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英语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应该是无可争议的最受争议的学科。我从自己和孩子的经历来讲述英语有多坑,以及牵扯了多少金钱和精力,文章偏长。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1)

数、理、化、生是认识世界的基础;语、政、地、史是认识民族认同和了解世界的窗口。这些学科怎么变动,都不会有太大的争议。唯独这个英语,地位相当稳固却处于一个非常争议的状态。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2)

英语学习

这个原因众所周知,中国人应不应该学,英语在考试中的权重,网上众说纷纭,整体感觉对英语负面的评价要远大于正面评价。为什么大多数中国家长在唾弃英语?从我个人和孩子的角度来说一下。

【英语耽误了一代甚至几代人】。我是98年参加高考的,扩招前的最后一届。更早些年父母那一代人都是学的俄语,什么鸡屎、袜子塞在鞋里之类的。到我们这代人时(78、79、80年),那时英语虽然是必考科目,但整体学习水平很差,师资、教学方法、学习资料跟现在都没法比。英语是从初一开始学,教我们的老师的水平真不敢恭维,还带着浓浓的地方口音。教学方法也不像现在这么灵活,就是个死记硬背,听磁带,完全提不起来兴趣。初一、初二靠背,还能得个8、90分。初三就只能得70多分,不是不想学是真的不入门,就说时态,到现在我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当时老师讲得完全不成体系,都是分散的知识点。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3)

用录音机听英语的年代

中考被英语摆了一道,到了高中本想好好补一补,结果高中分配的老师是个新毕业的。自己水平可能很好(听说现在去国外定居了),但教学方法是真不行。除了英语课代表、学习委员这些本身对英语比较感兴趣,自学能力又比较强的还能保持好成绩。其他75%的人,基本全废。上英语课完全听不懂,初中还能得到70多分。到高中绝望了,是真的绝望了,有次考试发下卷子,我随便蒙了一下就交卷了。让一哥们跟我踢球去,他不去,在那写了两节课。最后得分,我28他25,那时真就是这么外状态。最后,高考时与大专录取线差12分,英语48(可能有人说才大专,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扩招。普高能上大专的也没几个,不能用现在的录取率来看)。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4)

英语试卷

因为没考上大专本想直接找地上班。父亲说还小,找个学校再上两年,那时民办自考刚兴起,就报了个自考。第一年考高数、企会、政经、英语,过了三科,英语36。后来又考了几次英语,也没戏,我知道这个自考毕业证是不可能拿到了。最后只拿了个国家不承认的校考毕业证。

以为这就完了吗?还没,10年参加成人高考,顺利入学,学制5年(大专证不承认,高起本)成人高考学位证要过学位英语三级,考了四次还是放弃了,全班只有三个人过了学位英语。也就是说只有三个人拿到了本科学士学位。

从初中到本科,这一路走来。英语,都成了挡在很多同学成功路上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我这种情况绝不是个例。对于学习确实不好的同学倒也没什么,就是对我们这种偏科的是最令人痛心的,如果没有英语中考可能顺利考入重点高中,直接大学毕业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由于英语,弯弯绕绕这么多年,最终还是没跨过去。对于真正的学霸们,倒也无所谓了,他们是站在顶端的10%,学什么都行,英语反倒成为中上学生与学霸,拉开差距的关键了。

【英语占用了当代孩子太多的时间】我们那代人,虽然被英语耽误了,但由于普遍都不太好,相对占用的时间还不算多。但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英语占用了孩子太多的时间,现在主、辅科主要是八科,英语至少要占去孩子30-50%的精力。您可能说我家孩子英语好,作业用时很少,但真的少吗?学得很好是怎么来的呢,从孩子班里的情况观察,英语学习好的确实有不少,但基本都是从小在外面一直报班,现在的水平据老师说已经达到了高中的水平。那做起初中的题,自然不在话下。但从小学一直积累上来的时间,不也是从孩子休息和其它学科里分出来的时间嘛。如果没有英语,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业余活动。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5)

英语的负担

占用精力也不算什么,努力学习要能有收获也行。关键是有的孩子就是这么不入门,费了半天劲记单词背课文,今天记完明天忘。要知道这个只是个语言类学科,说白了只是个工具。而且还不是能经常用到的工具,付出这么大的精力,最终能用上多少,有多少人能用到。

以前英语是从中学开始学,现在改为从一年级开始。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提前起跑,幼儿园就开始报班了。也就是说从3岁开始到本科毕业,至少要19年。每年都要为了英语多付出很多精力,这要挤出多少日常时间,少学多少其他知识。现在科技发展得这么快,很多知识都要不断更新,如果能把这些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新这些知识上,又会有多少人才展露出来。

有人说英语是跟外国人交流的工具、高级人才要看外文资料……,这些咱也不懂。但这些真的有那么不可解决吗?真要全民从小就一直学吗?都说现在国内工科比较弱,很多喜欢工科的孩子,从小就被英语折腾得够呛了。北大数学天才“韦神”,如果不是数学太优秀,高考说不定也被英语拦下来了。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6)

令人敬佩的“韦神”

话说回来,如果您是“韦神”的家长,孩子偏科这么厉害,您有让孩子发展优势学科的决心吗?我想大多数家长,从实际出发,肯定还是让孩子分出精力去提高英语吧。像我家的孩子数学、生物、物理很好(化学还没学,孩子也很有信心),孩子也爱学。但就是这个英语卡在这,一科能差出20多分。一分一操场,20多分,仅一个区至少能差出500名,足矣决定孩子是去重点还是普高了。

【英语增加了家庭多少支出】都知道钱难挣,中国式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又是最慷慨的,平时省吃俭用的,但一说到为孩子学习。家长就算再困难,也要拿出钱来让孩子学习。英语学习重在积累,但又与其他科不同。平时还用不到,只有很自觉的孩子才会特意在这门课上下功夫。不上课外班的话,能主动学好的孩子比例比较小。这就出现了英语班是课外班里最火也是价格最高的班。而且越到后面越贵,如果一直学下来,每年2万应该算比较平常了。最终的投入要以十万级来计算。这个投入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已经非常大了。要知道即便在北京郊区,几十万也能在家盖个二层小楼了。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7)

几十万可以盖一个小楼了

从我家孩子来说,老大的英语一直处于游离的状态。小学报过班,但因为没兴趣,后来就不学了。五年级时,成绩太差,报过1V1的班,总催促着才能学一些。英语这科,还不像其他科,其他科小学中学的知识,还能给孩子讲讲。英语,就我这经历,讲都怕耽误孩子,现在孩子的水平都比我好。初一时要给他报班,还是非常抵触。今年这次又考了70,看着这成绩一下比同学差20分,自己也知道不行了,同意报班了。其实老大早就该报班了,但他一直抵触,孩子不接受,报了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这个我深有感触,因为有孩子因为这个去心理辅导了)。还是1V1吧,看了下价格基本在300-350元/时,100学时下来3万的样子,这个价格据说还算便宜的。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8)

英语班

鉴于老大的经验,老二现在还没上小学,就早早地给他报了英语班。虽然,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为了不让他再经历老大的这种挫折。上学后能减少点压力,这笔投入也变成了必要的。虽然,现在老二也在报怨,但这也没办法,现在不报,以后更累。

最可气的是这英语班报上,还不容易停下来。邻居家的孩子也是初二英语班去年停了,原来成绩一直很好,都是95以上的成绩,这次居然才考了80多分。虽然整体成绩还是很好,但就这一下,怕是英语班还要重新上起来了。

【英语让多少家庭鸡飞狗跳】孩子和家长为了学习,整得鸡飞狗跳的事非常多。而英语在这里面起到了一个很大的矛盾点。让孩子背单词不背,让孩子听听力不听,让孩子练口语不练,让孩子看阅读不看。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了,该是件多么美妙的事。

什么时候觉得英语水平很差(耽误了多少大好青年的时光)(9)

家庭和睦

【英语什么时候能退出主科】现在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了,各国学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空间站也用上了自己的中文系统。不知英语以后会不会退出主科,如果能变成像史地、 生化这种二选一取高分的方式的话,应该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现在天天喊注重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但偏偏把英语这么一门跟国人生活,最不相关的学科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是有多可笑。我们就这么不自信吗?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当我们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英语才会退出主科吧。希望到那时我们中国青年有更多的精力能投入到基础学科中去,能投入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学科中去,不要再让英语成为制约青少年发展的因素。

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在英语没有退出主科前。孩子们还是要拼,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我们只能去适应。该花的钱要花,该报的班要报,该背的要去背,该学的逼着也要去学,这就是现实。为了一个性价比最低的学科去努力,只为让孩子别因为它跟别人拉开太大差距。

#我要上##中国式家庭教育##打卡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