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还没有对象,想找个人送玫瑰都不行”

连“洪荒少女”傅园慧也在访谈中表示,自己从没有谈过恋爱,“怀疑自己会不会单身一辈子”。

长相、体型、性格、家境,都是左右爱情的因素,但还有一样东西成为你“脱单之路”的拦路虎。

单身基因——5-HT1A

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发生在人染色体5-HT1A基因上的微小差异,可能会影响人们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几率。

研究人员招募了近60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提取基因组DNA,分析5-HTA1基因rs629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后发现,携带“G”型基因的人比携带“C”型基因的人单身的可能性更大。“G”组人群中约有60%的人没有交往对象,“C”组的比例为50%。重要的是,这种关联无法用影响交往的其它因素来解释,比如相貌和财富。

究其原因,携带“G”型基因的人群产生的血清素较少。血清素与情绪和幸福感有关。科研人员已经知道,等位基因为“G”的人群感觉难以与他人亲密。另外,这类人群更容易神经质,出现抑郁。

单身基因——MHC基因

除了5-HTA1基因,MHC基因也被称为单身基因。

MHC基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组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控制着免疫排斥反应。MHC基因还与体味、面部特征有关。

早在1976年,日本的科学家首次发现,雄老鼠更愿意与MHC不同的雌老鼠交配。研究小组还发现,老鼠通过辨别异性的尿液气味,来选择MHC基因差异大的配偶。

这一发现引起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很快关注MHC基因差异与人类的择偶行为之间的关系。

1995年,瑞士的科学家进行了著名的“汗味T恤实验”,让一组男大学生连续两晚穿上指定的汗衫,然后让另一组年龄相仿的女学生们闻这些汗衫的味道,并标出令她们最愉悦的汗衫。结果研究者发现,这些年轻女孩更钟情于MHC基因与她们不同的男生。

为什么总是谈不了长久的恋爱 为什么你一直谈不成恋爱(1)

不过这些证据仍是基于研究者的实验结果,那么在人类实际的婚姻中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1997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检测和分析了400多对哈特莱特人夫妻的MHC基因,发现哈特莱特人在择偶时,趋向于避免与MHC基因相同的人结婚。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也发现,欧裔美国人夫妻之间的MHC基因差异要显著大于随机配对的男女。

据科学家们分析,人们更爱基因不同异性的原因,很可能是进化途径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基因策略,以增强基因的多样性,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原来我天生就比别人难找对象。。。

为什么总是谈不了长久的恋爱 为什么你一直谈不成恋爱(2)

昨天也是单身狗被无数“秀恩爱”打击后的报复日子。

写一张“我爱上别人了,我们分手吧”的纸条塞进超市巧克力的包装盒里;

在朋友圈发个声明:今天在朋友圈秀恩爱者,本人将截屏保存,如果以后结婚对象与现任不符,本人将把截屏打印出来,塞进红包,望各位慎重考虑,为自己的未来着想。

还有人更“丧心病狂”……把电影院的双座位号电影票全买了

其实单身狗们也不用着急,这个世界上还有2个词:“出轨”和“偷情”。

2015年,一个被黑客组织攻击的网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个注册用户高达4千多万人的网站——Ashley Madison,是一个专门提供约会、交友、婚外情服务的偷情网站,它的口号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为什么总是谈不了长久的恋爱 为什么你一直谈不成恋爱(3)

当偷情男女被抓住后,他们总会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现在,科学研究又帮偷情者们找到了一条新理由:“偷情非我意,全都怪基因。”

为什么总是谈不了长久的恋爱 为什么你一直谈不成恋爱(4)

偷情基因——ACPR1A基因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分析超过7000名女性的DNA和她们的生活方式,发现,这些女性中有6.4%的人行为不忠,大部分的出轨女性都携带着被称为“出轨基因”的AVPR1A基因变体。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携带两种AVPR1A基因,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因此有好几种可能的结合方式,但是这些变异类型通常只影响女性,很少影响男性。

为什么总是谈不了长久的恋爱 为什么你一直谈不成恋爱(5)

偷情基因——DRD4基因

不止女性哦,男性出轨也有内在原因,不然文章、陈赫、林丹怎么都前赴后继呢?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调查了180个年轻的男性与女性,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史与爱情观,然后再给他们做DRD4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大约25%的拥有DRD4基因的人比其他人出现不忠行为的几率要高出一倍多。而这些人一旦出轨,就更容易发生一夜情。

研究人员称拥有DRD4基因的人在偷情时,他们体内产生的化学反应与酒鬼贪杯、赌鬼摸牌时是类似的。因为DRD4基因能够影响大脑多巴胺的含量。

多巴胺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主要负责人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科学家用多巴胺来解释爱情,它参与情爱过程,激发情感。爱一个人,是因为体内分泌了旺盛的多巴胺,不再爱一个人,是因为这种奇怪的东西枯竭了。

虽然“单身”有了遗传原因,但“脱单”仍需自身努力!

虽然“花心”有了生物学解释,但不是“劈腿”的理由。

这些研究只是表明,一个具有这种基因类型的人做这些事的几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