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山区农村丧葬文化

陕西渭北农村丧葬(渭北山区农村的丧葬文化)(1)

渭北山区农村丧葬文化——连载(4) 七、入殓和出殃

入殓就是将亡者尸体从临时支的床上移入棺材,并马上封闭的过程。

陕西渭北农村丧葬(渭北山区农村的丧葬文化)(2)

入殓的吉日良辰是阴阳先生掐算确定的,一般在更深夜静的时刻进行。

死亡对象不同,讲究不同。若为男,则舅家人必须在场,若为女,娘家人必须在场。

入殓似乎传承的是一种根基血缘文化。老娘是从舅家来的,而亡者又是从娘肚子里生下来的,亡者根脉基础在那儿,所以舅家的人务必在现场。

同样,亡者是从娘家来的……

象小时娘给儿穿衣服一样,娘会为儿穿得妥妥贴贴,停停当当。

先端来一盆清水,给亡者最后一次净面。然后检查衣服穿得是否平展,拉绽开褶皱,戴好帽子,扎好鞋带裤带,系好纽扣……

给亡者一手握一把白色纸扇,另一手提一串带孔的饼干……

如果亡者生前喜好抽烟什么的,旁边再搁置旱烟袋等。

真是羽扇纶巾,峨冠博带,儒雅倜傥,钱粮足,潇洒上路……

看来阴间和阳间一样,也是穷家富路呀!

棺材底还要铺些许柏树枝叶,好象追求四季常青。还有一些阴阳先生安排的镇物:面人、古钱、青石碎块什么

入殓也有妨碍迴避的属相,但主祭孝无须,血缘至亲至爱,难怪儿子小时屙下的屎,父母总说闻不见臭。

一切停当后,所有参于人跪下来再一次嚎啕大哭,毕竟这是最后一次目睹亡者遗容呀!从此以后,永远看不到这个至亲至亲的亲人了。

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声中,有关人掩扣棺盖,用胶带缠封盖和帮的接缝后,入殓完毕。

再说出殃。

陕西渭北农村丧葬(渭北山区农村的丧葬文化)(3)

看来逢七、周年是人们,通过想象臆造的亡者三魂七魄离去的说辞,出殃也是想象臆造的,均没一点科学道理。

什么殃是亡者浊气毒素的排泄。

离去的亡者的德范情操,人们总不希望这些正能量离去,可不知不觉七尽了,三周年也过了,不管你多么留恋,多么依依不舍。

时间会淡化一切,甚至包括一些传统正的能量。从此,这个人世上很少有人提及了。

可对于殃,人们则希望早点出走。

人常说“遭殃”,可见谁遭遇到殃?

“殃”,到底是什么,人们并不知晓,也没见过。可一些资料上说是人咽气时吐出的最后一口积攒一生的浊气,也是人体内的元气,煞气很重。并说这口气会飘浮在空中,三天内不与空气混合,然后落在一个位置。人碰到殃会运气不好,甚至出现迷糊,恶心,有的会生场大病,特别是妇孺儿童,体弱、发烧的人,经期、流产、孕妇,长期失眠的人,不小心遭殃打后,可能都会有生命危险。花草树木粘到殃,会枯萎烧焦。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把殃划在迷信的范畴,很少有人相信。可奇怪的是现在农村还讲这,丧葬文化还保留此环节。

所以农村见到老萎靡不振之人时,会说你好象被殃打了。

出殃的时辰是阴阳先生推算的,很具体。到了这个时辰,家里打开大门,人全部撤离,腾出足够的空间让殃排泄离去。

为了防止万一,还在门口不远的路口及村人习惯出没地点,安排专人看守告诫,不让人经过殃出来的路线……

可有些胆大的,却不躲离,偷着留在家里,向“殃”发起挑战。

比较特殊的是有个别亡者,阴阳先生掐算下来,没殃。这时,人们便联系此人的生平,得出一个结论:苦命的好人呀,死了还行善做好事,无殃呀!

这样以来,阴阳也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了,到底有殃还是无殃,没有定论,那就不必讲究,也不必惧怕殃了。

八、杀猪和宰羊。

陕西渭北农村丧葬(渭北山区农村的丧葬文化)(4)

对亡者杀猪宰羊,家乡叫领牲(口),一般一猪一羊。也不知这猪羊亡者领去是饲养还是食用。

亡者德高望重,品操优秀者人们会说领一猪一羊有点少,意思是说亡者生前创造的财富很多,一猪一羊抵扣不了劳苦,仿佛还得再补充点什么。

相反,对口碑较差的亡者,人们又会说:给他动两个牲,看值不值。值与不值,一般是一猪一羊。

厚养薄葬是人们推崇倡导的良俗,但丧葬有时似乎不管亡者好孬,而站在活人角度,由儿女摆布,尽量做出不辱没人的举动,所以有俗语:活着墙头记,死了电影戏。

儿女给父母杀猪宰羊,大多数表示对父母的愧疚,也有彰显夸耀自己的嫌疑。

猪一般由主孝男购买。

猪不是随随便便一头猪,有要求,务必是从小阉割了的公性育肥猪,并且是黑颜色的笨猪。

家乡人把白猪叫洋猪,一般情况下,不能给亡者献这种洋猪。由此可见,先祖从不崇洋媚外,只领原生态的国产笨猪,这恐怕也是弘扬国粹,环境保护吧!不过先祖立这习俗时,可能不知道现在的黑猪白猪都吃的是配合饲料,笨和洋已经区别不大,仅毛色而已。

给亡者杀猪一定先要告诉亡者,方式是刚宰杀,便滴几滴鲜血在一碟子,再拔几根猪的鬃毛置于碟内,马上献上灵桌。

这头猪还要通过乐队奏乐,迎至灵堂前,所以不能剁头去蹄,要保持尸首完整。

更有意思的是猪的模样丑陋,象包拯当年面圣一样,用三尺白绫遮面。不过此刻,白绫没有,变成了从猪肚子上撕下来的网格状的花包油。这油包好看,颜色白洁,空隙中又透着光亮,遮了二师弟的丑脸外,还衬托出隐约的美靓。先祖真聪明,用包肚油帕,弄成了真正的瑕不掩瑜。

陕西渭北农村丧葬(渭北山区农村的丧葬文化)(5)

陕西小吃著名,羊肉泡馍在众多小吃中首屈一指更著名,所以丧葬那天早饭一般都是羊肉泡馍。

羊规亡者女儿购买。羊的要求和猪一样,也是小时阉割了的公性绵羊。不能是山羊,更不能是母羊,还不能长有犄角。

猪不能要白色,羊却要全白色,一丁点杂色下能有。什么花眼圈,黑蹄蹄统统不行。

宰了的羊不献灵堂,但要乐队迎接。同样用羊肚上裹的油遮掩羊头。

人们说猪:呲着牙,咧着嘴,晃着脑袋蹬着腿。意思是猪丑陋无比,无一点儒雅风范,难登大雅之堂,故用包肚花油遮脸护面。可羊是美丽的,有歌词“我愿做一只小羊,静静偎依在你的身旁”。可先祖留下的丧葬文化,照样用花包肚油帕遮头,使人看不清那美丽的容貌,不知出于何故?可是反过来一想,这可能是先祖另一聪明的体现,弄一点蒙娜丽莎淡淡的忧伤,再造一点“犹抱琵琶半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态势,让你看得朦胧,欲罢不能,忧心忡忡,伤心加剧……

关中渭北传统习俗是儿子赡养父母,女儿给老人奉羊则认为女儿给儿子减轻了负担,儿媳对此要有回报。

回报什么?听民谣:“羊叫唤,穿孝衫”。所以在乐队迎接羊进厨房前,主孝媳要送给女儿女婿一孝褂子,几个女婿几件,不能少。血浓于水,女儿是亲的,女婿是不亲的,尽管是半个儿子,但终究不是一个,所以要回报,投桃报李一般。

孝褂子是提前裁逢好的,白的闪光,孝媳还须亲自给这假的“哥哥”或“弟弟”穿在身上,方算献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