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刚好出生在建国初或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这一代,历经战火硝烟弥漫,也经历过建国初期的风雨飘摇,生活上是艰苦又磨难,所以大都练就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坚强不屈的品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老一辈认为他们的下一代必须结婚?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一辈认为他们的下一代必须结婚(父辈吾辈儿辈)

老一辈认为他们的下一代必须结婚

父辈,刚好出生在建国初或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这一代,历经战火硝烟弥漫,也经历过建国初期的风雨飘摇,生活上是艰苦又磨难,所以大都练就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坚强不屈的品质。

我们没有亲身经历那种场景,只是在影视里历史重现中的镜头中看见,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他们那辈人的困苦磨难,但确实能感知那时期人们所受的困难与苦痛。特别是祖辈们,可以说一辈子都没享过福。国家被侵略,有血性的国人一定要奋起反抗,与之战斗,就一定要有所牺牲了!因此,就是现在每次从电视机前看到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矗立着,总有一种庄严的神圣的情感从心中油然而生——向我们伟大的抗战英雄烈士们致敬!

他们这辈人经历过漫长的战乱,虽然奉献出一片丹心热血,是英雄本色与钢铁长城的象征。但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困苦,生活没多少幸福感可言。

吾辈,出生在六七几年代。虽然幼时经历了缺粮少衣,物资匮乏,但社会基本稳定,人们自耕自给自足,基本上能够温饱。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外资的引进,工厂的林立,人们有工可做,经商的也迎来了商机,经济腾飞了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好像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这时候,儿辈陆续来到这世上,所以说“晚辈”这辈人都是含着金匙子出生的。就算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工家庭,至少衣食无忧。且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九年的义务教育也使得这代人普遍有文化,大学生普遍是这代人的标签。

儿辈看起来是时代的宠儿,可也承载着一定的心里压力。父母由于当时的贫穷的局限而书读少了,所以都把希望寄托在儿辈身上,什么事都不要儿女做,你们专心致志地学习就好了。这种骄惯其实对“晚辈”来说是一种荼毒,平常十指不沾阳春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很低。也造成了一种现象:读书的时候成绩不错,可一趟走进社会工作,工作业务能力却一般。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晚辈,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综合素质都很好。

说到这,关于父辈,吾辈和儿辈,这三代人,哪代人最具幸福感?这时候肯定大部分人都会选晚辈。因为他们是时代的宠儿,出生在欣欣向荣的社会里,不用挨饿受寒,一般都不用干农活,连家务都少做,还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疼着,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手机电脑随意用(指大学期间,高中以下学校一般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的,怕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而误了学习),不懂的百度一下,出门不识路可以导航,信息时代啊这叫一个方便。你说这代人不最具幸福感爆棚吗?

就我个人来说,他们这代人还是有所欠缺的,最欠缺的就是家乡情怀。

吾辈这代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好多人都背井离乡出外打拼,随之把家都安在了他乡(城市、县城)。而“儿”辈这代人几乎都出生在他乡,生长也在他乡,家乡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感情色彩。记得我自己的儿子在小的时候我带他回老家,到了晚上的时候,他看到周围都是陌生的环境就噪嗓着喊着“我要回家,妈妈我们回去吧,我不想在这过夜了!”那时候我真的好无语,明明这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乡啊!

也许,这也是应了“日久他乡即故乡”这句话吧!

可吾辈就放不下这种家乡情怀,怎么说老家就是根,我们只是移栽出来暂时生长在这里,最后还是要落叶归根的。以前自己还没买房的时候,这种情感更甚,感觉自己像浮萍一样随波飘流。

不管身在何处,对家乡总有一份惦记,儿时地头田间㚏走,和小伙伴们的玩耍,溪水是那么的清澈,草儿是那么的青绿,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有时还有成群的鸟儿从头上飞过呢……这些都是吾辈的记忆宝库!现在家乡还有老母亲,老一辈在老家住习惯了,来到县城市里反而住不舒适,家乡还有亲人们,这些都是割舍不了的牵挂!思也切切,念也切切,家乡永远是吾辈魂牵梦萦的地方!

所以说,吾辈小时候虽然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可我们爱劳动,邻里关系密切,大家互帮互助。朴素的农村生活养成了我们勤俭持家,辛勤拼搏的良好素质。吾辈人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㚒心层,压力山大啊!有压力才有动力,让我们吾辈动起来,干起来,我们才是幸福感满满的一代!

当然,要想拥有满满的幸福感,还要指望我们的晚辈能成才:学业有成,找到好工作,遇到好姻缘,然后给我们吾辈又带来新生的一代……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幸福也一代传一代!

父辈,吾辈,儿辈,你说哪一代人最幸福?

其实,我们都生活在解放了的新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一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