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结婚吧”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解析

北郭先生

诗经弃妇诗的特色(诗经女曰鸡鸣名作)(1)

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一、翻译

女子说“鸡叫了”,男子说“天快亮了”。男子起身察看夜色,启明星在东天闪闪发亮。男子说,等到天气和暖,大雁翱翔北飞,就可用带有绳子的箭射下大雁做聘礼了。

女子说,你的射艺真高超,与你相识真心好;何时能喝合卺酒,我愿与你爱到老;琴瑟和谐续续弹,寻常日子皆静好。

女子说,知你乘势来提亲,我拿佩玉回赠你;知你接着循六礼,我拿佩玉回赠你;知你真心对我好,我拿佩玉回赠你。

二、字词

昧旦,即昧爽,《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明星,启明星,春末凌晨五点左右,出现在东方,非常明亮。

弋言加之。弋,用带丝绳的箭来射。言,焉。加,通“嘉”。

与子宜之。与,结交。宜,适宜。

宜言饮酒。言,焉。酒,指结婚时新郎新娘喝的合卺酒。卺是瓢,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

琴瑟在御。琴瑟,代指夫妻。御,用。《楚辞·涉江》:腥臊并御。

知子之来之、知子之顺之、知子之好之。来,从与“赠”叶韵的角度看,疑为“乘”之误。乘,因。在本诗中是指乘着两人感情好,接下来走婚姻“六礼”程序。《孟子·公孙丑》:不如乘势。一说“来”通“赉”,欠妥。赉,赏赐。诗中并无赏赐意。顺,循。在本诗中是指遵循婚姻“六礼”。好,友善。

诗经弃妇诗的特色(诗经女曰鸡鸣名作)(2)

诗经弃妇诗的特色(诗经女曰鸡鸣名作)(3)

杂佩以赠之、杂佩以问之、杂佩以报之。杂佩,总称连缀在一起的各种佩玉。毛传:“杂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类。” 王夫之《诗经稗疏》:“下垂者为垂佩,中缀者为杂佩。杂之为言閒于其中也。则杂佩者专指琚瑀而言。”问、报,意思都是赠。

三、押韵

第一章,旦、烂、雁,上古音系均在元韵部。

第二章,加、宜,上古音系均在歌韵部;老、好均在幽韵部。

第三章,来(乘)、赠,上古音系均在蒸韵部;顺、问,均在文韵部;好、报押韵。

四、主旨

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郑风·女曰鸡鸣》是写一对恩爱夫妻凌晨时分的精彩对话片段,由此演绎出丈夫贪睡、妻子催起、射雁烹煮、琴瑟和谐、妻赠佩玉等一连串的解读,实属谬误。

其实,《郑风·女曰鸡鸣》写的是,在“奔者不禁”的仲春之月,一对幽会的青年男女凌晨离别之时商量接下来的婚事,憧憬婚后的美好生活,女子并以佩玉相赠以订终身。

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仲春的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这一天(或上巳节前后一段时间)人们到郊外水边祓禊沐浴,青年男女趁机相会,发生婚恋。

《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从《周礼·媒氏》的表述看,仲春之月的男女相会(包括野合),不仅不违背法律、违背道德,而且恰恰相反,不去相会倒是要受到惩罚的。

上巳节有若干生产、娱乐活动,其中一项便是“射雁司蚕”。这个季节正是大雁北飞的时候。射雁的方式是弋射,箭上系着丝线,射中后顺着丝线找到大雁。射雁的目的是准备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西周后逐渐形成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提亲时送见面礼。见面礼中必有雁,故称纳雁、奠雁、委禽。

《郑风·女曰鸡鸣》中的“将翱将翔,弋凫与雁”讲的就是这件事。

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并非夫妻,而是原本陌生、响应官府号令、于仲春之月约会交合、产生感情、打算建立婚姻的青年男女。正是因为这一身份,所以才以第三人视角称之为“女”和“士”。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女子说“鸡叫了”,男子说“天快亮了”。男子起身察看夜色,启明星在东天闪闪发亮——写约会之后的别离。别离的时间选在凌晨,或是因为毕竟不是正式的夫妻,男子趁着夜色来,趁着夜色去。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男子说,等到天气和暖,大雁翱翔北飞,就可用带有绳子的箭射下大雁做聘礼了——写男子察看气温后对大雁北飞时间的推算和射雁准备聘礼的打算,这是男子对女子讲的话。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你的射艺真高超,与你相识真心好——这是女子对男子射艺的赞美,以及对男子意欲准备聘礼的期许。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何时能喝合卺酒,我愿与你爱到老;琴瑟和谐续续弹,寻常日子皆静好——是女子对婚礼和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则是临别相赠,女子将佩玉赠送给男子,作为定情物。其中,来,从叶韵的角度看,或为“乘”之误。乘,乘势,乘二人相好之势。顺,遵循,指的是遵循婚姻“六礼”。

综上,《郑风·女曰鸡鸣》是一出场景剧:

时间:仲春之月某日凌晨

地点:一位青年女子的闺房

背景:鸡鸣,启明星闪亮在东天

人物:一对青年男女

剧情:离别

情节:黎明起身——察看天色——商量聘礼——憧憬婚姻——赠玉定情。

现将前人对于《郑风·女曰鸡鸣》的解析列举于后:

——《毛诗序》:“刺不说德也;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

——宋代朱熹《诗序辨说》:“此亦未有以见其陈古刺今之意”;《诗集传》:“此诗人述贤相警戒之词”;《朱子语类》:“意思亦好,读之,真个有不知手之舞、足之蹈者。”

——宋代严粲《诗缉》:“古者夫妇相警以勤生,又能同心以取友,其好德而不淫于色也。”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只是夫妇帏房之诗,然而见此士、女之贤矣。”

——闻一多《风诗类钞》:“《女曰鸡鸣》,乐新婚也。”

——钱钟书《管锥篇》:“‘子兴视夜’二句皆士答女之言。女谓鸡已叫旦,士谓尚未曙,命女观明星在天便知。”

——陈子展《诗经直解》:“《女曰鸡鸣》,叙一家弋人(猎鸟者)夫妇向晨问答有关家庭生活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