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莘

编辑/小影


都说奖励能够让孩子更有动力,可是雯雯最近很烦心。她说,给自己家孩子的奖励似乎没效果,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是很有兴趣,但热情不过几天。再次给孩子奖励的时候,孩子就失去了兴趣了,并且表现还很冷漠,更别说如何激发孩子的动力了。雯雯感到奇怪,就去问孩子,孩子说,妈妈你的奖励也太没有新意了,每次都一样。雯雯听了之后,就去买更加贵重的物品作为奖励,但情况也是差不多,没过多久孩子就变得冷淡,甚至看不上之前的奖励,似乎还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1)

奖励当然是能激发孩子的动力的,但雯雯给孩子的奖励不见效,却是因为她没有理解 "边际效益"的原因,同一种东西,供给越多,需求越少,那他的边际效益就越低,得到后的满足感就越低。

什么是"边际效益"

边际效益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件新的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由于新鲜感表现得尤为兴奋,也会出于好奇心去探索这件事。但是如果这件事重复多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达到体验边界时,也就彻底失去了新鲜感。

这就是为什么,给孩子奖励时,最初孩子是非常兴奋的,能给孩子带来动力,但重复多次的奖励就会让孩子失去了兴趣,奖励就起不到鼓励的作用了。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2)

因此,要让奖励起到相应的效果,家长需要避免一些误区。

家长在奖励孩子的时候,应该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1、没有做到奖惩结合。

有些家长一心想成为"慈父慈母",所以没有对孩子有惩罚行为,只有奖励行为。但这种一味的奖励行为则容易导致"边际效益",长此下去孩子便会认为奖励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就激不起任何的水花。同时,还会助长孩子只懂得索取的坏习惯,某一天如果不奖励孩子了,孩子有可能出现极端的行为。适当惩罚的存在不仅为了让孩子及时改正错误,还凸显了奖励的来之不易,不该被忽略。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3)

2、 奖励一成不变。

孩子较小的时候,一朵小红花就可以让他开心好久,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小红花显然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若家长依然以一成不变的小红花做奖励,孩子自然不感兴趣。而有些家长每次给孩子的奖励都是大同小异的,也会很快让孩子失去兴趣。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4)

3、 让奖励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就像文中开头提到雯雯的行为一样,她为了让奖励有新意,就去买更贵的物品做奖励,很容易让孩子看不上之前的奖励,则很会滋长孩子的虚荣心。而且有些家长还会以金钱作为奖励,让孩子将所有的奖励物质化,树立了一个错误的金钱观。

4、 让孩子过于依赖奖励。

有些孩子会以奖励为条件,家长不给与奖励的话,就不肯做作业等。这种情况很大可能是平时家长的奖励太多,让孩子太过依赖奖励并成为一种听话的必要条件。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5)

只有家长们走出奖励的误区,并且应该注意这四点,让奖励更多元化,才会让孩子对奖励充满期待。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更有效

1、简单而有意义的夸奖。

奖励未必都需要物质的,很多时候,孩子得到家长的一句肯定已经充满了动力。不过家长要注意夸奖孩子时不要空洞地对孩子说"你做得好""你好棒",而是具体展开来夸奖,比如"你这次考试得了第一,看得出来你很细心,很认真,也相信你有好好复习,你做得很好"。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6)

2、 用微笑化解孩子的难处。

研究实验表明,人从婴儿时期就心仪向自己微笑的人,因此孩子在得到家长的反应时,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是家长的情绪。如果孩子刚好考试考砸了不开心,家长的微笑亦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鼓励,无疑是能够让孩子重拾信心。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7)

3、 用行动鼓励孩子。

除了语言和微笑,一个拥抱,一个摸头,一个握手等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鼓励,也能增进亲子间的关系。尤其是拥抱,拥有一种让人燃发动力的神奇魔力。而家长平时可以多和孩子沟通,分析孩子遇到的事情,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自然就会有动力。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8)

4、 及时表达对孩子的期望。

每一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所期待,与其一味让孩子努力增加孩子的压力,不如直接表达对孩子的期望,但要注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只要告诉孩子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并和孩子分析以他目前的水平,应该如何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应该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

教育心理学反射效应讲解(学会边际效应原理)(9)

总而言之,奖励是可以多元化的,也未必是只有物质奖励。更多时候,无形的鼓励会比有形的奖励更能激发孩子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也不会因为物质奖励的一成不变而陷入"边界效应"的困境。而要使用物质奖励鼓励孩子,家长们就要注意避免总是用类似的奖励,还要有适当的惩罚。

其实奖励只是一种激发孩子动力的手段,偏离了这个目标,都是不合适的。而最重要的,是家长能够在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耐心引导孩子成长,让孩子保持信心去迎接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常分享育儿身边事,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影妈妈育儿经,为您答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