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图片为笔者所拍)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1)

下面这些字你认识吗?

仐、㘯、仃、卩、圵、迠、厷、㝉、辺、歺。。。

他们分别对应的是:

食、场、停、部、壤、建、雄、宣、道、餐。。。

这就是发生在70年代的汉字简化大革命

是不是叫你有些目瞪口呆?

是不是叫你有些不可思议?

是不是很诧异这汉字还可以简化成这样?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2)

摘自网络▲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3)

摘自网络▲

是的

这就是俺亲自看到的、读过的、写过的

二——简——字

还有一些简化字

在电脑上已经无法打出来

如:

“尸”字下面加一个“一”字读“展”

“井”字右边加三“丿”读“影”

“火”字右边加“乚”读“煤”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

简化字的盛行

还在老百姓极为看重的姓氏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就是受害者之一

本是阎王的“阎”却简化成了“闫”

害得我家兄弟姊妹的姓不是“阎”就是“闫”

搞得好像不是亲兄妹的一样

“阎”和“闫”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姓好吧

好在姓名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也没有什么好在乎的

加上更姓换名实在是一件不容易、很麻烦的事

也就只有无奈

也就只有作罢

也就只有随它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4)

摘自网络▲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5)

摘自网络▲

曾有人对第一次简化字戏谑道:

厂(廠)房全空

开关(開關)无门

亲(親)人不见

爱(愛)不存心

是不是很有意思

简化后写起来是不是省了很多的笔墨?

中国汉字曾经历了

繁体字、简化字、二简字三个阶段

什么叫“二简字”?

就是在第一次简化字的基础上再次简化

二次简化简直是一次反智商、很迷茫、难理喻的操作

第一次简化是为了扫盲

业界认为很成功

第二次简化有人认为是瞎搞

坊间公认的很弱智

害人不浅的二次简化字

误人子弟的二次简化字

深受其害的二次简化字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6)

买房时需要夫妻二人的结婚证和身份证

两证上的姓名必须一致

但结婚证上老伴的名是“金”字部首加一个“迠”

而身份证上的名则是“键”

害得咱不得不去补办结婚证

不然房产证办不下来啊

搞得像二婚似的

汉字的第一次简化发生在50年代

咱还没出生

第二次简化发生在70年代

正是咱疯狂吸吮文化知识的时期

也正是二次简化字盛行的阶段

好在1986年的6月

国务院宣布废除了“二简字”的推广

但我的姓

再也无法变回已经传了好几代人的真姓

副经理千万不要写成付经理

付经理应该是姓“付”的经理

姓“戴”的就不能姓“代”

姓“詹”的就不能姓“占”

姓“傅”的就不能姓“付”

姓“蓝”的就不能姓“兰”

。。。。。。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7)

为什么要二次简化汉字(这些我等还经常用的简化汉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