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对宝宝健康成长更有利,也是很多医生专家所建议的,我不反对母乳喂养,能母乳喂养孩子的肯定首选母乳。只是希望更多宝妈宝爸能注意到母乳喂养的一些误区,理性对待母乳路上的每一个陷坑,把孩子健康和情感链接放到首位,不要为了母乳而母乳。给孩子需要的,而不是你所有的,这才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没有纯母乳喂养就不是好妈妈吗(就不是母亲了吗)(1)

为什么要对母乳如此执着?爱是链接,不是连接。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女人群里一堆手指头戳过来:“你这是大胸的不知道平胸苦,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放了火还不准别人点灯!”

事实胜于雄辩,我的确是母乳了楚楚大公主。但是事实一定是正确的吗?母乳真的就一好百般宜吗?我看也不见得。

5月20日是花式情人节,各大品牌又做起了爱的文章,谈感情势必要伤钱,买买买成了永恒的情感主题。但5.20还是全国母乳喂养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大家聊聊母乳喂养的那些事儿。

楚楚生下来后先送到了新生儿科监护,我卸完货回到病房,有点无所事事。有个催乳师过来推销,看到我奶水流得满床都是,老公、老妈、婆婆轮番上阵,拿个杯子在接奶,赶紧问我们秘方。我妈骄傲地挺身而出(请注意这个动作):随我。

对了,能不能母乳喂养的第一个判断根据:看外婆。如果外婆母乳,女儿多半也会母乳,这是有遗传因素在的。我有个小姐妹,她在深圳生娃后,从香港请了个据说是最好的催乳师,催了两个月也没催出来。一问,自己是吃米糊长大的,妈妈是喝米汤长大的,外婆是喝羊奶长大的。一脉相承地没有奶,基因有时候是个令人无力驳击的敌人。

没有纯母乳喂养就不是好妈妈吗(就不是母亲了吗)(2)

有个男同胞跟我说:我就喜欢大胸妹,养孩子不花奶粉钱。我嗤他一声:明明你老婆是个平胸,奶还挺多的。有没有母乳,跟胸大胸小没有必然联系,只跟母亲体内的泌乳激素和乳腺管是否通畅有关。大胸在母乳喂养这里并没有绝对优势,平胸妈咪完全不用介意,只要你月经正常、腺管畅通,基本都会产生母乳。

至于男人喜欢什么胸,那是审美决定的,并不能以实用价值来作为依据。

所有人都必须母乳吗?

虽然母乳喂养是生物法则里既定默认的,但有的人就是不适合母乳。有的老年人不能理解,觉得女人嘛,能生就能养,只生不养肯定是妈妈有问题。这个逻辑是对的,只是逻辑的落脚点放错了,母乳能不能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母亲。

除了妈妈催乳失败、妈妈有特殊疾病、妈妈服用了药物外,有的宝宝也并不适合母乳喂养。如果宝宝有乳糖血症、枫糖尿病、苯酮尿症、婴儿乳糖不耐受等疾病,或者是无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早产儿、未经手术的唇腭裂患儿,都需要用代乳品来喂养。

即使一开始母乳成功了,也不代表可以母乳到底,母乳也会有风险。有段时间楚楚母乳性腹泻,只要一吃母乳,马上起反应。搞得大家都很绝望。好不容易通过我的饮食调节、作息改变弄好了,又被医生说:怀疑你这个母乳质量不高,建议添加特种奶粉。

没有纯母乳喂养就不是好妈妈吗(就不是母亲了吗)(3)

更令人悲伤的案例是,2012年德国的一对新手父母,在奶量不足的情况下,坚持纯母乳喂养。尽管吃奶时间越来越长,吃了几乎14个小时也只排便6次排尿3次。到出生的第三天,孩子的体重比出生时下降了9.7%,最后因为脱水导致心脏停止跳动。2月25日出生,第四天送进抢救室,3月15日离世。尽管这对父母后来又有了2个孩子,但他们依然觉得 “如果当时我给他冲一瓶奶粉喝,他就不会死。”

所谓存在即是合理。我不排斥奶粉,正是因为看到、听到、经历到了母乳和奶粉的区别。奶粉并不是洪水猛兽,它的出现,正是为了帮助那些不能够实现母乳喂养的人。母乳好处多多,然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不可替代的婴儿食品。

不母乳,就不母亲了吗?

我闺蜜,就那个被学生挖坑的女老师,最渴望的就是母乳喂养。曾经深更半夜给我打电话:“你知道吗?当我抱着儿子,看着他娇嫩的脸庞、清澈的双眼,大口大口地吞咽着奶水,我却只能扶着奶瓶。我的心里像针在扎,我觉得我丧失了一个做母亲最基本的权利,我不能给我的儿子最基本的供养。”

她催乳失败了,很沮丧。我就给她讲了恒河猴的故事:科学家为了研究孩子的情感依恋,在小猴子身上进行实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所长哈洛用两个代理妈妈来养育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一个代理妈妈是铁丝做成的,在它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是用类似真母猴的肤质软布做成的,但不安奶瓶。

没有纯母乳喂养就不是好妈妈吗(就不是母亲了吗)(4)

结果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使奶瓶安在铁丝妈妈身上,小猴也不愿意在铁丝妈妈身边多呆,只在感觉饿了才跑去吃奶,其余时间则都依偎在布妈妈的怀里。如果铁丝妈妈身上没有奶瓶,而布妈妈身上有,小猴很快就和布妈妈难舍难分,忘记了铁丝妈妈。

她听完说:“那你意思就是,有奶只是娘,有爱才是妈么?”你看,聪明人就是这点好,看问题看得很通透。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并不是有没有奶吃,而在于有没有温暖、柔软的接触。只要你是抱着孩子在喂,并且在喂养的过程中保持与孩子的眼神交流、亲密互动,微微笑、拉拉小手、摸摸小脚,让宝宝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意,即使不母乳,也可以跟孩子建立起亲密的链接。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不在于营养成分的强调,而在于构建起母子情意的良性传递。

如果要母乳

有哪些坑需要躲?

奶水上面无小事,存奶挤奶最好都有万全之策

好多妈妈会在论坛里、朋友圈子里打听,母乳喂养要准备些什么东西,有人会说挤奶器没有多大必要,有的人会说手动的就足够了。但其实我们并不能预知自己的奶量是多少,所以这些建议都不过是个人经历给出的案例分享。真的要做到万无一失,我觉得还是要尽可能配齐且高配。如果电动的能够提供比手动更好的价值,我们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还把自己放在风险里?

没有纯母乳喂养就不是好妈妈吗(就不是母亲了吗)(5)

我一开始连手动都没准备,因为我妈、我婆婆当年都没用过啊对不对?然而产后第三天奶就爆了,乳房里东一坨西一坨全是硬块,摸着就像黑洞里爆炸了的空间站,还在不停地核变。闺蜜紧急发过来一个手动的,结果真是不好用。全家上阵轮番机械运动,全部都喊指关节受损要断掌了,我更是因为挤奶留下了月子病。不堪回首。电动挤奶器到手后,全家都轻松了。科技真的能改变生活。

没有人能预知你的奶量

爆奶会让你猝不及防

我前面说过,没有经历过通乳和催乳的煎熬,但有奶太多无处安放和爆奶的痛苦。当时的情况是,楚楚吃个三分钟就仰面一躺,面带微笑宛若贵妃醉奶。无论怎么弹脚心,都不会再多喝一口。不得已,把奶寄出来放冰箱。每顿都能出180ml左右的初乳,黄澄澄的,很快就占领了冰箱的每个角落。

孩儿他爸克服心理障碍喝了几次,也实在受不了。我妈说,要不我们送人吧?或者拿来烧汤?我说好啊,你不是老说我是吃你奶长大的么?那我现在还给你啊,以后咱俩就两清啦。玩笑归玩笑,实在是没地方摆。本来想着存个半年让娃一直喝母乳,结果一个疏忽没及时交电费,导致冰箱停电存奶融化全作废了,只好降格做成肥皂。

重视母乳的质量

更要注意妈妈的营养转化能力

有的妈妈母乳进展很顺利,但喂啊喂,奶量就是不多,孩子也长得不怎么好。还有的妈妈,奶量很多,但孩子生长指标也不怎么好。这个时候就要重视母乳质量了。虽然现在通行且卓有有效的理念是,母乳顺应供需,宝宝多吸妈妈就多产,但也有因人而异的因素。

还是以我为例。我是内陆长大的,从小吃四条腿的家养牲畜,头身尾血骨皮,还要加点热油搁葱姜蒜辣椒花椒一顿爆炒。生孩子的时候在江南,饮食极为清淡,且吃鱼虾蟹鳗鳌之类的优质高蛋白。

头两个月,我妈负责我的饮食,除了不加辣椒和花椒,其它做法保持小时候的味道,只在有兴趣的时候吃点奶奶做的高蛋白。那段时间,各种爆奶。两个月后我妈走了,第二天奶量就降下来,到第三天、第四天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很危险了。

这里完全没有心理因素的问题,因为我妈在的时候经常跟我花式拌嘴,母女关系很是麻辣,互相之间添了很多堵。反倒是跟婆婆相处,和风细雨的。后来我发现,只有在热量够的时候奶才会多起来,而江南的高蛋白好则好矣,但它们多是寒凉食品,并不能让我产生足够的热量来发奶。这个推断后来被一位名老中医证实了,他告诉我,我的体质并不能消化吸收这些高蛋白,吃了它们只是满足口福而不能转化为能量,不但自己不能用,也不能带到奶水中。那段时间,楚楚的体检指标非常难看。

没有纯母乳喂养就不是好妈妈吗(就不是母亲了吗)(6)

我本来以为是自己矫情,是极度特别的个案,接触了更多母乳妈妈之后才发现,这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情况。有个闽南姑娘嫁到四川,也是因为找不到符合自己体质的家乡食材,没有办法按照家乡方式烹饪,奶量一天比一天少,才一个半月就自动停奶了。她说我根本喝不了四川的猪蹄汤、鲫鱼汤,我们那边发奶都是用猪肺。甚至重庆的媳妇到了四川,也因为鲫鱼汤里不加姜,导致奶不出。奶水也会水土不服这回事,并不是开玩笑。

当然了,诸如大胸有奶、手动挤奶、公鸡发奶、猪肺发奶、醪糟发奶、墨鱼发奶……这些言之灼灼的建议,都是个人经验之谈。而对于经验这回事,那都是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要自己做决定。

母乳喂养对宝宝健康成长更有利,也是很多医生专家所建议的,我不反对母乳喂养,能母乳喂养孩子的肯定首选母乳。只是希望更多宝妈宝爸能注意到母乳喂养的一些误区,理性对待母乳路上的每一个陷坑,把孩子健康和情感链接放到首位,不要为了母乳而母乳。给孩子需要的,而不是你所有的,这才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宝宝树快乐早教】

早教知识、亲子互动、儿歌动画 、一应俱全

米卡成长天地,小恐龙伴你成长,让我们快乐地学习!

好习惯/好性格/自然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