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怎么找杂志(知音原创)(1)

知音

今夜月明星稀。白天天气晴好,秋天似乎仍在绽放着最后的芳华。漫步来到广场,观东坡醉月雕像。先生峨冠博带,长须飘飘,左手持埙,右肘支台,半躺半卧,观朝云弄箫。朝云背向而坐,衣袂飘拂,双手执管,欲触未触,箫声宛然顷刻而出。时空交错,八百年前的一幕,在此刻定格。

看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知道东坡先生一生几经起落颠沛流离却豪情不改;也听过朝云说东坡先生“满腹不合时宜”的故事,自此知道朝云是一位奇女子。东坡先生一生成就斐然:关爱民生政绩卓著,胸怀宽广性情豁达,诗词婉约豪放收放自如,千古华章《水调歌头》得天下一半明月。先生在庙堂与边地之间行走,被君子和小人团团包围,心灵必定充满着无法诉说的孤独和寂寞。对东坡先生而言,王弗之后,朝云如期而至,在先生心中,必以“王弗再生”视之。

朝云是上天于先生的恩典,是上天予先生的眷顾。朝云有幸,得与先生萍水相逢,却不离不弃,常伴先生左右,起居谈笑,唱词弄曲,翩翩起舞,伤春悲秋,心灵相通,生命之花,璨然绽放。东坡与朝云,恰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彼此惺惺相惜,相得益彰。先生与朝云,朝云与先生,在彼此的相伴相随与唱和之间获得了心灵的共振。也难怪明末清初诗人何绛在朝云墓前发出“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的慨叹。

然而朝云依然没有逃脱“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宿命。朝云在去世之前念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恰如白居易《花非花》揭示的禅机: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八百年的时光打磨,细碎了那些充满悲欢离合的喜悦与痛苦。生命旅程的漫漫无期,依附着如丝如缕的黯然和孤寂。上天赐给了他们不同的身心和智慧,却给了他们相同的旅程和归处。埙声箫曲独相和,先生朝云两知音。朝云无憾,先生也应无憾了。

抬头,圆月已然高挂,却有一颗闪亮的星陪伴在侧,晶莹如玉,不染红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