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刘晓林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1)

这是我1993年转业登记照,军龄23年,军衔中校,也是我当兵的最后一张照片。

  今年是我入伍五十周年的大庆之年,本应聚在一起隆重的纪念一下,可惜疫情就像幽灵一样不肯离去。从去年春节前猝不及防地猛扑,到后来的潜伏战,再到后来的游击战,直到今年的冬季开始新一轮的反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防疫为重中之重,万不得已放弃了几年前就打算隆重纪念的计划,给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五十年的岁月过去,人生已走完了大半,喜怒哀乐也品尝了不少,记忆“仓库”也装得满满当当。在那些分类存放的记忆中,要数当兵时的记忆最为清晰,挥之不去。在我23年的军旅生涯中,细细盘点一下,当兵第一年的生活充满了新鲜和趣味,许多的第一次都令我终生难忘,下面就撷取其中的“几朵浪花”,权当给自己从军五十年一个纪念吧。

第一个纪念日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2)

巴黎工人举行起义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3)

集体学习的场景

  我在部队遇到的第一个重大“纪念日”就是庆祝“巴黎公社”成立一百周年。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第一次总演习,为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我之所以对这个纪念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3月19日就是我的生日,这是我当兵后的第一的生日,也是离开父母独立过的第一个生日,能在我的生日前遇到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自然记忆深刻。

回想刚到部队时的数月里,我常常感到自己很孤独,没有一起来的伙伴,一个人也不认识,更为发怵的是政治学习中的讨论,大家必须轮流发言,可我每次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每次尽量拖到最后一个,由于内心压力太大,甚至还生出了不想当兵的念头。然而纪念“巴黎公社”成立一百周年这场轰轰烈烈的学习,基本是以上大课为主,从巴黎公社成立的伟大意义讲到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我们当兵打牢思想基础,明确捍卫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这种上大课的学习形式无需个人发言,所以让我倍感轻松,就像逃过一劫似的过了我当兵后的第一个生日,因此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徒步过大桥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4)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5)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6)

武汉长江大桥

  新兵连结束以后不久,我们要从汉阳月湖堤搬往武昌元宝山。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部队首长却利用这次移防给我们设计了一次“充满敌情”的急行军。记得那是一个晚上,武汉市已经进入了睡眠状态,我们全体女兵全副武装出发了。一路上各种敌情通报不断传来,一会卧倒隐蔽,一会急行军。走到长江大桥上,前方传来命令,让全体跑步前进,说“敌人”的飞机马上要来空袭了,于是我们迅速地跑了起来,很快就通过了长江大桥。

我原本希望利用过桥的机会,好好欣赏一下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可惜被“敌机”的到来给“搅黄了”。 那个时候,人真是很单纯,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可是在心里却是“严肃认真”的,“军令如山倒”,平时就是战时,一点都不含糊。三个月的新兵教育没有白费,起码让我迅速地缩短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距离。

第一次过八一

  当兵第一年的“八一”节是在武昌元宝山营区度过的,这里是我们的第一个营区,因此这个“八一”记忆深刻。

刚一当兵,立刻就过上了“铁一般纪律”的紧张生活,真是很不适应,心里的压抑感很大,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家。第一次过“八一”为啥能让我记得住呢?因为这一天的晚饭是会餐,就是因为这顿热闹的饭局,让我浑身轻松了许多,欢快的气氛冲淡了以往的严肃,指导员和队长也变得和蔼可亲了。这一天,我不仅吃得香,而且还喝了人生的第一次酒(葡萄酒)。

那天晚上正好轮到我站岗,漆黑的夜里,我看着天上的星星,想着在家时和妈妈一起乘凉,也经常是这样看着天上星星的,心里充满了温馨。以前晚上站岗时我看到萤火虫乱飞,心里充满了恐惧,可是那天晚上,什么恐惧感都没有了,觉得四周静静地非常安宁,真是吃饱了不想家。不过会餐中我吃得真是太多了,几个小时过去了,胃里还是满满当当的,不停地打着饱嗝,让我难受了好久。

第一次出差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7)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8)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9)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10)

龙泉沟里的快乐生活(龙泉沟照片由徐好斌提供)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自己刚当兵没几个月领导就会选中我去出差。尽管出差的地点是广水山沟(龙泉沟)的印刷厂,可是能够暂时逃离一下紧张的生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是和侯秀梅一起去的,由于我们刚刚当兵不久,对业务一窍不通,到了工厂什么问题都不会处理,工人师傅咋说我俩就咋签字,完全就是一个摆设。我和侯秀梅都是爱玩的人,一有空我俩不是爬到山上的龙泉水库去玩,就是溜到沟底去捉螃蟹。我们把捉回的小螃蟹放在洗脸盆里,上面再扣上一个脸盆,以防小螃蟹爬出来。没想到螃蟹是个“夜行者”,到了晚上它们在盆子里不停地爬,搞得满屋响声。我们住的同屋有个其他单位的女同志,非常受不了那些螃蟹爬动发出的声音,提出了不满。我俩本想养几天把螃蟹带回部队的,无奈只好第二天全部把它们扔掉了。在这个山沟里,印刷厂离图库很近,我们俩还擅自跑到图库的山洞里去参观,那些男兵看到我们女兵很是客气,把我们带到库里详细介绍地图保管的常识。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抽湿机,看到了成摞成摞摆在架子上的地图;第一次知道了,其实我们画出来的地图并不能全部都用得上,搁在那里,一是为了战备需要,二是为了修编需要。

第二年,我因押运地图二进龙泉沟,这一次的进沟,因为迷路造成夜行,山影高耸,静谧无声,至今想来还心有余悸!真是一生难忘那个龙泉沟。

……

  当兵第一年的生活充满了未知,许多事情之所能够记得住,就是因为部队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是从老百姓变成军人的熔炉,自己必须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痛苦的磨炼,记住这些苦与乐,就是记住了自己所走过的路,它们都是自己生命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1年1月22日

作者简介:

刘晓林,山东人。1970年入伍,原武汉军区测绘大队中校工程师。1993年转业到武汉大学工作,2008年退休。业余爱好写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身边的人和事。

当兵的第二天 当兵第一年(11)

编辑|贡嘎《李光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