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养尊处优,大部分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小懒虫”。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片文章叫《伤仲永》。讲的是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5岁就会写诗,而且达到了“指物作诗立就”的程度。按说,他长大应该才能出众。但由于他的父亲经常带他到处炫耀会客,使他不能继续学习,智力日益走下坡路,后来神童也逐渐变成了平庸之辈。

由此可见,即使天资再高的人,如果后天不勤学苦练,也不会有多大成就。

而一个懒惰的孩子,他缺少迎难而上的精神,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他的学习之路也会布满荆棘,甚至可能会半途而废。

无论我们对孩子有多大的期望,无论孩子内心有多高的理想,如果懒惰成为习惯,那么这些期望和理想就注定只能化作泡影,永远不会有实现的可能。因为一个懒惰的人,是很难将想法付诸行动的,他们总会习惯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逃避辛苦、逃避努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也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前者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幸福。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该努力让孩子告别懒惰,与勤奋携手,踏上成功的征程。

当然,培养勤劳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就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性,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让他们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

正如一首儿歌《上学歌》中所唱的,“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那么,如何让孩子改掉懒惰的坏习惯呢?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1)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2)

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又把碗摔破了。”

“看看你扫得满屋都是灰尘,快去一边玩儿吧!”

“衣服叠不好,很容易起皱,快放下妈妈来叠。”

“小心菜上有虫子,快走开,让外婆来……”

“你站这么高,小心摔下来,还是爸爸来擦吧!”

你的一句否定,也许正在扼杀孩子的劳动热情。确实,有很多事情,孩子都做不来,即便能做,也往往会因为缺乏经验和能力做不好,甚至越做越糟,越添越乱。但如果家长因此就把孩子隔绝在劳动之外,甚至包办所有事情,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事事依赖家长,从而养成懒惰的坏习惯。

其实,孩子能够参与的劳动是非常多的,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来给孩子派发一些“任务”,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又不具有危险性的事情。

我的女儿已经上二年级了,平时在家里我会让她做一些和年龄相适应的事。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3)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4)

不要强迫孩子做家务

如果孩子不喜欢做家务,也不要生硬地强迫他。爸爸妈妈可以邀请孩子开个家庭会议,制定家务活分工清单,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两项。

如果孩子不喜欢做家务,妈妈要学会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都说懒妈妈容易养出勤孩子。妈妈若能偶尔示弱,向孩子求助:“可以帮下妈妈吗?”孩子反而会更有自信和责任感,主动帮妈妈分担。

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出份力,帮彼此分担。爸爸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做家务,让孩子更愿意付出,越来越具备责任感。

“妈妈做饭很辛苦,我们帮忙洗碗吧!”

“妈妈今天加班太累了,我们来洗衣服吧!”

“妈妈今天身体不舒服,我们来给妈妈做饭吧!”

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新的任务或者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孩子一方面因为好胜心,一方面也觉得很新鲜,会很愿意尝试,这样也可以锻炼到孩子,让他不再畏惧挑战和失败。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包饺子吧!”

“明天我们要出去玩,你会做出行计划吗?”

“你会用洗衣机吗?想不想学习?”

不要让孩子觉得劳动是一件不好的事,不要把做家务变成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这样不仅有悖于家务劳动的初衷,相反还会使孩子对家务劳动产生厌恶感,得不偿失。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5)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6)

保持耐心,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一开始做家务很可能比较粗糙,但家长不应该太严苛,应该多多给予鼓励而不是指责和批评。任何一种能力或一项技能都是需要时间的投入和经验的累积的。每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犯错总是在所难免。

所以,当孩子没能把某件事做好,或在做事过程中犯错的时候,家长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继续尝试,直至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且鼓励不应只停留在“你真棒”,而是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桌子擦的好干净呀,真棒!”

“你把书都整齐地放在了书架上,地上的垃圾都扫干净了,做的很好!”

“你今天主动给花浇水,妈妈很为你高兴。”

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也可以奖励,但不要用零花钱去诱惑孩子做家务,可以通过奖励孩子做一些喜欢的活动,激发他的主动性。

“这周你表现很棒,周末带你去游泳!”

“今天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奖励你多玩半小时。”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7)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8)

家长爱劳动,孩子才不会懒惰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榜样,你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有重大影响。如果父母本身很懒惰,也不爱劳动,那么孩子也很难会喜欢劳动、愿意劳动。

在这方面,爸爸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在家庭中,通常妈妈承担了很多家务,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很多爸爸不愿意做家务,或者说没有做家务的意识,每天回到家就是刷手机、打游戏、追剧……那么潜移默化中就会影响孩子,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

爸爸爱做家务,是一个家里最大的福气。对儿子来说,爸爸做家务会被模仿,有利于培养男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不会有大男子主义,也会对他人付出的劳动有感恩之心。对女儿来说,爸爸做家务,会让她觉得男女平等,都有义务为家庭付出劳动和努力,不会被社会角色禁锢,可以给她们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勤劳的人,那么首先你自己就得克服懒惰心理,让自己变得勤奋起来。因为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三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懒惰(4招让孩子告别懒惰)(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