉离婚的。

文绣将早已准备好的信件交给太监带回,并且让他转告溥仪,她再也不回去了,她要和他离婚了。

六十几年后,英国的一位王妃也提出了离婚,当时世界一片哗然,可想而知,作为曾经的皇妃,文绣提出离婚造成多大的轰动。

溥仪收到信件时,勃然大怒,文绣在信中赫然写道"事帝九年,未蒙一幸",这不就是当众说他不能那个么。

清朝第一美女嫁给庄稼汉(河南籍清洁工娶了一个气质女工)(4)

溥仪

可他再生气,找不到文绣也是枉然,无奈之下,溥仪只能找文绣的委托律师协商,他要求文绣不起诉,不离婚,其他一切好谈。

常言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溥仪极力想将事态的影响压到最低,但鉴于两人敏感的身份,"皇妃革命"闹得沸沸扬扬。

京津两地的报纸都登载了文绣要和溥仪离婚的报道,也包括溥仪生理有病,九年未得一幸。

当时,女权运动兴起,文绣被当成新运动的领军人物,支持文绣的人很多,在这种压力下,溥仪也只能聘用律师,和文绣进行调解工作。

很快,他们就签订了离婚协议,溥仪一次性支付文绣生活费5.5万元,并允许文绣带走随身的衣服和日用品,同时,协议也规定文绣今后也不得做出有损溥仪声誉的事情,这就是把文绣再嫁的路给堵死了。

闹得沸沸扬扬的"淑妃离婚"案终于告一段落,可是生活还在继续。文绣离开后,溥仪和婉容离开天津,去了东北,在小R本的帮助下,成立的"伪满洲国"。

溥仪成了傀儡皇帝,覆巢之下亦无完卵,随行婉容根本没有享受到作为皇后应有的尊严。当婉容认识到这点的时候,她已经泥足深陷,再也无法脱离。

无奈的她,只能靠吸食DM麻痹自己,最后,精神错乱死在监狱里面。

离开溥仪之后的文绣,恢复了学生时代傅玉芳的名字,她在北平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小学老师,专门负责教孩子国学和绘画。

清朝第一美女嫁给庄稼汉(河南籍清洁工娶了一个气质女工)(5)

左为文绣,中为婉容

这是文绣比较开心的一段时间,她图画画得好,字也写得漂亮,嗓音清亮,课文讲得通透,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温柔娴静的老师。

可好景不长,有人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新来的傅老师就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淑妃"文绣,一时间,前来采访的各类报社成员,还有想一睹皇妃风采的好事之人,将学校挤的里三层外三层,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

文绣不得已只能辞职,妹妹文珊改嫁以后,独居的文绣开始潜心研究国画技巧,她的技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她一直恪守不嫁人的约定。

只是乱世之下,一个弱质女流又能过得多顺畅呢?溥仪赔偿的生活费都用来支付诉讼的费用,仅剩下的一些也被地痞流氓以收取保护费之名盘剥殆尽,无奈之下,她只能再找了报社的工作户口。

报社主编见文绣端庄有度,自己一个人生活实在艰难,就介绍了一个国军军官刘振东给她。经过半年的相处,文绣和刘振东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有别于嫁入帝王之家的万众瞩目,这次婚姻带给文绣更多的是踏实,或许爱情的本质就是如此。不久之后,刘振东就退伍,他开了一个货运商行,和文绣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

1949年,北平解放,因为刘振东过往的身份,他遭到了审查,初时,他还很有想法,幸好在文绣的安抚下,他乖乖地配合调查,很快问题就被搞清楚了,他被解除了管制。

刘振东后来被安排到环卫部门工作,接下来的日子,她俩生活虽然清贫,文绣却过得十分惬意。她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安宁生活,只可惜,这样的日子,文绣也没能享受太久。

1953年,文绣突然病重,弥留之际,她拉着爱人说道:"振东,对不起,我骗了你,其实我的本命不叫傅玉芳。我是额尔德特·文绣,大清宣统皇帝的淑妃。"

刘振东听罢,大吃一惊,不过也是刹那间,他立刻镇定下来,拥抱着爱人深情说道:"不管曾经的你是谁,我只知道现在你是我的爱人,永远都是。"

文绣闻言,欣慰地落下眼泪,她这一生,受尽了苦楚,年幼丧父,长大后又困于帝王之家,尝尽了人间的辛苦和孤独。

清朝第一美女嫁给庄稼汉(河南籍清洁工娶了一个气质女工)(6)

文绣

但她一生又是幸运的,她饱读诗书,聪慧过人,她不向命运屈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总会为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向。而她的坚毅也让她收获了众多的友情,当然也包括爱情。

文绣终于说出了埋藏多年的秘密,她在爱人的怀中闭上了双眼,她终于可以和爱人坦诚相待,再也没有遮拦,她唯一的牵挂已了了。

小结:大厦将倾,殃及池鱼,目光所及之处,皇族的富贵荣华都成了泡影。很佩服这个二千多年来唯一敢和皇帝离婚的女子。

她清醒而又决绝,不为盛世荣华的表象而蒙蔽,不为徒有其表的虚名所诱惑。与其做一生的囚徒,不如奋力一搏,为自己博得一个自由之身。文绣的清醒和洒脱,终是为自己赢得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