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

论相声之现状(现在的相声怎么玩)(1)

如今相声、小品等传统曲艺遇到了发展瓶颈,如何在现阶段保持传统精髓又不失创新?在发展中体现新人的作用?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获悉,在国庆期间,《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在央视三套举行,以10月5日晚决赛第四场为例,当日亮相的六组作品,扎根生活,反映现实,努力将大道理融入小欢笑。

在比赛中,三组相声和三组小品作品两两穿插登台表演。由韦浙雍、卢丽芳、梁定潇带来的《月亮的笑脸》,讲述了一对农村夫妻在城里买房,却被保安误会的故事。整个作品全程采用广西方言进行表演,独特的方言魅力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地域特色。点评专家廖向红认为:“方言的运用有助于突显地域特征、增强生活气息、刻画人物性格,但也要考虑其他非方言区的广大观众。”

论相声之现状(现在的相声怎么玩)(2)

由金霏、陈曦带来的相声《一段相声的创作过程》,将自己创作相声的过程搬上了舞台,诞生了“咱俩的相声各写各的”“不如我们写个《虎口遐想》,你说这名字陌生不陌生”“他们讲的是姜昆掉进老虎洞里,这回我们讲个老虎掉进姜昆洞里”等金句。整段相声包袱密集,观众笑声不断,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点评专家魏文亮对他们赞不绝口,评价道:“两个人在创作上相得益彰,表演上层次分明,相声新人有这样的水平出类拔萃!”

张立儿、赵勇、李牧霏、张雷表演的《请和陌生人说话》,讲述了三位年轻人成为邻居,从冷漠相待、缺乏沟通到相互交流的故事,作品中所表现的同乘电梯互不说话,邻里之间乱丢垃圾等行为,映射了当前社会中越发冷漠的邻里关系,引发了观众的反思。点评专家方芳指出:“节目的立意很好,反应出了现在社会上的漠不关心。”但同时她也认为,整部作品的转折点缺乏力度,三人从冷漠到交流间需要有一个共患难、见真情的事件。

大新、张伯鑫带来的《追根溯源》,展现了北京、山东两地的地域特色,两人在整段相声中加上了大量的贯口和柳活儿(即为学唱),充分展现出相声演员优秀的基本功,也让观众享受了这场语言的盛宴。点评嘉宾魏文亮夸赞了两位演员的柳活儿,并鼓励其他相声演员要向经典学习、向大家学习。

论相声之现状(现在的相声怎么玩)(3)

作为评委,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表示,希望新时代的相声演员首先有“三新”:气质新——“侯宝林先生就最早提出了雅俗共赏,随着社会的发展,市井气息的东西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气、新的精神面貌”;语言要新——“诸如‘你别挨骂了、没听说过、呸’很多这种语言在过去的相声语言当中是存在的。现在一定要在自己的语境上有反映新时代的表达方式”;表演方式新——“过去,我们表演老太太时,吧唧嘴里面牙都没有了,现在的老人家们都很注意保护牙齿,尤其是在城市里面,老人家假牙也好、种植牙也好,过去那种老态龙钟的样子已经很少见了,所以这种旧的表演程式,也应该逐渐消失,不应该在我们的表演之列。”

另外,姜昆认为对相声还要有“三敬”:对观众有敬爱之情;对舞台有敬畏之感;对艺术要有敬业之恭。“别当玩儿似的,俩人耍贫嘴只要把人逗乐了就行,这就降低了标准。相声既然是语言的艺术,那就是要千锤百炼。

当谈到现在的曲艺作品是否还能做到针砭时弊时,本届大赛总导演秦新民以姜昆的《新虎口脱险》为例,“这就是一个针砭时弊的作品,在我们这次比赛当中,也有一些相声作品,对社会的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比如说,陈印泉和侯振鹏表演的作品,还有作品《如此师徒》等等。它的难点我想首先是要抓住什么样的时弊,怎么样去针砭,这就取决于我们创作者本身,特别是年轻创作者,思想文化素质以及他们的判断能力。”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任华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