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而苏州园林可以说是甲江南。今晚,东方卫视继续推出“中国古典艺术园林系列”专题,《今晚我们聊建筑》邀请到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者李颖春,一起来分享两座苏州园林——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的精妙之处。
网师园•环秀山庄
网师园与环秀山庄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个以理水见平远,一个以叠山见深长,两座都是以小致胜的苏州古典园林。
网师园
苏州城区的东南部,伫立着一座占地不过十亩的园林。它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花园名为“渔隐”,至清朝乾隆年间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是渔夫、渔翁的意思,园内娟秀的山水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而在此居住的也多为文人雅士。
网师园平面图
网师园中水面平静舒朗,建筑也安排得非常匀停。网师园中虽也使用了方池,但通过建筑和驳岸的处理把方的感觉削弱了。水池东边是巨大住宅的山墙。南边是一组宴乐之用的建筑,主厅堂是小山丛桂轩和濯缨水阁。北边是读书赏画之处,主建筑是竹外一枝轩和看松读画轩。西边是读书的别院,即著名的殿春簃。
网师园 竹外一枝轩 住宅山墙 濯缨水阁
这座宅园合一的府宅园林,保留着旧时世家完整的住宅群,围绕不到半亩的水池,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精巧幽深之至。网师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建筑之间互相对望,成山林之趣。
除了建筑的环绕排布,网师园对水面的精妙处理还在于驳岸和桥的设计。网师园中两种石材是分开用的,水面周边的一圈石材全部用黄石,别院则用的湖石。
网师园 拱桥与平桥对望
网师园的小桥被认为是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中提到的“断处架桥”做法的诠释。小桥架在一片大水面和一片小水面之间,作用就是隔而不断。网师园的一个方池有两处桥,分别在水池的西北角和东南角。这两座桥也建立了两个观景点,互相对望。
明轩
网师园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驰名中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先生的举荐与促成下,它开创了我国“园林艺术出口”的先河,漂洋过海去往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大都会博物馆以网师园中的别院“殿春簃”为蓝本建造了“明轩”,其特点与整个园林一致,都是小中见大。
环秀山庄
1997年第一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中,除了网师园还有一座小园,环秀山庄。园景以山为主,虽小却极具气势,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汉文化特色。戈氏叠山继承清代山水画家石涛的“笔意”,运用“大斧劈法”,既有远山之姿,又有层次分明的山势肌理。
环秀山庄
五代南唐之时,钱氏金谷园就落在环秀山庄的基址上。经过了历代的易主,修缮和损毁,现如今的环秀山庄只是它当中的一部分,其建筑也只留下了“补秋山房”。环秀山庄能够在不到三亩地的范围内营造出一种山林的感觉,贡献最大的便是叠山。
环秀山庄平面图
环秀山庄中山水互相缠绕,混若天成,园林大师陈从周曾评价说,“造园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环秀山庄的假山占地一亩,主峰和次峰之间的水面虽小,却低且浅,能够显得山比较高,并且山之间的距离会显得特别深邃。环秀山庄里只有一处L形的水面,位于主峰和次峰之间,水流布局为X形,非常简单的就呈现出了山水互相缠绕的感觉。
理水见平远,叠山见深长
假山主峰
李颖春表示两座园林都非常特别,皆是她个人非常喜欢的园林,但很难说更偏爱哪一座。巧合的是,网师园的水池和环秀山庄的假山在面积上是很接近的,都是不到一亩。然而,网师园可以在这不到一亩的小范围里呈现出平远的感觉,而环秀山庄却呈现出了深远。造园大师则是用了不同的方法:一个以理水见平远,一个以叠山见深长。
今晚24:25
《今晚我们聊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网师园 环秀山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