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眼球内压力增高引起的一种不可逆的视力下降。在我国总人群中青光眼的发病率大约为1%,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青光眼是一类非常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来防止失明。

什么情况有青光眼(什么是青光眼)(1)

青光眼发病机制示意图(网上下载)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正常眼内压是靠房水的产生和排出的稳定来维持的,一旦房水的产生和排出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眼压失常。简单地说,青光眼就是房水产生过多大于排出量或者房水产生正常而排出受阻,滞留在眼内的房水多于正常。当压力高于正常,眼球内的组织和细胞受到高眼压损伤而功能异常,久之,这些细胞被高眼压压死,眼睛就失去了看清物体的功能。而且,死去的细胞是不可能再生,也就是永久性丧失了视功能。

青光眼的分类

按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和混合性青光眼。根据前房角是否开放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两大类,在我国,最常见的是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的症状和体征

很多青光眼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视力多数正常;也有些患者会出现眼红、眼眶酸胀、鼻根部发酸、偏头痛。晚间看白炽灯泡有彩虹光圈,视物模糊等。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以出现严重视力下降,伴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等全身症状。晚期患者,因发展到管状视野而夜间视力差、夜盲等,造成行动不便。

如有上述症状者,应及时就医。检查会发现眼压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变浅。检查眼底会发现视神经萎缩的杯盘比增大,视盘上出血等表现。视野检查可出现中心暗点、弓形暗点或管状视野缺损。

青光眼的治疗

早期青光眼可用几种抗青光眼滴眼剂治疗,把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对急性发作患者,还要加口服降眼压药物或静脉滴注降眼压药物。对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可用激光做虹膜周切治疗。

如果用几种降眼压滴眼剂还不能控制青光眼发展,就要做抗青光眼的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是“小梁切除术”,是通过手术方法,把眼内的房水引流到眼外来降低眼压。最新进展的手术方法还有“引流阀植入术”和“小梁切开术”等。医生会根据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及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哪些人群容易患青光眼?

①暗光下阅读和看手机;②长时间玩游戏和长时间使用电脑;③有青光眼遗传基因;④曾有视神经受损;⑤眼睛疲劳得不到缓解;⑥有高眼压倾向;⑦50岁以上的人群和高度近视患者;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如果你属于以上青光眼病高发人群,建议最好每年定期去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一旦确认患有青光眼,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用药,不能随意减量或停药。还要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根据眼压控制状态进行药物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