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看了《悬崖之上》,景挺美,黑毛大袄、白雪皑皑,特别有冲击力。但剧情就不那么吸引人、人物逻辑也看得迷迷瞪瞪。

这么说吧,我看完只能记得张译和刘浩存。张译刚跳伞降落的时候遇事谨慎有辨别力,被抓时能熬过那么多残忍的刑罚,被救时又能审时度势,不给战友添麻烦。但有些选择我又看不太懂,他被追杀,已经要逃离虎口了,竟然还绕回去找自己的孩子。任是去网上搜各种解释也无法说服我他的这个动机。刘浩存这个角色,我也没搞懂这是不是个实习生,她和张译被人袭击,她那嗷的一嗓子我还想这到底是啥玩意,没想到张译还能给她找补,说这嗓子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俺算是服了,张译你也确实不容易

悬崖电视剧太超前了(这还是得看剧版)(1)

一旦一部电影你在疯狂寻找人物这么做动机的时候,这就是及时止损的最好时机。然后打开剧版《悬崖》,感受真正的谍战剧。

周乙(张嘉译 饰演)是特务科特别行动队队长,也是共产党长期潜伏在国民党中的特工。剧里小宋佳饰演的顾秋妍擅长发情报,为了传递信息方便,组织要求假结婚。顾秋妍得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火车站接刚结束任务回来的周乙,而挑战在于,为了保证周乙的身份,组织没有周乙的照片,顾秋妍只能以周乙戴墨镜作为接头暗号。

当天一起在火车站的还有特务科科长高彬,程煜饰演的高彬是个聪明狡猾活灵活现的反派,神采奕奕,有使不完的力气和精力和主角斗得难舍难得,一双眼睛似是能看透人所有的心思。相对比,《悬崖之上》的特务科科长高彬,面无表情,没精打采,给人一种“没事,等两三月他就嗝屁了,俺们再来打这江山”的错觉。这差距也忒大了。

悬崖电视剧太超前了(这还是得看剧版)(2)

顾秋妍毕竟是第一次做任务,很紧张。火车停了,顾秋妍向戴墨镜的一个男人走过去,“秋妍”,顾秋妍听到声音,看向正站在火车站上的男人,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认错人了,忙向身边这个戴墨镜的男人寒暄了几句,然后向车上站着的男人走去。周乙因为墨镜被人踩碎了,所以没戴墨镜,险些酿成大错,也多亏了周乙关键一喊,挽回了局面。

这部剧的节奏就是在如此紧张险象环生的局面下,主角如何力挽狂澜。周乙做事聪明牢靠,任何事情他都会考虑到特务科科长的狡猾然后做出判断,次次对招、次次不分胜负,之中紧张地推拉看得非常过瘾。

第一次看《悬崖》还是在学生时代,守着个电视剧,播到哪儿算哪儿,也不知道那时候到底有没有看完这剧,只记得顾秋妍穿着一件红毛衣在悬崖上抽着烟瑟瑟发抖,还不忘刮掉证件卡上的照片,北风呼啸,亡命天涯的肃杀感让我印象深刻。

悬崖电视剧太超前了(这还是得看剧版)(3)

以至于已经默认这是剧情结尾。这回重新看的时候才发现,哦,好戏才刚开始呢。重刷这剧,发现顾秋妍是个重压下才会有所发挥的角色。组织给她布置和周乙一起假扮夫妻的任务,看重的是她的发电报能力,而她欠缺的是地下工作应该有的谨慎和隐忍。剧里最后几集,周乙本来已经和真正的妻子孙悦剑和儿子成功撤退了,结果顾秋妍偏偏脑子一根筋,坚持带着孩子留在哈尔滨,最后特务抓着顾秋妍的女儿做要挟,周乙得知消息,不得不回来救她俩。

周乙回来就是赤裸裸的暴露,我甚至都不忍看之后的情节,隐忍潜伏这么多年,本来已经看到日子的曙光了,结果硬生生整成了悲剧。

在那种环境下,孙悦剑和儿子太可怜了。孙悦剑带着儿子以做裁缝为生,两人住在狭窄的小屋里,经营着哈尔滨的联络站,过着艰苦的生活,牺牲之大令人动容。最后临撤退之时,周乙偷偷回去救顾秋妍,孙悦剑知道时,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张嘉译演出了周乙的运筹帷幄和冷静,他一直紧锁眉头,但却没给人传达一丝烦躁的情绪,反而是稳重、踏实和儒雅的气质更明显些。和他接头的联络员老魏暴躁地不行,每次都是“要不是把XX干掉?”,而周乙成了那个又出主意又去真正执行,carry全场的灵魂人物。无法想象周乙得有多好的心性才能坚持信仰、潜伏如此多年,每一刻都在刀尖上生活,又是怎样的决心甘愿回来赴死救顾秋妍和女儿,这其中的抉择让我更不忍看结局的残酷。

悬崖电视剧太超前了(这还是得看剧版)(4)

两人出门找空旷没人的雪地发电报,不想碰到了巡逻的人,周乙反应灵敏迅速,让人相信他是位值得依靠的搭档。

每次看各种谍战剧榜单,总能看到《悬崖》、《潜伏》、《风筝》这些剧排在头几位,《潜伏》我没认真看过,但对于《悬崖》和《风筝》我都是有话说的。两种风格吧,《悬崖》更偏主角周乙和高彬的斗智斗勇,展现潜伏的不易;《风筝》更体现主角郑耀先的信仰和坚持,是另一种不容易。

说起潜伏的不容易,突然想起最近的《叛逆者》(其实说最近也播了挺久了哈)。《叛逆者》里潜伏的顾慎言一开头,就是和陈默群插科打诨,过于浮夸表面,戏里做戏的感觉特强烈,但就算是这样,他的戏份也依然是整部剧最抢眼,最能让人看下去的戏份。

悬崖电视剧太超前了(这还是得看剧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