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白山飨客 长白山飨客 2022-02-23 09:12

獾是一种广布于欧亚大陆的动物,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是微型的熊掌。獾的种类很多,长白山区的獾属于哪个亚种我搞不清楚。提起獾,就会想起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描写儿时玩伴叉獾的情景,只不过獾在绍兴称为猹,捕猎方式看来也和长白山区不一样。

长白山的介绍(长白山记忆12)(1)

​长白山地区捕獾有两种方式,一叫抠獾子,就是找到獾的洞穴,用锹或镐向洞内深挖,在适当的深度下好“套子”,然后点燃柴火,扔进洞里,利用浓烟熏獾,当獾外逃时随即被套子捕获。另一种方式就简单了,在观察獾进洞后,在洞口处下“套子”,第二天起早去收获,有一点需要记住,就是必须起早去查看是否套住獾。獾是一种聪明而又坚强的动物,被套住腿后,它会咬断自己的腿逃生,如果去晚了,也许会断腿逃命。

长白山的介绍(长白山记忆12)(2)

​有一年冬天,十几岁的我随哥哥去抠獾,就是用的烟熏法,很快就有收获。那时的长白山,生态已经受到很大破坏,獾的数量大为减少,一个洞穴也就一两只。听老人说,以前的长白山区,一个洞穴往往会住着好多獾,其中有一只一定是后背没有毛的。为什么呢?獾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掘土打洞,在掘到深处时,会有一只獾躺在地上,其他獾把抠下来的土放在它的肚子上,然后几只獾将它拖出洞穴,如此就完成了土方的外运,结果就是这只獾的背毛也就磨没了,这只獾也不叫獾,而称其为“土车子”。长大了才知道“土车子”学名叫做貉,是獾的伴生动物。

长白山的介绍(长白山记忆12)(3)

​ 獾在冬天是很肥的,肉有一种土腥味儿,焯水后可去除,当地人称这种方法为“紧”。去除土腥味的獾肉略油腻而极香,獾肉解馋,炖食蘸蒜泥就好,獾前脚可做小“熊掌”吃,无论形状还是味道大体相当,獾油可留下做治疗烫伤药,效果极佳,当年我家总是存有獾油,邻居烫伤了就会去讨要。

注: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已不允许猎杀野生的獾,目前不清楚有没有驯养的獾。再,野生动物不论是否受到保护,最好也不要食用,不明细菌可是有些传染病的病毒原。当年物质匮乏,什么动物都可能不幸成为人类补充蛋白质‬的倒霉蛋!之所以写这个东西,就是回想当年的残存记忆,无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