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冷天痛风容易发作(痛风夏天减轻冬天严重)(1)

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879期

如你的痛风,夏天减轻或消失,冬天寒冷时发作或加重,就适合冬病夏治

老话说得好:“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从夏至这天气,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就好开始数伏了。

数伏这天,人们干什么呢?

《汉书》中记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曰藏伏,因名伏日。”

在伏日这天或进入伏天之后人们都做什么呢?

歇着,就是什么也不干,因为三伏天太热了,要避暑,古代叫“伏闭”。

再重要的就是吃了,因为夏粮已收,庄稼都在“春种夏长”的“长”之中,人们闭门不出,剩下的就是想法吃了。

北方的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吃鸡蛋”,正好迎合了让你们在伏天“贴伏膘”的讲究。

在老北京,还有一个风俗,“就老北京而言,以往越是天热,越要来一碗冬瓜羊肉汤,趁热喝了,有一个好处就是多出汗,借此把体内的‘湿毒’及时排出来。”老北京人赵兴力如是说。

那这种把体内的“湿毒”给用热逼出来的方法,能治疗痛风或痹症吗?

中医领域,从数伏这天起,就要“贴三伏贴”了,依据就是“冬病夏治”的道理。

而痛风或痹症的大多数患者的痛风症状,在夏天减轻或消失,或复发次数减少,而在冬天寒冷时会反复发作或加重,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中医传统冬病夏治的思想来通过在夏天调理你的痛风来达到预防痛风在冬天发作或症状加重的目的。

为什么冷天痛风容易发作(痛风夏天减轻冬天严重)(2)

为什么冬天多发或严重的痛风,可以在夏天治疗而预防在冬天发作或加重?

中医传统,冬病夏治,冬病主要指的是寒性疾病,包括虚寒和湿寒,比如痛风中的风湿寒、湿寒或痰湿痹阻的痛风患者,多在冬天好发或加重。

按照中医理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因为湿寒、痰湿这些属于阴邪的病理活在冬季人体阳气相对虚弱的发病。

其实,不但是寒湿或虚寒的痛风,几乎每一个痛风患者都存在痛风总是在夜里凌晨人体阴气最盛而阳气最弱的时辰发病。

这个道理延伸到一年当中,也有其道理。

而“夏治”法讲究的就是在夏天这个应四时阳气最盛之际,借自然阳气生发,给予人体温阳补益的方法,乘势而治疗,对于容易在人体阴气盛而发,对于虚寒型疾病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言之,就是冬病,就是阳气虚弱的疾病,夏季之时可以温阳阳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你还记得,自己的痛风关节肿胀昼轻夜重吗?说明痛风就适合冬病夏治,而虚寒型、寒湿痹阻型、痰湿痹阻型等证型的痛风,就更适合于冬病夏治了。

为什么冷天痛风容易发作(痛风夏天减轻冬天严重)(3)

夏至夏治,冬季多发的痛风,夏天医生外敷 内服一个方法治好,不复发

这里有一个陕西中医药大学著名老中医樊哲教授依据冬病夏治对风湿骨病的经验,依据《伤寒论》“风湿相搏。骨节烦痛,擎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着,甘草附子汤主之。”结合自己五十余年的临证经验,制定了下面这痹症贴三伏贴的贴敷方——

炙甘草、生附子、炒白术、苍术、桂枝(去皮)、冰片、麝香组成。

贴敷方法:将上药中炙甘草、生附子、生白术、苍术、桂枝以传统方式熬制成黑膏药,冰片和麝香研为细末,敷贴时撒到膏药上。

同时对于各型贴敷痛风三伏贴的患者,依据辨证分型,给予内服汤剂治疗:

风寒湿痹症,用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

风湿热痹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

肝肾两虚症,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痰瘀痹阻症,内服白术木瓜汤加减治疗。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哆咖医生超能团##真知新坐标#。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1.2010年第5期《广西中医药杂志》郭飞航文章《樊哲以冬病夏治敷贴疗法李爱你和中药汤剂治疗痹症的经验》。

2.2022年第5期《中医药学报》冯倩等文章《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和临证应用机制研究进展》。


尿酸高、痛风,不吃药降尿酸,非药物降尿酸远离痛风,请订阅专栏《解码尿酸高痛风,送中药辨治20方》。

更多关于口腔扁平苔藓的干货科普,可订阅专栏《与口腔扁平苔藓说byebye》。

如有妇科疾病、私处白斑瘙痒,可订阅专栏《解码私处白斑瘙痒?详解中医治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