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1 地道风物

| 生活家 · 地道风物原创栏目 |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见过权贵们最豪华的盛宴,品尝过宫廷里御赐的樱桃,也曾经在荒野里靠挖野菜根才勉强存活;他曾经跟左丞相、汝阳王等人在长安市上开怀痛饮;也曾经与农夫们一起分享淡薄的村酒。他就是诗圣杜甫。杜甫的经历实在太丰富,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食物的重要与味道。

风物君以饮食为线索,走近这位流浪诗人的日常生活,来重新认识一下诗圣的悲喜人生。

千年诗圣(也是一只热爱生活的食草男)(1)

在诗中,杜甫流露了客居东都洛阳的厌倦之情,向往起求仙问道的隐士生活来:“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他期待着和李白一起从凡俗中脱身,游历大好河山,“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那么,诗中令杜甫念念不忘的“青精饭”到底是什么呢?

唐代的道藏《三洞珠囊》里,有一个王褒服食青精饭成仙的故事。王褒是汉代王陵的七世孙,他在吃了青精饭之后,身轻如燕,在山峰之间穿行易如反掌。而陶隐居的《登真隐决》里有道家青精饭的做法:“用南烛草木叶,杂茎皮煮,取汁浸米蒸之,令饭作青色,高格曝干,当三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浥,日可服二升。”其实抛去那些故弄玄虚的吃法,就是用植物南烛的茎和叶煮水来蒸米饭罢了。

这种“青精饭”直到现在,还是南方一些地区人民普遍爱吃的食物——“乌饭”。

千年诗圣(也是一只热爱生活的食草男)(2)

清香四溢青精饭:用南烛的茎叶捣汁拌饭,做出来的米饭颜色乌亮,独具一股清香。图中的黑色米饭,就是杜甫在《赠李白》一诗中念念不忘的“青精饭”。直到现在,江苏一些地区还保留有在四月初八制作青精饭的风俗,而青精饭也有了一个更为通俗形象的名字:“乌饭”。摄影/王建榕 廖育贤

“青精饭”杜甫是否吃过?还是他听说天下还有这种食物,一时兴起写入诗中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青精饭无疑是年轻时的杜甫追求仙术的象征和途径之一,从后边几句诗来看,杜甫希望炼成丹药,还想与李白一同访求仙草呢。

这就难怪杜甫与李白在山东重逢时,会写下那首著名的绝句了: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规劝,也许还是对自己追求仙术经历的一种反思吧。

长安城的味道记忆

杜甫素有大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政治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他一直坚持在首都长安打拼。可是,杜甫的求职之路很不顺利,经常没有固定收入。但即便这样,杜甫却经常出入一些上流社会的宴席。这是因为杜甫虽然没有一官半职,可他毕竟是个诗人。上流社会的宴席上还是需要一些文化人作为点缀,抬高格调的。

天宝年间的一个夏日傍晚,长安的贵公子们带着歌舞伎,乘船来到丈八沟,在竹林与荷花深处纳凉。杜甫也被叫了来,陪公子们喝酒聊天。公子和佳人调冰水拌藕丝,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时,突然天上飘来了一朵朵乌云,一场风雨不期而至。大雨打乱了宴席,沾湿了美女们的衣裙。

千年诗圣(也是一只热爱生活的食草男)(3)

杜甫即景生情,写下这样的诗篇: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诗中的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时值炎夏,公子们调制的冰水从何而来呢?

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代足以傲视世界的冷藏技术了。中国古代藏冰始于何时难于考据,但周朝时一定已有这种技术。《周礼》已有管理宫廷藏冰的官职“凌人”,描写周朝人民生活的《诗经·七月》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记载。古人在冬天把冰块藏在地下的冰窖里,炎夏之时打开冰窖取冰用来解暑。

冷饮的起源同样古老,唐代的《云仙杂记》记载,长安当时夏日冰价非常高,简直可以和黄金美玉相提并论。而白居易因为写的诗太有名了,街头巷尾都知道他,所以只要他需要冰,卖家连价都不讲,成筐成筐地往他家送。

在杜甫的诗里,我们只看到了享乐的公子和佳人,而陪同游玩的杜甫本人则不见踪影。

“是啊,本来就是贵公子们的宴会。像我这种身份卑微的人只是来陪他们解闷的。”——杜甫的心中大概是这样想的吧!所以,参加完乐游原上的一场狂欢的酒席,杜甫感慨地写下了这样的句字: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翻阅杜甫的诗集可知,杜甫参加过驸马郑潜曜的宴会、乐游原上杨长史的宴会……但我们很少知道杜甫吃了哪些美味佳肴,哪些山珍海味。

杜甫真正在诗歌里咏唱的,是登不上达官贵人宴席的春韭、甜瓜,是王孙贵族不屑一顾的香芹、酸菜。大概这才是平日杜甫的食物。

千年诗圣(也是一只热爱生活的食草男)(4)

诗圣的蔬菜世界:藕、山药、芋头、蘑菇、青菜,就是这些自然清淡的蔬菜,构成了杜甫笔下的饮食世界。园林野餐时一顿鲜脆脆的春藕,迁徙远途中几个热腾腾的芋头,都让诗人心生感动。这些食材,陪伴了杜甫一生,让他吃得心安理得,吃得满心欢喜。摄影/黄小黄。

天宝十二年(753年)初夏,杜甫与广文馆博士郑虔结伴,去一位何将军家里的园林游览。这次,杜甫终于觉得自己不再是达官贵人宴席上的傀儡泥塑了,他兴致勃勃地用诗句描绘着山林的景色和野餐时的美味: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栜树寒云色,茵陈春藕香。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新鲜的鲫鱼,可口的蔬菜,这样的一顿美餐,令杜甫回味不已。

千年诗圣(也是一只热爱生活的食草男)(5)

从家乡前往甘肃同谷投奔朋友的杜甫,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诗人渴望在道路上能够找到野蜂蜜来一饱口福。山崖上的野蜜蜂筑巢酿蜜,却躲不过食客们的火眼金睛。这样一口香甜的崖蜜,应该可以令杜甫辛苦的迁徙道路增添一点趣味吧。供图/GETTYIMAGES

而在长安城里杜甫吃到的最感动的一餐,来自于老朋友王倚。那时,安史之乱已经打碎了长安城表面的繁华景象。唐玄宗逃走了,王公贵族或逃亡,或被杀,一些官僚则被押送到洛阳被迫接受伪职。来不及逃脱的杜甫此时得了一场大病,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而王倚并没有因为诗人的落魄而躲得远远的,反而热情地将杜甫邀请到家中,王倚招待杜甫的,是当时的两种地方特产:长安酸菜和金城酥。这顿饭不单让杜甫吃得十分满足,更令他感受到了浓浓的关怀和友谊,他情不自禁地感慨:“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长相见!”

浣花溪畔的果农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来到成都,在朋友们的资助下,盖起了草堂。草堂周围有很多空地,于是他把这片空地全部栽满了树木,其中尤其以梨,枣,桃,李,栗等果树为主。杜甫栽种的树苗大都是向朋友们讨要来的。一次,他向河阳县令萧实索要桃树,一口气就要一百根之多,还要求他开春之前务必送到草堂——“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萧实可能被杜甫狮子大开口的要求弄得哭笑不得,最后只给了他五棵桃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是老朋友之间的一个玩笑。他还亲自到成都好友徐卿家里索要果木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千年诗圣(也是一只热爱生活的食草男)(6)

有人说,杜甫有着食草动物的性格,温柔而悲悯。他写“夜雨剪春韭”,又写“香芹碧涧羹”。韭菜、芹菜这些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家常绿色蔬菜,在诗圣的笔下,更显温文尔雅,平添了一份超脱之美。供图/余庆

春去秋来,杜甫种下的果树,终于也到了结果实的时候。他和自己那些慷慨的朋友们一样,将美味的果实与附近一些穷邻居一起分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草堂里的杜甫,已然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农家人。除了自己种的水果,他还喜欢吃简单的农家饭,味道糯香的白米饭是他的最爱。即使有机会接受款待,吃到美味地道的生鱼鲙,他也不忘添一碗白米饭佐食:“软炊香饭缘老翁”。大概早年颠沛的生活已经伤害了杜甫的牙齿和肠胃,只有这种“软炊香饭”才能让他吃得舒服吧。

杜甫还在草堂开辟了一片药圃,种上草药,邻居偶尔要挖走一些,他也不在意。有往有来,邻人有时也会为他送来“万颗匀圆讶许同”的红樱桃和“满眼颜色好”的蒲鸽(一种青瓜),令他可以一饱口福。

《旧唐书》说杜甫“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似乎是说杜甫作为文人墨客不应该与农夫打成一片。但千百年后的我们看来,这正是杜甫的可爱之处呢。

-END-

投稿邮箱| didaofengwu2015@qq.com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