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写意花鸟画千古名家(花鸟画名家杨海滨)(1)

写意花鸟画千古名家(花鸟画名家杨海滨)(2)

人们常说君子尤爱荷,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的确是君子追求的风范。

在历史上,无数文人雅客都对荷情有独钟。古有周敦颐的《爱莲说》,近有齐白石的《秋荷》、张大千的《彩荷》,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艺术颜色,人们从不吝啬对荷的描摹。有时,即便只有一塘荷叶,也能让人感到满池花香。

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海滨先生,也是爱荷之人。在他笔下,灵秀多姿的荷花被赋予了人格魅力,细腻的荷塘风韵,色墨相宜的情感结合,极具特色的笔触给观赏者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日前,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杨海滨先生的画室,在一幅幅优雅、酣畅的写意中国画中,听他讲说画作背后的故事还有对家乡风物的描摹。

A

老房墙上的古画催生对美的热爱

杨海滨的画室面积不算很大,墙壁四周都挂着色彩明丽的花鸟画作,烘托出一种自然交错的灵动与和谐,别有一番风味。除了画,各种用于写生的昆虫标本,也令画室充满童趣。在没有访客来访时,杨海滨会早早地来到画室,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醉心创作。他说,创作时他是最快乐的。

杨海滨祖籍山东济南,祖辈是经营药材生意的中医世家。咸丰年间,山东闹旱灾,杨家举家来到沈阳。到了杨海滨爷爷这一辈,家族愈发显赫,不仅在小东门一带置办了19间房产,还创立了名震一时的“吉庆堂”。虽然是回族,但杨海滨的爷爷特别热爱传统文化,尤其喜欢明清时期的古画。而杨海滨就是在这些古香古色的水墨画中长大的。

“小的时候一到过年,父亲就会让家人把珍藏的古画都挂到墙上。”看到画,杨海滨就知道要过年了。久而久之,他也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氤氲着墨香的传统艺术。

B

绘画带来的

荣誉感振奋心灵

上小学后,杨海滨迷上画连环画,十一二岁的年纪时,他就夹着胶合板,花5分钱到沈阳故宫看徐悲鸿的画展。凤凰楼下,光影交织,对画痴迷的少年,一画就是大半天。

或许是儿时所受的古画熏陶,也可能本就天资聪慧,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多么复杂的绘画技法杨海滨总是一学即懂。在校期间一次次绘画作品的展示,也给杨海滨带来了身心愉悦的荣誉感。后来,学校老师还把他推荐到沈河区少年宫,系统学画画。

“少年宫的美术老师叫李德胜,教学非常认真,还不收学费,只要自己带图画纸就行。”在杨海滨的记忆中,那时两毛二一张的图画纸上,画满了写生、石膏、千面像……

C

一封电报改写余下人生

要说人生的经历有时真是冥冥中的注定,一切皆由缘。1968年,初中毕业的杨海滨来到清原县大孤家子公社兴隆台大队,在生产队里务农。虽然成了下乡知识青年,可他那一身绘画本领却没被埋没。农闲时,杨海滨连写带画为兴隆台大队装点了一块有模有样的学习园地,还有农户的泥墙、砖墙,也都成了他创作的画纸。

1972年正月,没出十五,还在沈阳老家休息的杨海滨突然接到来自生产队的加急电报。大队会计十万火急地给他传递了一个消息:“沈阳市第二师范招生,明早速到清原县‘反修旅社’找招生老师。”正是因为这份电报,杨海滨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也改写了此后的人生。

在师范学美术,杨海滨如鱼得水,他就像是一块干渴的海绵,大口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入学时还只是中等水平的他,渐渐成为同届的佼佼者。1974年,杨海滨经分配成了一名中学美术老师。此后,他在那块三尺讲台上,扎根了二十余年。

D

绘画是对画者心境的表达

当时光进入20世纪80年代,艺术再次迎来了春天。彼时,各种美术展览如雨后春笋般在沈城遍地开花,热爱绘画的杨海滨也成为场场不落的美术积极分子。其间,他还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在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丛刊”上,发表了多篇美术论文,也因此被调入沈阳书画院,成了一名专业画家。

进入沈阳书画院后,杨海滨又考取了沈阳教育学院,进修了5年美术。在那之后的时光里,杨海滨主攻花鸟画,他的作品经常入选国家级大型画展并多次获得奖励,他的许多作品和美术理论、美术评论文章发表在国内知名的行业报纸杂志上。2008年,杨海滨获评沈阳市优秀文艺家。

“绘画的核心不应只停留在画什么像什么,画得像只是基本。”在杨海滨心中,绘画作为一种视觉造型艺术,更多的应该是对画者心境的表达。基于此,他笔下的花鸟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从表面上看是花卉、鸟虫,但实际上一草一木尽是杨海滨对心灵的寄托。

2015年,杨海滨获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他也将创作的视角更多地锁定在了家乡风物上。

E

善于思考独创个人风采

在多年的花鸟题材创作中,杨海滨十分善于思考,在总结不同绘画技巧后独创的颤笔技法、夏荷秋叶,也成就其独特的个人风格。

谈及对荷的喜爱之情,杨海滨说是源自“触景生情”。“不蔓不枝,亭亭玉立,荷的优雅、淡远我一直都非常喜欢。”2007年,杨海滨任中国书画收藏协会常务主任时,曾在北京工作过一年。其间,住所内的一池白荷花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白荷的美自不用多说,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令人动容。但让我惊讶的是,就连遍布池塘的荷叶都是那般生动。壮实的叶片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每当露珠积攒到一定数量时,荷叶轻翻,露水滑落,给人一种‘无尘之境’的极致之美。尤其晨起雾未散的时候,叶片上铺满银色的露珠,就像水银一样亮眼。”那若隐若现、有虚有实的雾里白荷,从此便深深地刻进了杨海滨的脑海中。

“书法和绘画对传扬文化、提振城市美誉的意义是非凡的。”杨海滨将这份对家国、对艺术的情愫转化为手中的笔墨,写意着生他、养他、给他滋养的家园。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关彤摄影记者孙海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