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近几年悄然出现了一批搅局者,在传统家电企业看来,这是一群搅局者与资本玩家,如果套用传统的产品运作模式,以小米说的高性价比,要获利就像是天方夜谭。为何进军家电的企业们都会对标小米?做客《对话》的华为、国美、海信为何都怼小米?《对话》#家电总动员#来围观!

华为小米谁的贡献大(太封闭)(1)

华为:小米吃的是独食!华为做的是分享!

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说,其实大家讲到智能家居,很快的就会讲到跨界,讲到跨界的时候,很多人又会讲到小米。在四年之前,我们一个很好的咨询界的朋友,过来跟我们说,说华为你应该学小米,因为小米FT做得很好,他们在做一个生态,然后我们就想生态真的很好。但是我们真正去看了这个东西以后,我发现这不是生态,这是解决方案,我可以做手机,可以做电视,可以做空气净化器,可以做扫地机器人,什么东西我都可以做,但这个东西不叫生态,是一个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是一个吃独食的东西,一个吃独食的东西,当他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他是可以去吃独食的。但是当一个能力足够强的话,其实还有一个另外一种选择,跟大家一起分享。

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认为,华为的打法其实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叫约束边界,我们不做家电。第二个就是说用最好的手机控制最好的家电,我们一定做出最好的智能家电控制体验,这就是我们的打法。可以说如果没有小米,我们叫锦上添花,因为有了小米,我们叫雪中送炭。事实上我们和很多伙伴做了交流,当大家遇到来自于互联网来自于更多智能端的挑战的时候。如果有一个智能端能够在约束自己边界的情况下积极的投入,然后伸出这只手,把这只手握过来。我觉得我们两方都找到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道路。”

华为小米谁的贡献大(太封闭)(2)

国美:小米太封闭! 家电必须开放!

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认为,无疑小米的方案,是传统家电方案的一个进步,但是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怎么来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我们在座的没有一家家电的厂商,你的所有的品类都是行业第一的,这就是客户选择的一个困惑。我选择所有品牌的从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一直到厨房家电全是一个品牌的,目前我们所有品牌都不具备这个能力。如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你让客户如何去选择。这个时代实际上需求一个开放的平台,需要把不同品牌的家电都能够介入,大家去共享客户,共享数据。这是一个能够产生一个大市场的机遇。需要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且国美正在这个方向去努力。”

华为小米谁的贡献大(太封闭)(3)

海信:互联网企业做家电,不要追求物美价廉!

海信集团常务副总裁贾少谦认为,互联网企业加入到了旧家电领域,的确给传统的这样的企业带来比较大的挑战。这种过程当中,也让企业学会在压力过程中创新营销模式,去学习和借鉴新营销情况之下,如何让传统的老树开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用新的模式,用更好的产品去引领市场,而不应该是一种追求物美价廉,这样的一种不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一个概念。

华为小米谁的贡献大(太封闭)(4)

华为回应进军家电业三年:我们做消费者业务!

家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光是在线下竞争,家电企业在线上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也是让家电竞争更加白热化的原因。这边是激烈的竞争,另一边,却还是有人不怕竞争进军家电市场。

华为为什么会进军家电行业?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谈到,其实华为到了哪都是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进军家电行业会让人觉得华为不是这个行业的,到这个行业来动机不明。“三年来我们一直在证明,家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载体,这个载体上实际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人,华为是做消费者业务的,承接着人的很多的信息服务需求。在手机业务不断的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想,到底手机担负着什么样的一个责任?通过思考,2015年发现手机必然要和家发生联系,希望让手机能够更好的为家电服务,让家电能够通过手机的智能,实现一次快速的飞跃,体验上的快速提升,场景上的无缝联动,基于这一系列的原因,就不断的在家这个领域发现更多的合作机会。而华为到这个行业里来更多的是一个适能者,而不是一个破坏者。”

华为小米谁的贡献大(太封闭)(5)

国美回应做家电:没有开过一个制造工厂!

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告诉我们,国美也自己做了家电,国美没有开过一个制造工厂,而国美所谓卖的家电全部都是大家做的,主要是用于整个智能家庭的一些终端产品,一些自己品牌的东西,这是一些常识,用自己的东西先做尝试,成熟以后,再跟大家进行合作。

华为小米谁的贡献大(太封闭)(6)

来源|对话

稿件|闻聪

图片|司马旭

编辑|闻聪|司马旭

@CCTV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