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的几部新片儿,要么烂,要么无聊到味同嚼蜡。

幸亏,当中有两部还算争气,拯救了片荒的我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

一部是之前推过的,全球最火的R级爽片《子弹列车》;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2)

一部则是今天这片。

毫不夸张地讲,厂长全程看得手心冒汗,热血沸腾,直到现在都回味无穷。

以至于,看完之后,还时不时回想起那震撼人心的场景——

在沉静的夜空下,住宅楼里人来人往。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3)

忽然,“轰”的一声。

楼内燃起凶猛的火花,瞬间将这座“庞然大物”吞没。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4)

房没了;

人也没了。

至此,影片的进度条已加载至99%。

话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雅典娜》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5)

揭晓谜底之前,厂长想先替本片拉拉票。

求求了各位,看看这部“遗珠”吧!

是的,与《子弹列车》刷屏全网的火爆相反,本片可谓是在网上“查无此片”,没有一丝丝的热度。

就连网友都跟着发愁。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6)

讲真,看到这条评论,作为在影评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厂长,怎么能置之不理呢。

于是,当时看罢,便马不停蹄就去看片。

一看不得了,瞬间被导演的胆大给惊喜了。

这尺度,是举国封杀的程度啊......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7)

故事发生在法国。

网络上,一段小视频被疯传,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

视频内容是一个男孩,被几个身穿警察制服的人,殴打、折磨,最后男孩趴在地面上,一动不动,没了呼吸。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8)

发生如此人神共愤的事情,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意料之中的,群众对此发起强烈的反抗。

先是男孩所属的社区“雅典娜”,进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有关部门找到,并交出几个涉事的警察。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9)

随后示威活动蔓延至全国,各个城市、社区积极响应,罢工,走出了家门。

他们或是摇旗呐喊;

或是打砸抢烧。

示威活动逐渐升级,从最初的烧旗帜,演变到抢夺警察的枪械,彻底走到了官方的对立面。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0)

这设定,听着是不是很疯狂。

咱就说,听不如看,导演拍出来的远比你想象的要疯狂得多。

援引一位网友说的——

这是一场史诗级别暴力的狂欢。

确实,整部影片在行云流水的长镜头,动人的配乐下,弥漫着一股壮烈、悲怆的气息。

示威的人宛如打了鸡血的钢铁斗士,他们铆足了劲儿,势必要让对方屈服。

为此,他们拿着枪,搜刮街区的所有角落,杀红了眼。

而为了应对这群“斗士”,警察和防爆队组成的官方选手,则拿出了看家本领,各种装备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他们一会儿上演速度与激情;

一会儿利用云梯,逼近示威队伍的阵营;

他们身体力行的体验了两个字:专业。

就这样,两大阵营,一个野干家,一个玩战术,硬碰硬,剧烈的碰撞溅出刺激、绚烂的火花。

此时此刻,让人不禁感叹,不愧是《悲惨世界》的导演!

当然了,厂长之所以推荐它,除了视听享受,还与它引人深思的故事有关。

随着暴乱逐步蔓延,关于“小视频”幕后错综复杂的种种,也一点一点浮出了水面。

主导示威活动的,是死去男孩的二哥卡林。

镇压示威活动的警察中,有死去男孩的大哥阿布。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1)

他是马里反恐战争英雄,与卡林的冲动相反,他主张和平解决,甚至,在风口浪尖上,他接受采访,否定了弟弟的这种解决方式。

后续,他更是带队潜入游行队伍的后方,试图抓住暴乱的领头人。

可以说,从几个主角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割裂、错乱的感情。

一边是亲人被虐待致死,一边是和平的信念。

阿布和卡林到底谁是对的?

是理智战胜感性,还是任由愤怒冲昏头脑,为亲人报仇雪恨?

对此,导演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精明又巧妙地把真相,一层一层剥开,摆到我们的面前。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2)

它展现了法国社会最真实、最丑陋的一面。

是的,这场示威游行称不上是“正义的战争”。

参加游行的人,皆是“雅典娜”社区的群众。

“雅典娜”在古希腊神话中,是智慧的化身,讽刺的是,在法国,这个社区是少数族裔聚居地。

作为外来移民,他们无法融入,且法国社会也没有友好地接纳他们。

再加上他们普遍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而雅典娜充斥着毒品、犯罪,是个无比混乱的社区。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3)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导致他们没有清晰的头脑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当那段“小视频”疯狂传播开来,他们瞬间就被煽动了。

其实,他们的暴力,不是为了同一社区死去的男孩。

而是随便找个借口,彻底、放肆地发泄压抑许久的怒火。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4)

比如一个细节是,卡林早在广播里听到新闻说,虐待男孩的“警察”身份存在疑点,他们或许并非是真正的警察。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5)

然而,他听到了,转身却依然投入到疯狂的“战斗”中。

刚开始,他扎着头发,还像个人。

到了后期,他走火入魔,其头发披散开来,由内而外散发着兽性的野蛮。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6)

看到这,或许你已经站到了警察的一边。

但猝不及防,导演又来泼了一盆凉水。

确实,奋斗在一线的制服英雄们很辛苦,他们需要压抑内心的委屈,冒着生命危险,去镇压游行。

然而,手握权力的一方,一旦过火,就容易站在正义的对立面,也成了“暴徒”。

比如他们明知前方是正在撤离的群众,而非暴动分子,却依然实施了恃强凌弱的催泪喷雾。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7)

为什么会这样?

导演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给出了答案。

片中,雅典娜社区有个看起来木讷,沉默寡言的退伍兵,他患有创伤应激综合症,整日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当外面炮火连天,他还戴着耳机,温柔地看着满园的花。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8)

当示威活动的局势变紧,他被转移到幼儿园,和老妇幼婴待在一起,成为被保护的对象。

强烈推荐这部颠覆三观的电影(命名最疯狂的电影)(19)

但,随着幼儿园沦陷,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

满脸的慈爱没了,转而露出平静、冷漠的表情。

他爆破专家的身份被唤醒,他替暴民填装炸药,文章开头炸楼那一幕就是他的杰作。

退伍兵前后的变化,透露着讽刺,具有批判性的意义。

正如你所见,影片处处展现了暴力,却也处处在反对、控诉暴力。

是啊,暴力不是维护弱小的工具。

它能摧残人性,把人变成禽兽;

一旦沾染了它,到底谁是暴徒便再也分不清了。

暴力带来的从来不是正义,而是实质性的毁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