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瓷,是指在中国生产,专门销往国外的陶瓷商品。早在唐代,古人们就已经通过海上运输,把中国的瓷器销往到海外各地。当时主要外销的瓷器是以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以及长沙窑的彩绘瓷器为主的。仅在“黑石号”一艘沉船里,就发现了67000多件外销瓷,其中长沙窑占了56500多件。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

青釉点彩茶碗(唐代 长沙窑)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2)

青釉褐斑貼花执壶(唐 长沙窑)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3)

邢窑白釉罐(唐代)

中国外销瓷竟然火了一千多年,从公元8世纪到20世纪,从未中断过。建国以来景德镇国营瓷厂出口创汇,这当然还包括十大瓷厂之一的光明瓷厂,被誉为“玲珑之家”。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4)

广彩开光西洋人物纹大壶(清 乾隆)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5)

广彩花卉纹渣斗(清代)

宋元之际,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行,景德镇湖田窑的青白瓷和浙江龙泉窑的青瓷大量外销,还有磁州窑、耀州窑、建窑产品。明清时期,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外销瓷从东亚到东南亚,从南亚到西亚再到东非、北非,从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到北欧、西欧,从墨西哥到美国,基本涵盖了世界。中国的外销瓷是第一个扮演“世界商品”的商品。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6)

景德镇湖田窑影青釉执壶(宋代)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7)

浙江龙泉窑青釉贴花大碗(元代)

据不完全统计,运到荷兰的瓷器最多一年(1639年)竟达366000件。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外销瓷的主要市场有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欧洲,特别是欧洲市场。18世纪前期,欧洲的英、法、荷兰、丹麦、瑞典等国被允许在广州设置贸易机构,使中国瓷器在欧洲十分畅销。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8)

广彩人物纹盘(清代)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9)

外销青花矾红描金徽章纹盘(清乾隆,約1740年)

有意思的是,中国瓷器传入欧洲后,深受欧洲人的喜爱,将他们视为奇珍,并把中国瓷器作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欧洲上层贵族,经常把优质中国瓷器当作奢侈品来夸耀,在1713年—1740年,欧洲普鲁士皇帝在选皇后时,曾以600名撒克逊龙骑兵和邻近的君主换取一批中国陶瓷,为他的婚礼增色。可见瓷器在欧洲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随着中国外销瓷的大量输入欧洲,逐渐成为日常的生活用品。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0)

青花松鹿同春图克拉克瓷盘(明 万历)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1)

青花克拉克人物故事图瓷板(明 万历)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2)

青花克拉克式花鸟纹军持(明 万历)

欧洲人用陶瓷茶具饮茶的风气,是随着17世纪中期从中国来的茶船带来的。从那时起,“china”一词便进入英语,指代所有的饮茶和饮食招待须用的盘子。到清代乾隆时期,欧洲人来中国定烧瓷器。装饰纹样按照欧洲商人的要求、适合欧洲消费者需要特别绘制,大部分是严格依照顾客所提供的版画及图样来绘制,通常称为“订烧瓷”。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3)

清康熙 五彩伊万里马兵图盘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4)

广彩人物图杯及盘一組(清十八世紀)

当时销往欧洲的瓷器中,就包括中国伊万里瓷和广彩瓷。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画金色花纹,再用低温烘焙而成。而瓷胎的制作在景德镇完成,后把瓷胎运到广州地区,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因在广州上釉彩,所以也被称为“广彩”。就在这时,欧洲人把马克杯传入中国。这种杯子在欧洲,人们用它喝茶、咖啡、牛奶或啤酒。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5)

广彩 庭院人物纹执壶(清 乾隆)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6)

广彩 仕女图马克杯(清 乾隆)

马克杯”这个称呼听起来相当的洋气,让人感觉这种杯子是中国没有,从西洋引进的,但其实,“马克杯”的意思是指“有柄的杯子”,对马克杯这个称呼陌生而又好奇的童鞋们可能要掉眼镜了。有柄的杯子在英文里叫mug,取谐音就成马克杯了。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7)

粉彩仕女婴戏杯(清 乾隆)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8)

青花描金玲珑酒杯、青花山水人物纹温盘(清 乾隆)

马克杯自传入中国,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成为拥有众多品种的陶瓷系列,如青花、粉彩及青花玲珑等,由此看来,马克杯是中西方交流所诞生的产物。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富玉陶瓷

好一点的马克杯(现在人手一个的马克杯)(19)

,