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糕是龙州的土特产,它以上等的糯米为主要原料,须经过“使用返砂糖”、手工炒制糯米、“打地气”等三个基础工艺,这也是龙州沙糕有别于其他地方同类美点的制作秘方。最后通过混合、上陷、压制、切块等程序才完成。

香糯清爽味道好(软糯清香唤醒岁月悠悠)(1)

因外婆家在龙州下冻镇,我童年时曾在那里度过一段时光。知道那里的很多居民有用自家种的糯米,以及使用石磨、枧木等工器具制作沙糕的传统。

龙州沙糕色泽诱人、口感软糯清香,又含“步步高”的寓意,故每到春节临近,村子左邻右舍都忙着做沙糕。一股股特有的清香味,便从家家户户的窗户、院子里飘溢而出。我特别爱吃外婆用芝麻馅做的沙糕,味道甜而不腻,慢嚼起来又唇齿留香。

后来我回到父母身边,然后到异地求学、工作。自此以后,回外婆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而逢年过节,远在龙州的表弟都不忘给我邮寄两箱家乡的沙糕。这样,不管是岁月的流逝,还是空间的迁移,即使再也吃不上外婆亲手做的沙糕了;但它仍像血缘一样把我与龙州的山山水水紧密地联系着。

龙州驻法国领事馆旧址,是1885年的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与法国在天津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越南条约》,从而开辟龙州商埠,准许法国人在此设领事馆。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却与对方签订一个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简直是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

香糯清爽味道好(软糯清香唤醒岁月悠悠)(2)

小连城,为清代边防督办苏元春在龙州为官时所建的防御工事。中法战争期间,元春随冯子材在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并受命督办边防,守御南疆。其中在将山之腰,“保元宫”依山傍洞而建,为苏元春的指挥所。宫门楼的门额上有一联:江山如画,俯视交州,岩岫有灵严锁匙;楼阁环方,上通帝阙,神仙应喜此蓬莱。

苏元春生于广西蒙山,发迹于湘军,官封太子少保,结果屈死于新疆乌鲁木齐,最后归葬于贵州思州羊坪苏家坡。他在龙州主持修建了中国近代最牢固的边防线,功名显赫,晚年却身世凄凉,堪让后人感叹不已!

香糯清爽味道好(软糯清香唤醒岁月悠悠)(3)

红八军纪念馆,是一幢法式三层楼。邓小平同志在1929年至1930年期间,领导龙州起义及创建红八军时,曾在此办公和居住。据说,小平同志在军部旧址门前种的那两棵柏树,至今仍苍翠遒劲。

龙州沙糕,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也传递着亲情的温暖以及人文的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