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与无锡,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宁波与无锡,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一个是江南圣地;一个是东亚文化之都、一个是中国最宜居城市。宁波经济总量已超越无锡,但无锡人均GDP仍然全国第二,江苏省第一。下面通过各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两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

一、国土面积及人口对比

宁波市国土面积为9365平方公里;人口为大约800万(2018);无锡市国土面积4628平方公里;人口650万左右。显然,宁波市的面积比无锡大了4737平方公里,是无锡市的2倍多。而宁波市的人口也比无锡多了约150万人。

二、GDP经济总量对比

据宁波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公布的2020年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宁波市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8.7亿元,同比增长3.3%;无锡公布的2020年全年GDP,总值为12370亿元,因此,宁波省自2019年之后再次力压无锡。宁波GDP总量比无锡多出了大约38个亿。事实上,反超数据上来看,宁波依然没有拉开明显的身位及距离,不排除无锡的未来反超,但从宁波经济发展强势度及潜力来看,宁波经济总量趋势更强劲,毕竟宁波是副省级市场叠加计划单列市,经济体量大于无锡。

三、人均GDP对比

2020年全国城市人均GDP排名,综合国家统计局及地方统计局及各网站情况数据:宁波市2020人均GDP为14.53万元;排名全国第12;无锡市人均GDP为18.77万元,排名全国第二,江苏省第一,无锡遥遥领先。无锡人均GDP在全国仅次于深圳市的20.59万元。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2)

可以说,人均GDP是经济指标中最具含金量的指标。假如说GDP反映的是经济实力及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则是经济富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的发达程度。(2020年,中国的GDP为1015986亿元,人均GDP为72371元)

江苏及浙江都是中国响当当的富裕省份,因此,无锡及宁波GDP及人均GDP比较高是有经济基础的,如果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均GDP在10万以上的省份有5个,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

人均GDP处在9万级别的省份有2个:广东、天津;人均GDP处在8万级别的省份有1个:重庆;人均GDP处在7万级的省份有2个:湖北、山东;人均GDP处在6万级的省份有4个:内蒙古、陕西、安徽、湖南;

人均GDP处在6万级的省份有9个:海南、四川、辽宁、河南、宁夏、江西、新疆、西藏、云南;人均GDP处在4万级的省份有6个:青海、贵州、河北、山西、吉林、广西;人均GDP处在3万级的省份有2个:黑龙江、甘肃。可见,江苏及浙江本身就是经济大省,相比人均GDP自然高于其他地区。

四、财政收入上的对比

宁波市2020年财政收入1500.8元,税比83.2%; 无锡财政收入为1075.7元,税比82.7%。宁波市财政收入是无锡市的1.39倍,比无锡多出了425.1亿元,宁波遥遥领先于无锡。

宁波2020年第三季度税收收入超过了500亿元,达到561.88亿元;而无锡2020年第三季度税收收入为390.11亿元,同比增长18.65%,无锡市的税收增幅在这8个城市(参比城市为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东莞、佛山)中排名第一。充分说明无锡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高,尤其是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无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值得学习借鉴。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3)

无锡经济发展得不错,各项经济指标,如金融存款、财政收入、金融业增加值、GDP、财政收入、保费、居民收入、消费支出、个税、增值税、外贸、工业、社会消费品总额、上市公司、全社会用电量等等,在全国排名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无锡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方面做得不错的,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国经济质量最优质的城市之一,是一座经济基础扎实、实力较强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城市的生产总值(GDP)是这个地区的全部生产值,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表现,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国力与财富。

而财政收入,是政府部门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因此,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足及富裕的状况。

一般预算收入是由税收收入和非税组成,而税收收入才是真金白银,非税是除了部分硬性收费外,来补充税收不足的。当然衡量经济实力还是得看其中的税收收入。在2020年,宁波个人所得税收入为240亿元,而无锡为129亿元。

五、中国百强城市排名对比

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该榜单自2015年起已经连续第6年发布,榜单以GDP排行前110位的城市作为评选范围,再根据各大城市硬经济指标和软经济指标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位居榜单前五位。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4)

宁波市在百强中排名第15位,在硬经济指标分值、软经济指标分值、综合分值上分别为:68.25、52.01、62.04;而无锡市在百强中排名第12位,力压宁波市。三项分值分别为:67.99、58.73、64.45。无锡的总分甚至还超过了长沙市、郑州市、西安市、济南市、青岛市、福州市、合肥市、大连市等这些省会城市,毕竟无锡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级市,十分不容易。

六、城市级别上对比

宁波市是副省级市场 计划单列市,拥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限的城市,宁波也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大陆综合竞争力前15强城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重要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其中,宁波港曾经被国际港航界权威杂志——英国《集装箱国际》评为“世界五佳港口”。宁波曾经被授予“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5)

无锡是普通的地级市,与宁波相比级别相差很大。但无锡是苏锡常的中心,长三角的地理中心。 无锡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值得一提的是,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

七、经济产业上的对比

宁波市规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042亿元。2020年,宁波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17887.1亿元、4042亿元,比2015年增长30%、56.9%;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24.2%,比2015年提高4.7个百分点,连续5年居浙江省省首位。

宁波拥有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21家、超10亿工业企业193家,21家企业入围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名单。宁波在推动产融结合方面,宁波深入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全市累计制造业上市公司总数达111家。其中,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达78家,2019年总营收2954亿元。“十三五”期间,43家宁波制造业企业挂牌上市,制造业产融结合迈入高成长阶段。此外,宁波单项冠军上市公司已达28家。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6)

2020年,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9.7%、57.9%、53.9%。其中,健康制造、人工智能、高技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4.9%、13.0%、9.7%;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312.3亿元,比2017年增长7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首次突破1000亿元,比2015年增长169.2%。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曾经联合启信宝,提取了8大热门新兴产业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企业数量,并通过它们反映出的城市产业集聚度,作为研究全国产业分布的切口。作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城的宁波,在很多领域表现可圈可点:新兴产业八大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

比如宁波在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5名,而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布分别处于全国第6、第10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八大新行业里,能够在4大领域企业规模位居全国前5位的城市,只有上海、深圳、宁波这三座城市。

如果将8大行业的排名累加起来,宁波相关企业集聚规模高居全国第3,仅次于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宁波甚至超过北京、广州、重庆、天津等实力城市。相比之下,同处于长三角“工业巨头”苏州,仅仅在新能源、工业互联网这2大领域表现突出,而浙江龙头城市杭州仅在大数据领域位居全国第5。

宁波在高端装备、新材料上的表现十分突出,宁波的高端装备位居全国第2,仅次于上海;宁波的新材料全国第3,仅次于上海、深圳。

2020年,宁波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特别是新材料、高端装备(含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引领产业继续支撑产业整体快速发展,分别实现产值1560亿元、1589亿元和848亿元,产值规模占全部行业的比重达76%,因此,宁波的产业新动能“反哺”趋势逐步开始显现。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宁波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近30%,而在2016年,该比例仅为17.3%。未来宁波的新兴产业值得看好。

无锡市2020年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594.50亿元,同比增长6.3%,无锡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68.80亿元,同比增长6.6%,增幅位列苏南第一。无锡在2020年33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69.7%。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行业产值增长14.6%其中,产值占比近七成的通信电子行业实现产值2634.25亿元,增长17.2%。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7)

若分行业看,1-12月,无锡市十大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情况:通信电子业增长16.0%、电气机械业增长5.9%、黑色金属业增长6.5%、有色金属业增长14.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7%、汽车制造业增长8.5%、金属制品业增长3.1%、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月18日,无锡市政府出台《无锡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这是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出台的5G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全市5G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5G精品网络,构建全国驰名的5G产业基地,建设全国领先的5G应用示范城市。

2020年4月22日,无锡正式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该中心是无锡市第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全省首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家级创新中心。无锡中心依托华进半导体组建,汇聚了中科院微电子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深南电路、晶方科技等多家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

早在2019年,无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增量和总量均为江苏全省第一。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8)

无锡拥有华虹、海力士、阿斯利康“三大巨头”企业。比如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华虹无锡项目历来令人瞩目:从战略地位上来看,这是华虹集团在上海以外、长三角区域布局的首个制造项目,是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举措,是无锡市“十三五”重大产业项目之一,如果从投资体量上来看,超百亿美元的投资总额使其成为无锡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海力士半导体是世界第三大DRAM制造商。SK海力士在无锡投资已累计超过200亿美元,是韩国SK集团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江苏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外资投资企业。

无锡拥有全球制药业巨头阿斯利康。阿斯利康在诸多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富于创新,卓有成效的处方药产品,包括消化、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麻醉、呼吸和抗感染领域等,其中许多产品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9)

无锡新兴产业发展十分突出,比如无锡是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全国首个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全国首个高标准全光网城市、全国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示范城市,无锡尤其以物联网等高科技推动着一次全新的转型。

无锡已是世界物联网之都,无锡连续四次举办世界级的物联网大会。“世界物联网看中国,中国物联网看无锡”。早在2019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营收超2800亿元,接近全国1/4,五年平均增速保持20%以上。

隶属于无锡的江阴是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一名,曾经是中国三连冠!在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十二年蝉联榜首。江阴市19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因此在国内各县级市中位居第二,经济总量仅次于昆山市。江阴民营经济发达,是城镇经济的领跑者,被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江阴曾有36家上市公司,曾经在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十二年蝉联榜首。

八、从研究所数量来看

宁波拥有一个重量级的——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中国科学院在浙江布局建立的首家国家级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向"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推进的新阶段,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一个新的直属科研机构。不仅填补了当时中科院在全省研究机构中布局的空白,也极大地提升了宁波乃至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宁波乃至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已成为全省新材料技术研究的人才、技术和创新高地。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0)

宁波中物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物光电所)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与鄞州区人民政府于2013年3月20日共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中区政府出资6500万元,中物院出资3500万元。已初步完成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研究中心和激光工程应用研究中心两个中心的组建,已聚集高端创新创业项目4个,其中3315计划立项项目两个,孵化企业16家。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竟然拥有全国及江苏省数一数二的研究所,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级市,其研究所数量之多在中国实属罕见,比如大名鼎鼎的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其高性能计算机产品包括神威系列大型MPP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和神威系列集群计算机系统两大类。 1996年11月,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了神威I高性能计算机系统(MPP),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840亿次,位居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江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多机巨型计算机系统、第一台每秒十亿次计算机、第一台每秒数千亿次计算机。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1)

再比如研发制造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的无锡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第702所)。

江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总参第56研究所)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第702所)

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中航607研究所)

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无锡614所)

中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总装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总装工程兵研究一所)

中电集团58所(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实验淡水鱼业研究中心

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院研究设计院

国家建材局无锡自动局部控制设备研究设计院

中国纺机集团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

中国电子中船重工第703研究所无锡分部

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无锡应用研究中心

省属研究所如下:

江苏血吸虫病研究所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江苏省电子产品监督研究所(江南研究室)

江苏省纺织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九、从土地财政依赖度对比

CRIC数据显示,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也发布一项2019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报告,土地财政收入仍是地方财政收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土地财政依赖度这一比值,通过细化分析,可以将30个典型城市分为三大类: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2)

一是超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100%),占据样本城市的四成。这些城市有一个很大的共性,那就是城市新区建设比较迅猛,财政相对偏紧,想通过卖地缓解财政压力,造成了土地财政的超高依赖。

二是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50%~100%),接近样本城市的五成。这些城市总体上规划建设节奏达不到上述超高土地依赖城市,土地出让面积增加较为平稳。由于受城市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财政压力较大,土地出让依然是解决财政的主要方式。

三是土地财政依赖较低的城市较少(包含深圳、上海、北京和无锡四个城市。比如典型的深圳,土地财政依赖度仅有19%,其偏紧的土地供应也使得房价上行压力趋大。

CRIC数据显示,宁波的土地依赖度达到97%,而无锡是48%,显然,无锡是不完全依靠土地来发展经济,充分说明实体经济的发达。

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低于50%,可称为低土地财政依赖度城市,属于极为健康的水平,高于50%是高依赖度城市,而超过100%则属于超高依赖度城市。

无锡实体经济非常发达,地方政府则无需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如果按照另外一个指标房地产投资依存度(房地产开发投资/GDP)来看,无锡也仅为11.5%,同样位列北京、上海和深圳之后,曾经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四低。

十、人才及科技方面的对比

宁波曾以全国0.1%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1.5%的财政收入;以全省9%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省19.2%的GDP、22.7%的财政收入。据宁波市统计局数据,2014年至2019年,宁波常住人口从781.1万人增加到854.2万人,5年净流入73.1万人。其中,2018年和2019年新增人口累计达53.7万人,占五年净流入总量的73.5%。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3)

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近两年,宁波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其中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国内引才大战中的一座网红城市。该院联合猎聘网等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人才生态指数报告》显示,宁波与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一起跻身第二梯队。

持续增加的人口净流入势必带来持续不断的人口红利,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涌入,为宁波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无锡在引进人才方面,相对没有宁波具有优势。但无锡的科技贡献率十分突出,比如2019年,无锡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4.8%、保持江苏全省第一。所谓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即扣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无锡这个全省第一很不简单,因为毕竟江苏省和广东历来一直都是中国科研大省的前两名,无锡的“全省第一”也就是全国领先。另外,无锡的龙头企业也非常厉害。比如2019年,无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增量和总量均为江苏全省第一。

十一、软实力方面的对比

亮点一:宁波大学,坐落于宁波市,是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重点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4)

亮点二:宁波旅游拥有众多文化古迹,除闻名两岸三地的溪口镇外,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宁波独特的自然风光,自然风光有:松兰山、九峰山、九龙湖、五龙潭、南溪温泉、野鹤湫旅游风景区、浙东大峡谷等也是宁波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

亮点三:人文荟萃。从南宋开始,宁波涌现了大批重要官员。比如南宋,产生三名宰相的鄞县史氏家族出自宁波。明朝,宁波出现了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的名臣方孝孺,同时还有四位内阁首辅沈一贯、张煌言、熊汝霖和沈宸荃以及多位尚书。

宁波商帮兴起于明代中晚期,尤以创办同仁堂的乐显扬为代表。清代中晚期,宁波商人登陆上海且成为重要的商业和社会力量。这一时期的代表有:李也亭、镇海方氏家族、严信厚、叶澄衷、虞洽卿等等。二战后,宁波商帮转移到香港、北美等地,其中代表为: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李达三、曹光彪、应昌期、张忠谋、赵安中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也涌现了一批商界名人,包括丁磊、庄思浩等。

宁波文化及科技界名人有: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清代学者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文学家姚燮,书法家梅调鼎。民国时期,宁波的文人:陈布雷、林汉达,作家柔石、殷夫、唐弢,书法家沙孟海和国画大师潘天寿。宁波当代文化界名人有文化学者余秋雨,英语文学家陆谷孙、英国诺丁汉大学校监杨福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校长韩启德、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近现代教育家蒋梦麟、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遗传学家谈家桢、断手再植之父——骨科学家陈中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网络作家安妮宝贝(励婕)等。 出生宁波和祖籍宁波的两院院士总数曾经超过百名。

宁波拥有许多国内外之最:世界最早的稻谷、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等。宁波之最曾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第一家汽车出租公司、最早的华人银行、最早的保险公司、最早的房地产公司、最早的证券交易所等100多个“中国第一”和“中国之最”。比如:

中国第一套中山装

中国第一套西服

中国第一家西服店

中国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

中国第一民间藏书楼——天一阁

中国第一台电影磁性录音机发明者——林圣清

中国第一台35毫米有声电动摄影机发明者——郑崇兰

中国第一个世界船王——董浩云

中国捐资助学第一人——邵逸夫爵士

中国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原华美医院,现宁波市第二医院

中国第一飞人——柯受良

中国第一男装品牌——雅戈尔

中国第一文具品牌——得力集团

中国第一崖滩长廊——象山红岩

中国第一深水良港、第一大原油进出口港——北仑港

中国第一家合作制银行——现鄞州银行

中国第一家通过国际环保认证ISO14001认证的造纸企业——宁波中华纸业

中国第一家获得QS9000/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蜂鸣器制造商-----东方电子

中国第一家专业制造铅酸蓄电池的企业——宁波海湖蓄电池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电视剧——宁波三维电子

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寻呼机——波导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棉色纺纱开发基地——宁波百隆集团

中国第一大草制品市场——鄞州区古林镇的明州草制品市场

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

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美国两院院士(美国历史上也仅有23位)——毛昭宪

中国第一部地方通史——《宁波通史》

中国最大的碱性电池生产基地------宁波双鹿电池有限公司

中国最大的一站式商业购物广场——天一广场

中国香港特首第一人——董建华

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女传教士奥特绥在宁波创办中国第一所女校——甬江女子中学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所恢复开放的基督教堂——百年堂

第一枚纪念邮票的设计者

新中国第一套特种邮票的设计者

新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的设计者——孙传哲

第一个农村——滕头村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世界最大电熨斗生产基地——慈溪市周巷镇

中国旅游日第一个主会场设在宁波市宁海县

无锡的软实力依然闻名于世,无锡是江南圣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无锡拥有非常多的亮点,如下:

亮点之一:中国最宜居城市三连冠。无锡曾经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宜居城市。比如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报告公布了2018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10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10强、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10强榜单。其中,宁波上榜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榜单,名列第9。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5)

亮点之二:无锡是中国唯一的文明城市群(无锡江阴宜兴)。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文明城市是集中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科学发展水平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中央文明委发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无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江阴、宜兴两市双双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亮点之三:无锡的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全球第一、无锡拥有著名的江南大学(国家211工程),其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是国内领先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 档,“设计学”位列A-档;在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5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蝉联世界第一。

亮点之四:全国智慧城市第一名:,由美国Juniper Research调查研究对全球智慧城市进行了排名,无锡、银川、杭州都在前20之列,无锡全球排名第17,中国第1。出乎意料的是,很多人认为北上广深应更占优势,而偏偏无锡却拿了中国第1名,可见无锡的实力绝对不可小觑。

早在2015年,无锡就在全国完成了四个率先:率先建成了全免费WIFI城市、率先成为省内首个全光网城市、率先在省内开通了微信城市服务入口,率先基本建成了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四大平台,在2016年,无锡就已经连续4年获得全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第一名。

亮点之五:崇安寺排名全国第三大商圈:全国“TOP20商圈”2017年排名中,无锡崇安寺步行街超越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排名全国第三。崇安寺商圈密集。此榜单为不同类型的商业品牌类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商业综合体、奢侈品/轻奢品牌、高级酒店品牌、餐饮连锁品牌、零售百货品牌、经济型酒店品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汽车4s店、公交站点、城市中心度得分,通过投影与计算而得。

亮点之六:全球最大的露天青铜旃檀立像:灵山大佛是一个世界著名景点,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光是用铜量就达到了700多吨,景区共耗资20多亿元。"灵山大佛"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铜旃檀立像。灵山大佛建成之后,形成了东有无锡灵山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北有山西云冈大佛,中游河南龙门大佛的五方五佛格局。

亮点之七:无锡最美马拉松比赛:无锡马拉松比赛已成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四大马拉松,被称为“画中跑”。人民体育与人民舆情数据中心连续第五年联合发布的2019年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TOP100赛事榜单中,无锡马拉松位列第7,这是锡马五年登榜以来第二次跻身前十。在江苏省排名第一。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6)

亮点之八:无锡的人文名片:无锡人文荟萃,比如诞生了红色资本家荣氏家族,历史大书法家王羲之、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明代思想家顾宪成、著名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北大方正创始人王选、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孙冶方、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清末数学家华衡芳、著名的“三钱”中的钱伟长、著名大画家徐悲鸿、著名雕塑家钱绍武、著名文学家钱钟书、杨绛;著名音乐家《歌唱祖国》作曲家王幸;刘天成;著名《二泉映月》华彦钧;大诗人刘半农、著名国学大师钱穆等。另外,获得很多斯诺克冠军的丁俊晖也是无锡宜兴人。

综上所述,宁波的政治地位高,毕竟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无锡仅为普通地级市,宁波在国土面积、人类、引才、区位经济吸引力、港口、未来的经济潜力占优势。无锡尽管也有港口,但无锡江阴港和宁波舟山港绝不是一个级别的。2019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是11.19亿吨,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无锡的优势是地理区位优势突出,人均GDP遥遥领先,宜居度出类拔萃,民间富足,尤其依傍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可小觑。无锡依然处于转型期。相比苏州、南京等地,无锡在房价上,控制得相对比较好,价格上来看,比宁波要低很多。在产业结构上,近些年由于无锡转型高科技,许多重污染企业被迁出无锡,无锡为此损失了不少GDP,但转型期的失血,不是无锡衰落的标志。

从教育上来看,宁波有全国有名的镇海中学,无锡同样有闻名鹊起的天一中学。从高校数量上看,宁波拥有16所高校,强于拥有12所普通高校的无锡,但无锡的江南大学为国家211高校,而宁波最好的宁波大学则相对略逊一筹。

无锡和宁波谁更大(谁的综合实力更强)(17)

从经济和前景来说,未来宁波会大概率会超过无锡,毕竟宁波的经济体量、城市地位及区位影响力放在那些。无锡属于”夹缝中求生存“,产业及人才等方面,南有苏州的”虹吸”、北有南京的”虹吸”。无锡的城市地位、地理战略空间、人口相对较弱。总之,两个城市各有千秋,综合实力上,某些方面也很难分出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