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即便你赢得了金钱,但还是输掉了人生……

还记得中国“国民老丈人”王健林前一阵子红极一时的“小目标”么?近日,王健林又曝出金句。在提及诚信话题时拉着海尔无辜躺枪:“……我们这个事例,比海尔砸冰箱伟大多了,砸20几台冰箱才几个钱啊?我们砸了350几个商铺,砸了6亿多……”

世界观造句(看世界各国都怎么用)(1)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随后,海尔官微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真没好好算过在车间工人三年工资还买不来一台冰箱的1985年,张瑞敏砸的76台冰箱对当初几乎发不出工资的海尔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现在身为官博君的我为什么买不起房了。”表明砸冰箱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表明了一种态度!

一时间,各大官微纷纷跟帖,声援海尔,一场“可我还是买不起房”的成语接龙悄然而至——

世界观造句(看世界各国都怎么用)(2)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归根结底,这都是高房价惹的祸。在中国,房价一直都是老百姓心中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北上广高高的房价甚至让刚刚实现“小目标”的年轻人都望而却步。但是,放眼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该怎么用“虽然我实现了小目标,可我还是……”的句式造句呢?

美国:虽然我实现了小目标,可我还是理不起发

众所周知,美国的很多商品其实都比中国便宜,比如电子产品,比如汽车。但是,初到美国的留学生,都难以忘记被这样一种日常消费支配的恐惧——理发。

在美国,很多人都会“谈头色变”,这并不夸张。理一个最普通的头也至少需要30美元,再做个造型,算上小费……想想就觉得生无可恋了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美国高额的人工成本外也和观念有关,在美国,很多理发师是把自己当作艺术家看待的,而不是单纯的理发匠。

世界观造句(看世界各国都怎么用)(3)

(图片来自天极图片)

中国的洗剪吹里,洗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通常会加上头部按摩丶颈部按摩等。所以哪怕不剪发,也会去洗个头轻松一下。美国的沙龙里,剪发之前的洗头就是单纯的洗去灰尘,如果想要享受按摩等服务,那么需要购买“Hair Spa”头发护理套餐。

为了省下这笔费用,很多女生会坚持不剪头发,赴美留学生很多都会自带理发器械,甚至在回中国期间剪得很短。

英国:虽然我实现了小目标,可我还是出不了门

英国的出行费用之贵是世界闻名的。大部分人对英国出租车/计程车的印象都源于经典的黑色出租车(Hackney carriage,俗称Black Cab)。这种出租车被称为“出租车中的劳斯莱斯”,可以乘坐5名乘客,车内空间很宽敞,车门很高——据说车门的高度是为了让乘客不必摘掉英式高礼帽就能进入。黑色出租的车身极重因此加速慢,乘客会觉得乘坐得非常稳。

但是,坐这种车要价可不菲,起步价£2.4,里程数收取的费用根据时间的不同、里程不同有所不同,一旦行驶超过6英里,还会有个Changeover fare(转换费),收费在£20左右。另外,虽然黑色出租车可以刷卡,但要多给10%-15%的刷卡费;而且如果把车弄脏了,司机还有权要求£40的清洁费……打个车的钱都可以买张英国飞德国的廉价航空机票了!

既然打车贵那坐地铁总可以了吧。在伦敦,地铁是旅行者和通勤白领的命根子。伦敦的地铁收费规则复杂,不仅不同区域之间通行费用不同,不同的时间段收费也同样不同。通过这个表格可窥见一二——

世界观造句(看世界各国都怎么用)(4)

(图片来自行在英国攻略)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在伦敦坐一站地铁也得需要£4.5,这还是在收费最低的1-3区,最贵的单程票价可达£10左右,相当于你出个门什么都没干呢100块人民币就没了!

同样的,坐公交也不便宜,上车至少£1,而且非常之慢。以谢村为例,等个去近郊的公交可以等60分钟 。伦敦的交通状况让人堪忧,堵车严重,坐公交真不见得比走的快……

澳大利亚:虽然我实现了小目标,可我还是抽不起烟

烟草类产品是澳大利亚课税最重的商品,烟草价格在过去20年间上升了343%!并且,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在接下来的4年内每年将烟草税上调12.5%。这项计划将使一包香烟的价格在2020年由原本的$25升至$40,政府到那时将能获得$470万的额外收入。这也意味着每根香烟的价格的70%会作为消费税被征收。

这使得澳大利亚成为了吸烟者的地狱。根据德意志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墨尔本荣膺全球香烟最贵城市榜首。以Marlboro(万宝路)为例,同样的一包万宝路香烟在莫斯科需要1.8美元,但是在墨尔本却要卖上24.58美元。

世界观造句(看世界各国都怎么用)(5)

(图片来自龙腾网)

与香烟相伴生的——啤酒这种通常与“罪恶”联系在一起的商品在墨尔本价格也非常高——2包香烟和5瓶啤酒要花掉你92.5美元。相比之下,同样的东西在菲律宾马尼拉只需要花16美元,即便在消费水平同样高的日本东京也只要51.4美元。

政府的初衷是通过高额的香烟价格控制吸烟人数,但澳大利亚的骨灰级烟民们似乎并不为所动,纷纷表示与吸烟恶习共存亡——呃,这些一定是已经实现了“小目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