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演员吴越的评价(演员吴越30岁以后)(1)

吴越

01

上一篇写完45岁的袁泉后,觉得不写吴越的话,实在可惜。

很多人肯定跟我一样,对她在影视作品里的名字或角色如雷贯耳,对真名却几乎不知道。

今年50岁,但已入行27年的她,显然是作品比人还要更有名气。

《我的前半生》里,她是令人讨厌的小三“凌玲”,《扫黑风暴》里,她是女一号“贺芸”,《大明风华》里,她是衬托孙若薇的太子妃“张妍”,《精英律师》里,她是爱冲动的“罗琦”。

2021年,她又饰演了足以载入中国话剧史的赖声川导演作品《如梦之梦》里戏份最重的“顾香兰”,更是让她火出圈外。

赖声川、《如梦之梦》和顾香兰,这样的戏份,没有哪一个女演员不会向往和渴望。

但对于她的报道,真的太少。

要不是去查资料,我对她的认识也仅是作品。

第一次对这个演员有印象,是因为她在《流金岁月》里的角色。

在剧中,她是精言集团的超级印钞机唐欣,是“老大”叶瑾言(陈道明饰)的左膀右臂,是蒋南孙(刘诗诗饰)在职场和情感上的导师之一。

哪怕是袁泉饰演的黛西,曾经也是败在她手下,才自叹不如的离开集团。

更确切的说,记住这个角色,完全是因为她说过的那些经典台词。她说:

“做生意要赚钱,这是做生意的一个底线”

“其实,工作、事业、爱情,这不是简单的好人和坏人就能区分的”

“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还有灰。一个人只有认可灰的存在,才能成熟起来”

“女人如花,开的漂亮很重要。有几个女人敢说,她一生都没有靠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去换那些她想要的东西?如果真的是这一,一个人一生都没有被人欣赏过,还挺失败”。

在知道前夫追求蒋南孙以后,她与蒋南孙在茶水间里有一段对话。

她告诉蒋南孙,自己当初离开前夫,是她才开始管理项目,所以什么都很乱,情绪管理很差,她不想把坏情绪带给儿子,但孩子的爸爸在情绪上要稳定很多。

最后,她又对蒋南孙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以后一定会知道,对一个女人来说,一个情绪稳定的男人是多么重要。一个人有安全感,是多么重要。”

观众时常“人戏不分”,曾一度给吴越有过不小的困扰。

《我的前半生》里,她饰演的“小三”凌玲,形象一反常态。

她不妖娆、不无理取闹,对男人也从不挤眉弄眼,甚至有些普通,却有难得的分寸感,既带有心机,又善解人意。

她把这样的“小三”演到颠覆传统认知,着实让不少已婚女性们都焦虑了一把:原来,能抢走别人老公的女人,竟然是这样。

因为这样的一个“小三”角色,她被骂上热搜,直至选择关闭微博的评论。

对于针对角色和她本人的恶意言论,她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心机女”。

她说:“即使爱情曾经让一个女人死去活来,,婚后的柴米油盐也让她从仙女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无论角色的正反,过于投入角色的演技也让她在被骂、被赞以后就爆火。

对于绝处逢生后的翻红,吴越没有笃定是因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而是很低调的说:

“今年,运气比较好一点。”

但是,人生就像是在演戏,不会简单的因为“运气好”就能演好一个角色的,你投入了多少的专注力,别人都可以看到。

她只不过是有自己的人生准则:生活过得简单一点,演戏就复杂一点。

对女演员吴越的评价(演员吴越30岁以后)(2)

吴越

02

在演艺圈这个尤其讲究各种“包装”的环境下,吴越却时常反其道而行之。

上《金星秀》时,她称自己“出生在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教中学语文,母亲教小学数学”。

但事实上,她的家世非比寻常,可谓“书香门第”。

吴越的父亲吴颐人,曾担任过上海闵行书画院的院长,是著名的书画家,师从丰子恺的大弟子钱君陶。

由于从小受家庭艺术的熏陶,她本人也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从来没有叛逆。

在演绎事业上,她不争不抢,哪怕遇到再喜欢的角色,她宁愿不演,但也不会去和其他人争。

热搜、绯闻和各种炒作,这些几乎是娱乐圈里见惯不怪的操作,她却避而远之。

对于她来讲,相比外在的嘈杂和繁乱,她更愿意让自己的人生慢下来,并踏实建立自己内在的那种秩序。

保留独处的状态,学会忙里偷闲,不拍戏的时候也经常在看书,分享一些有营养的表达,是她为自己的人生所找的节奏感。

闲暇时,吴越习惯听蒋勋的节目,也会在微博里分享一些自己最近看过的书、参加过的画展、听过的音乐,亦或者是回忆某次的旅行。

但是,微博评论依旧是处于关闭状态。

她说,这是自己分享给那些同类的人看的。

踏实演戏,在自己和“明星”之间划出界限,戏外的生活极少被公众知晓。

别人知晓的,也仅是来源于好友的描述:阳台上种了很多植物,有蟹爪兰、虎皮兰和柠檬树,但她不摘成熟的柠檬,也不允许别人摘。

无论时代有怎样的变化,她给自己的定位始终都是:演员。

不蹭热点,不给自己找话题,也不想办法添流量,保持与综艺节目之间的距离,49岁依然维持单身的现状。

她把自己的人生调到一个知进退、懂取舍、修身养性的状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柔韧生长。

不掏点心,挖点肝,就搞不定现实里的一些东西。但就像《扫黑风暴》里的那一句:

“即使身处黑暗深渊,也要心向光明”。

大道至简。

对女演员吴越的评价(演员吴越30岁以后)(3)

吴越

03

2006年,吴越34岁那年,陈建斌和她分手。

那一次感情变故以后,她至今已单身了16年。

而随后的那一年,因为超强度的接戏、拍戏,最终导致她的甲状腺发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调整。

在感情和身体问题的双重冲击之下,她坦言过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些焦虑、迷茫,也曾一度的感到着急和没有安全感。

所以,她把35岁看成了对人生觉悟的一个转折点。

2013年,演完《当生活欺骗了你》,41岁的她突然发觉自己在面临最大的问题:衰老。

尽管人已到中年,眼角纹也难以再去掩饰,拍戏念台词时也总是卡壳,但在片场以外的吴越总是保持素颜状态。

而她的日常穿搭,也只是简单的素裙、白鞋加衬衫,对待生活的方式反而愈加自然。

年轻时,她同样爱过、拼过,也怕自己会失去、会错过。

但如今,她终于卸下身上的包袱,有更多的包容,也有更大的格局。

偶尔接受采访时,她也极少去谈论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是把一些观点和感悟告诉别人,尤其是女性。

她说;

“30岁以后,你要建立一种安全感,真的是需要去学习的,尤其是女孩子。”

“有些人总能看到他有的,有些人总能看到他没有。十年后,总看到自己有的人和总看到自己没有的人,一定是结果不一样,状态也不一样。”

“我的安全感来源是学习,如果心是空的,那就会焦虑,因为我没有,我总等着别人给我,那万一有一天别人不给你了呢?分分钟而已。

那我不等别人给我,我自己给自己。我一块砖一块砖放进去,我的房子就有了。有了房子,我就安全了。”

“独立女性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智慧女性。因为有智慧,所以他很勇敢。她何来勇敢?因为她有定力。”

人有定力,才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调整自己,才能把事儿做好。

但现实中的很多人,不愿看一本书,网络上短短几千字的文章也唯恐避之不及,只会把自己在生活上的穷困、知识上的匮乏和情感上的不幸等,都归咎于其它,便终身被困。

人生的一大悲哀,是心里以为自己想要的安全感完全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

30岁时,如果自己做什么都还没有定力,是一个悲哀;30岁后还没有,就会是一场悲剧。

共勉。

对女演员吴越的评价(演员吴越30岁以后)(4)

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